首页期刊导航|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曹玉英

双月刊

1001-1803

gybjb@163.com

0351-406269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Journal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包括洗涤剂、皮肤清洁剂、头发清洗及肥香皂等)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包括各类化妆品、护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等)及其专用添加剂,以及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等。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美国《化学文摘》(CA)作为收录文摘内容的期刊来源之一,2002年进入“CA”千刊表。同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 2004年,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土木工程文摘》(CSA:CE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腐蚀文摘》(CSA:Poll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金属索引》(CSA:MD)、《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CSA:MTEA)收录。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该刊曾多次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奖,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编委会由业内权威专家68人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板栗壳色素在染发剂中的应用

    朱婷沈齐若男徐玉娟李春美...
    493-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急性经皮毒性试验和急性眼刺激/腐蚀性试验对所制备的板栗壳色素染发剂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板栗壳色素的染发工艺,并进一步通过色差仪、质构仪、扫描电镜(SEM)和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对其染后头发的褪色现象(洗涤和紫外辐照褪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制成的染发剂实际无毒、无刺激.板栗壳色素优化后的较佳染发工艺条件为:板栗壳色素质量浓度0.15 g/mL,发色剂pH 8.5,FeCl3添加量10%(质量分数),采用先媒后染的染色方式在45 ℃下进行染色.染后头发经洗涤及UVA和UVB照射后色差(dE*)最大分别为6.348,3.340和3.280,褪色不明显.经洗涤及紫外线照射后,头发表面毛鳞片未存在明显的翘起现象.随洗涤温度的升高,头发α-角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而紫外线照射对染后头发α-角蛋白损伤较小.褪色现象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持久性可以达到要求.

    板栗壳色素毒性评价染发工艺褪色现象

    头发与头皮护理的科学基础(Ⅴ)——头发光老化及其防护

    范加谊马铃陈殿松常宽...
    503-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防晒的概念已经深入消费者的内心,但头发的防晒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仍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与皮肤一样,日常生活中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等辐射也会对头发造成损伤,在分子层面体现为头发中物质的降解(例如:蛋白质、氨基酸,脂质,黑色素等).头发损伤会使其表观性质出现变化,导致头发出现梳理性下降、粗糙度和摩擦力上升、吸水性和溶胀增加、表面亲水性增强、力学性能下降、光泽度下降等不利现象.因此在护发产品中增加护理成分来防止光老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头发光老化的过程和其中的物质变化,并对光老化引起的头发问题及针对此问题的防护产品进行介绍.

    光老化紫外线护发

    表面活性剂在活化氧漂体系去除纺织品有色污渍中的作用

    付江鹏杜金梅苗大刚肖国威...
    51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沾染一些有色污渍,在家庭洗涤中使用普通洗涤配方很难将其有效去除.过氧化物经常被用于家庭洗涤中去除纺织品沾染的有色污渍,但需在较高温度下起作用.活化氧漂体系是通过向过氧化物溶液中加入漂白活化剂形成的漂白体系,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将纺织品有色污渍有效去除.本文使用N-[4-(三乙基铵甲撑)苯酰基]己内酰胺氯化物(TBCC)和四乙酰乙二胺(TAED)为漂白活化剂构建活化氧漂体系,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为表面活性剂,设计洗涤配方,研究其在室温近中性条件下去除纺织品有色污渍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自身不能有效去除纺织品有色污渍,但携带的离子电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活化氧漂体系对纺织品有色污渍的去除性能,SDBS与TBCC活化氧漂体系组成的洗涤配方能够在室温近中性条件下有效去除纺织品上的有色污渍.

    漂白活化剂表面活性剂活化氧漂体系纺织品有色污渍洗涤

    Ce改性MgO催化硬脂酸甘油三酯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研究

    孔令鸟洪郑方银军
    517-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产品中单甘酯(简称MAGs)的含量,采用自制Ce改性MgO催化剂催化硬脂酸甘油三酯甘油解制备单甘酯.以氧化镁和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先制备MgO载体,再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改性MgO催化剂.设计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考察了Ce的添加量对粗产品中单甘酯含量的影响.利用BET,XRD和CO2-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选定影响MAGs含量的三个试验因素中,反应温度显著性水平最高,当Ce添加量为0.3%,催化剂用量为0.5%(占甘油和硬脂酸甘油三酯总质量),甘油与硬脂酸甘油三酯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为220 ℃,反应时间为2 h时,粗产品中单甘酯含量达42.0%.表征结果表明,Ce含量小于0.3%时,Ce的添加对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影响不大,但催化剂碱性增强,当Ce含量大于0.5%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和碱性均明显下降.

