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乳业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乳业科学与技术
乳业科学与技术

郭本恒

双月刊

1671-5187

dairyst@126.com

021-66553271

200436

上海市江场西路1550号2号楼

乳业科学与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集奶牛与乳品两大行业及相关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研究超高压射流处理脱脂乳的感官品质

    赵培张珊吴子健牛天娇...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鲜脱脂乳为原料,探究超高压射流(ultra-high pressure jet,UHPJ)处理对脱脂乳感官品质的影响.脱脂乳经100~300 MPa UHPJ处理后,采用电子眼、电子鼻、感官评价分别检测脱脂乳颜色、气味及综合风味变化.结果表明:脱脂乳的主要色号以4095白色为主,占比46.80%~53.83%;电子鼻共检测到酯类、酮类、醛类等42 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大部分风味成分呈乳香、果香、烘烤香、青草等气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00 MPa处理脱脂乳样品和其他样品风味相差较大;感官评价结果显示,UHPJ处理脱脂乳的乳香和甜味较为突出,不同样品之间在甜味、蛋白胨味、铁锈味、烧焦味和寡淡味方面差异明显,250、300 MPa处理样品生成的二甲基硫等硫化物能够显著增强脱脂乳的烧焦味、蛋白胨味.综上,200 MPa UHPJ处理能较完整地保留脱脂乳中的风味成分,进而实现原料乳风味的保持.

    超高压射流脱脂乳感官品质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

    胀包学生饮用乳中不解糖嗜胨菌的鉴定

    高佳丽王晓茹肖霄陈佳...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生饮用乳(发酵乳)来源的不解糖嗜胨菌为研究对象,基于分离计数、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建立适用于不解糖嗜胨菌的鉴定方法.结果表明:不解糖嗜胨菌在PCA培养基上厌氧环境下生长较适;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上鉴定为不解糖嗜胨菌,置信度98%;MALDI-TOF MS鉴定为不解糖嗜胨菌,鉴定比对值为2.241.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结果为98.58%.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满足不解糖嗜胨菌的快速、准确鉴定,符合食品安全检测需求.

    学生饮用乳(发酵乳)不解糖嗜胨菌菌株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全基因组测序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牛乳中54种农药残留

    白晓云马晓冲齐晓茹苏运聪...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牛乳中54 种农药残留的高通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乙腈振荡提取样品,提取液浓缩后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用乙腈洗脱54 种农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4 种农药在质量浓度0~1.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0,回收率在43.33%~113.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8%~19.8%(n=6).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捷,可用于批量检测牛乳中的农药残留,有效节约检测时间.

    气相色谱-质谱法固相萃取牛乳农药残留高通量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低温酸乳中常见的霉菌和酵母

    张捷陈勃旭杜海宽张子仑...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低温酸乳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效率,根据保守基因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 1α,EF-1α)序列分别针对霉菌与酵母菌设计引物与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基于Taq Man探针分别建立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以低温酸乳中常见真菌与乳酸菌基因组DNA为扩增模板进行特异性检验,并对方法灵敏度与重复性进行检验,同时构建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根据EF-1α基因设计的引物与探针特异性良好;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检测酵母菌的灵敏度为101 CFU/mL,检测霉菌的灵敏度为102 CFU/mL;重复性检验中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适用于低温酸乳中霉菌与酵母菌的快速检测.

    TaqMan探针霉菌酵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低温酸乳

    利用"自上而下"法评定微生物定量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

    李甜甜王易李志君孙英丽...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考ISO 19036标准《食物链中的微生物学定量测定的测量不确定度估算》和RB/T 228-2023《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采用"自上而下"法设计实验方案,以生乳和发酵乳为样品,分别对3种不同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第1种为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包含技术不确定度、基质不确定度和泊松分布不确定度.综合3个分量的数值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当结果为9.4×104 CFU/m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31(lg(CFU/mL)).第2种为最可能数法的不确定度评定,包含技术不确定度、基质不确定度和基于最可能数的不确定度.综合3 个分量的数值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当结果为24 MPN/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94(lg(MPN/g)).第3种为需要对目标菌进行确认的菌落总数不确定度评定,包括技术不确定度、基质不确定度、泊松分布不确定度和确证不确定度.综合4个分量的数值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当结果为22 CFU/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29(lg(CFU/g)).

    不确定度评定"自上而下"法技术不确定度基质不确定度泊松分布不确定度基于最可能数不确定度确证不确定度

    酪蛋白磷酸肽提高矿物质元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乔巍许倩王宇韩雪...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酪蛋白磷酸肽作为"矿物质载体",因其具有特殊的磷酸丝氨酸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对矿物质元素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表明,酪蛋白磷酸肽能够螯合金属阳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保护矿物质元素,提高中性至碱性生理环境下矿物质元素的生物利用度,避免矿物质元素与同时摄入的食物组分或其他矿物质元素间反应造成的不利影响.酪蛋白磷酸肽不仅可以促进矿物质元素吸收,同时能够补充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肽类物质,在制药、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和绿色添加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酪蛋白磷酸肽矿物质生物利用度功能特性作用机理

    乳蛋白与活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向润茹马博涵胡坚陈江花...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蛋白作为乳制品的核心组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功能.活性分子(多酚、多糖、维生素等)与乳蛋白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价结合、非共价结合等),这些相互作用不仅影响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乳化性、溶解性、起泡性和凝胶性),还可能对食品的加工、贮藏及最终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乳蛋白与几类活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功能特性的影响,对系统理解乳蛋白与活性分子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为乳品的深入研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乳蛋白活性分子相互作用功能特性影响因素

    乳源外泌体调节肠道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唐琪刘奂辰王旭张岩...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泌体是直径为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广泛参与细胞间通讯、疾病诊断、能够作为药物递送载体靶向治疗疾病.由于缺乏获得足够外泌体的来源和方法,其作为药物载体的治疗应用受到限制.乳中含有丰富的外泌体,多项研究表明,乳源外泌体在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目前文献报道的乳源外泌体的提取、鉴定方法,并探讨乳源外泌体通过保护肠道屏障、缓解肠道炎症、调节肠道菌群及促进肠道细胞增殖调节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乳源外泌体具有无不良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等多种优点,明确乳源外泌体的肠道生理调节功能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乳源外泌体在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中的作用.

    乳源外泌体提取方法鉴定方法肠道生理功能

    类器官模型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范素芳王旭张岩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器官由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分化而来,可在细胞类型、空间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实现对体内器官的模拟.目前,类器官模型已经在药物研发、精准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本文综述类器官的发展历程、分类、构建及其在乳及乳制品代谢组学、营养成分功能评价及肠道保护作用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总结类器官模型存在的问题,展望类器官模型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类器官模型在食品安全、营养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类器官乳及乳制品代谢组学功能评价肠道保护

    富硒益生菌在乳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董盈秀高学军张明辉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硒是重要的微量矿物元素,在动物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富硒益生菌能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促进动物对硒的吸收利用,增强乳畜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力,并增加乳制品中硒的含量,提高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本文综述富硒益生菌在乳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富硒益生菌对乳畜生产性能以及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分析富硒益生菌的未来发展,从而为乳业生产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富硒益生菌乳业乳畜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