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彭熙

月刊

2096-2304

scbgxb@126.com

023-68852703

400042

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理工大学杨家坪校区图书馆大楼16楼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Ordnance Equipment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积极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经常登载著名高校和行业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约稿,对推动兵器行业科技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心、支持和信赖,得到了不断发展和进步,已成为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广大科技人员、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大专院校师生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视觉伺服的水下机器人导引技术

    寇邺郡李想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水下载具(AUV)需要通过停靠入站进行休眠、电池充电、传输数据等任务的需求.AUV的导引技术对延长AUV的工作时长、扩大作业范围有重要意义.在入站过程的最后阶段,AUV需要在容许范围内保持自身与对象物的相对位姿(包括位置和方向),进而完成对接.因此,确保传感器单元和控制系统在真实的水下环境中对各种干扰具有高度精确性和鲁棒性至关重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伺服的AUV的导引技术.首先,该技术通过模型匹配认识法确定机器人与指定标的物(对象物)之间的相对位姿来确定自己的方位.其次,通过遗传算法(GA)以完成实时的位姿认识,抵消水流、图像采集干扰带来的视觉伺服干扰.采用此方法的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分别在与东京大学合作的模拟深海水下无光环境实验,以及真实海洋环境中完成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对低照度、高浊度引起的图像劣化以及水流引起的控制干扰具备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视觉伺服水下视觉水下机器人水下对接系统双目视觉

    基于FA-PID算法的电动舵机多非线性系统研究

    尹洪桥卯昌杰管军易文俊...
    22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制导炮弹电动舵机常规建模时常将各部分视为线性环节,且采用传统三闭环PID算法无法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的高频响、低超调等问题.本研究充分考虑了舵机系统内部的电机、死区齿隙与LuGre摩擦等非线性环节,搭建了电动舵机的多非线性控制系统,根据舵偏角运动方向的非单一性,设计了电机的正反转逻辑换相判别模块,并在电动舵机的位置环中引入了模糊自适应PID(FA-PID)智能算法.结果表明:采用FA-PID算法相比于传统PID控制对小角度位置响应的延迟时间下降了约0.49%,上升时间下降了约6.91%,峰值时间下降了约39.94%,稳态误差下降了约94.44%,且进一步通过小角度方波/正弦位置跟踪研究同样可以得出该算法的快速性与鲁棒性.

    制导炮弹电动舵机齿隙非线性LuGre摩擦非线性电机换相判别FA-PID算法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水陆两栖无人艇控制系统研究

    岳光任琳郭靖宇潘玉田...
    23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海登陆两栖作战等不适合士兵冲锋陷阵的高危环境,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水陆两栖无人艇控制系统研究,伺服运动控制为控制系统的关键核心之一.鉴于目前传统两栖无人艇运动控制系统PID算法控制精度低、误差大、需人工调节参数等缺陷,提出BP-PID神经网络算法,同时融合GWO算法(灰狼算法),利用其搜索能力优化网络权值和阈值,加快网络收敛,提高控制精度.首先,对水陆两栖无人艇的控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继而完成两栖无人艇伺服运行控制系统数学和控制模型设计、神经网络算法构架等设计,将设计的算法引入两栖无人艇运动控制系统中,并且进行实验验证,得到行驶曲线.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误差小,行驶轨迹精确等优点.为实现不适合士兵直达近海登陆作战高危未知环境提升作战力,保护士兵安全有很重要现实意义和实用工程价值,为未来武器装备的智能化研究发展提供借鉴.

    水陆两栖无人艇履带式BP-PID智能算法控制系统两栖作战

    面向异形零件装配的精准视觉检测和分割算法

    熊沛霖陈雯柏张波穆蔚文...
    239-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装备零件存在异形小目标识别不准确的问题,基于YOLOv7 视觉检测方法、U2 Net图像分割方法,设计了YOLOv7-GTBM小目标检测方法和U2 Net-MGP像素级图像分割方法,用于检测异形小目标.以SIM卡槽代替装备零件中的异形小零件作为实验对象,首先利用小目标检测方法对SIM卡槽进行粗定位,再应用像素级图像分割方法准确的分割其边缘轮廓,最后根据SIM卡槽的实际装配需要完成后续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检测效果和分割精度上都优于其他算法,抓取SIM卡槽的成功率达到98%.