    单甘酯制备硬脂酸甘油三酯Ce改性MgO催化剂

    中药双向发酵液制备及其抗衰老、保湿、美白功效研究

    郭芳钰韩婷婷王晓娜陈玉荣...
    523-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中国灵芝、铁皮石斛、黄精、晚香玉进行双向发酵工艺优化,筛选制备出最优发酵液,利用不同质量分数中药双向发酵液对体外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水通道蛋白Aquaporin3(AQP3)含量、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小鼠黑素B16-F10细胞黑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发现,中药双向发酵液能够显著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酪氨酸酶活性、小鼠B16-F10细胞黑色素含量(P<0.05),并且能够显著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促进角质形成细胞AQP3蛋白表达(P<0.01),这为化妆品原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数据依据.

    双向发酵蛋白非酶糖基化酪氨酸酶自由基水通道蛋白AQP3

    硬脂醇甘草亭酸酯体外舒缓抗敏功效评价

    朱志贤陈国宝陈保华
    53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生物学体外实验手段对硬脂醇甘草亭酸酯(SG)进行抗敏舒缓功效评价研究.采用质量分数0.2%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SLS)刺激3D表皮皮肤模型,构建体外皮肤损伤模型,通过检测硬脂醇甘草亭酸酯作用后皮肤模型的组织形态、促炎因子IL-1α、TNF-α和炎性介质PGE2含量的变化,评价其舒缓功效.结果表明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在0.01,0.5,1,2 mg/mL四个质量浓度条件下均可通过改善组织形态,抑制IL-1α,TNF-α和PGE2的分泌达到舒缓功效.且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在四个实验质量浓度条件下对IL-1α的下调效果显著优于0.1 mg/mL地塞米松.

    硬脂醇甘草亭酸酯体外功效评价抗敏舒缓炎症因子

    抗菌纤维的抑菌活性及其在面膜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孔秋婵蒋佳欣夏高辉龚盛昭...
    538-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抗菌纤维和多种抑菌成分的复配样品进行抑菌性能测试,并对比了季铵盐壳聚糖抗菌纤维与植物精油、传统防腐剂和防腐替代剂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抑制效果,尝试将抗菌纤维和抑菌成分形成复配防腐方案.防腐测试结果表明:抗菌纤维与对羟基苯乙酮(0.1%-质量分数,下同),或丁香油(0.05%),或柠檬茶树油,以及蓝桉叶油复配,均能满足面膜产品的防腐需求.但是,抗菌纤维与羟苯甲酯复配有拮抗作用.其中,抗菌纤维与丁香油(0.05%)复配,抑菌效果最佳.抑菌纤维还能显著提升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对丁香油的提升率达43.06%.

    抗菌纤维抑菌性能面膜防腐植物精油对羟基苯乙酮

    酶水解法制备黄芪素及应用研究

    亓国锋李刚刚安晏
    54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酶水解法制备黄芪素及其应用研究.以黄芪素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酶水解法提取黄芪素,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测定.通过构建衰老模型小鼠,将酶水解法制备的黄芪素作用于衰老模型小鼠,观察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氧化水平检测.结果显示,酶水解法正交试验较优条件为:当料液比1:10,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1 min时,黄芪素提取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素作用衰老模型小鼠后,能够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P<0.05);经黄芪素处理后,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中,通过优化黄芪素制备方法,并检测了黄芪素抗衰老能力,该研究为将来黄芪素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酶水解法黄芪素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应用研究

    荧光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李曦Saule Aidarova殷夏Miras Issakhov...
    551-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荧光纳米粒子(NPs)是过去十年研究和开发的主要焦点.与传统的荧光有机染料相比,荧光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化学和光学特性,如更亮的荧光、更高的光稳定性和更高的生物相容性.此外,纳米颗粒还可以作为实现超分子组装的多价支架,因为它们的高表面体积比允许不同的空间域被功能化,这可以为实现不同的传感方案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合成平台.本文综述了包括半导体NPs(量子点)、金属NPs、二氧化硅NPs等荧光纳米粒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典型的例子展示了荧光纳米材料,包括半导体纳米晶体,金属纳米颗粒,硅基纳米材料是如何制造的.本文还讨论了荧光NPs在市场地位相关的挑战.

    荧光纳米粒子半导体NPs(量子点)金属NPs二氧化硅NPs

    化妆品控油功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李思玥韩蕊刘琦李岳秦...
    560-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性肤质人群颇受皮肤油腻的困扰,如易发生粉刺、毛孔粗大、皮肤粗糙、皮肤油腻、痤疮与脂溢性皮炎等问题.皮脂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控油机制复杂,化妆品控油功效需要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全面科学的评价.《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将控油功效释义为"有助于减缓施用部位皮脂分泌和沉积,或使施用部位出油现象不明显".《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文章从皮脂分泌的基本机理入手,阐述了化妆品控油功效宣称的国内外法规要求、控油化妆品作用机制、化妆品控油功效评价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对更全面的化妆品控油功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展望.

    化妆品功效评价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