    小目标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异形零件

    基于多种群竞争差分进化算法的稀布线阵优化

    王莉王旭健康凯田罗庚...
    248-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降低差分进化算法及其改进算法优化稀布线阵时的峰值旁瓣电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群竞争的差分进化算法.用多个亚种群代替单一种群,借鉴竞争机制对亚种群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得分确定各亚种群产生新个体的数量,分数高的亚种群可以产生更多新个体,体现出高质量亚种群的优势.引入信息交流行为将这种优势扩散到其他亚种群,加快整个种群的收敛速度,提高解的质量.对亚种群评估和信息交流行为的机制分析以及实验验证表明,2 种行为结合使用算法性能最佳.3 种天线实例仿真实验表明:与对比算法中最优算法相较,所提方法50 次实验的平均峰值旁瓣电平分别降低了4.31、1.31、0.41 dB.

    阵列天线稀布线阵峰值旁瓣电平差分进化多种群竞争

    一类欠驱动系统的变结构自抗扰控制

    洪金文王力超陈邱卓胡耀聪...
    259-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一类欠驱动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抗扰动能力,提出一种变结构自抗扰控制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的qal函数,解决了传统非线性函数在原点处不够平滑导致的抖振现象和误差增益较大的问题.设计了 2 个线性跟踪微分器用于精确跟踪欠驱动倒立摆系统位移和速度的实时信号和参考的信号.基于新型非线性qal函数设计了观测性能较好的改进型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欠驱动系统的输出角度及角速度进行实时估计,设计了线性控制率将 2 个输出量组合成控制量,实现对2 个输出量的良好控制.以欠驱动系统的控制电机和欠驱动系统倒立摆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自抗扰控制和差分进化算法ADRC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欠驱动系统的变结构自抗扰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欠驱动系统自抗扰控制新型非线性函数改进型扩张状态观测器

    基于置信学习的低标注率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

    王艺卉闫文君凌青段可欣...
    26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仅有少量标签数据的样本弱标注情况下辐射源个体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学习的伪标签校正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动态调整类内置信度,实现生成伪标签地及时校正;其次,分析样本价值,对影响模型性能的少量关键样本进行人工标注;然后利用联合交叉熵与中心损失函数,并叠加动态变化的伪标签置信度损失,同时关注类间、类内差异,最大化利用数据特征信息,实现的类内聚合和类间分离,最终实现了网络深度合理、精度与速度良好平衡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有标记样本占比为 5%、10%、20%、50%、100%等多种条件下,均可实现辐射源个体有效识别,尤其在有标签数据低占比的情况下优势明显,识别准确率分别突破 70%与80%,有效减轻了有限标记样本的不足问题.

    辐射源个体识别伪标签校正样本价值分析伪标签损失函数

    基于PCA-超效率DEA的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研究

    郑自强李凌蒲海鹏吕琪...
    276-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过程中主观性过强、量化分析不全面等问题,通过分析目标热红外暴露征候,综合提取了温度、纹理、形状及统计等4 类一级指标,并细分多个二级指标,建立了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进行充分评价.针对评价指标集关联性大的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指标数据降维处理得到相互独立的主成分因子,通过超效率DEA模型进行计算并排序,解决了因指标信息重叠而使得部分评估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利用PCA-超效率DEA模型,对目标在不同时间及背景下的热红外伪装效果案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更为客观、准确.

    伪装效果评价热红外图像特征超效率DEAPCA

    基于MI-EMD的激光引信回波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何海军胡鹏飞田博苏宏...
    285-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激光引信回波信号容易被噪声污染、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经验模态分解的激光引信回波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融合了互信息相关性和经验模态分解自适应性的特点,对基于雷达原理建立的激光引信回波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通过互信息及相关阈值区分噪声模态和信号模态,提取出分解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分量,并将其相关模态进行重构实现噪声的有效去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信噪比提高到了 18.885 4 dB,均方根误差减小到2.81×10-6,且去噪后信号曲线的平滑度较高.该方法能有效滤除激光引信回波信号中的噪声,很好地还原激光引信回波原始信号,保证信号的完整性,为后续激光引信在噪声条件下的精确定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激光引信回波信号互信息经验模态分解去噪

    面向双模态夜视图像的混合尺度融合算法

    刘文强姜迈乔顺利李宏达...
    29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存在的细节模糊、对比度降低、背景信息缺失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尺度的红外与可见光融合方法.通过潜在低秩表示变换将源图像分解低秩子带和显著子带;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将低秩子带继续分解为低频分量与高频分量;针对显著子带采用基于卷积稀疏表示的方法进行融合;并结合全局均值、区域均值与能量的优势融合低频分量;利用权重决策图融合高频分量.基于自建库及公开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5 种图像融合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充分继承源图像有效信息的同时,融合图像整体对比度更均衡,有效提升了融合图像的清晰度,包含更丰富的图像细节信息,在主客观评价上均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图像融合混合尺度卷积稀疏表示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