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地质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地质学报
四川地质学报

曾令新

季刊

1006-0995

scdh345@yahoo.com.cn

028-83224539

610081

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国土资源厅综合楼

四川地质学报/Journal Acta Geologica Sichuan
查看更多>>本刊遵循党的科学技术路线和政策,坚持“双百”方针,为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论坛,打破部门界线,促进横向交流;扩大我省地质工作者在国内地学界的影响,繁荣和促进四川地学科技进步,以及促进四川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人才成长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倍受省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苏拉威西Bangka岛铁矿勘查区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预测

    张峰杨晓康
    449-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区内已知矿化点为基础,以磁法地球物理勘查为工作手段,通过1∶1万磁法地球物理勘查并根据勘查区的地球物理特征,最终圈定16个异常区;以16个异常区为重点研究对象,并选取了重点异常区内的磁法剖面进行了 2.5维的反演,最终对矿体的形状、规模及埋深进行了预测,指明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北苏拉威西铁矿勘查区磁法地球物理特征成矿预测异常评价

    伊拉克地区中上白垩统滩相灰岩颗粒组成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叶荣杰段广慧黄婷婷许家铖...
    457-46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拉克地区白垩系广泛发育滩相灰岩储层,由于这类灰岩储层的颗粒类型复杂导致沉积相划分和预测难度较大.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伊拉克地区中上白垩统主要发育似球粒、绿藻、棘皮,其次为有孔虫、圆笠虫、内碎屑.针对该地区中上白垩统开展不同颗粒的类型及其组合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沉积微相和储层类型.该研究利用岩心和薄片观察,识别出了不同类型的颗粒,明确了中上白垩统Kh2层、Mi4层和Ma1层的颗粒类型.绿藻、薄壁瓣鳃类生物反映正常盐度海水或广盐度的浅海相对局限且水体能量较低的环境;有孔虫类中圆笠虫为移动底栖,分布范围广,反映水动力强;厚壳蛤这类厚壁瓣鳃类和内碎屑形成于浅海高能环境;棘皮类对沉积环境无选择性,分布范围广,各个层位中均可见.对中上白垩统典型层位不同颗粒类型的认识为我国在伊拉克地区油气开发和油气储层研究提供了岩相学依据.

    伊拉克中上白垩统颗粒类型沉积环境

    鄂尔多斯华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樊其志廖纪佳何贵平王守志...
    462-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对沉积特征缺乏系统的认识,可能会影响后期的油气勘探开发.基于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和常规测井相分析,对华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沉积相类型是辫状河三角洲,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5种沉积微相.②纵向上长8 1河道砂体发育情况好于长8 2,横向上南西—北东方向上的河道砂体发育情况和横向连片性均好于西北—东南方向上的河道砂体.③在平面上发育南西—北东向的水下分流河道,长8 2-长8 1沉积微相的变化反映了物源持续推进,水下分流河道范围继续拓宽,且分布范围变广的物源进积过程.④基于不同微相物性对比和沉积相纵向、横向、平面研究,得出优势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

    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长8油层组华池地区鄂尔多斯盆地

    赣南青塘岩溶盆地系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何文城刘前进黄旭娟汪明有...
    472-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赣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1∶5万青塘幅)项目,通过地面调查、地下水样采集、实验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等手段,研究青塘岩溶盆地系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盆地内不同地下水取样点δ18O、δD及d值差异明显,δ 18O值的变化范围为-6.55‰~-4.45‰,均值为-5.85‰;δ D值的变化范围为-38.25‰~-27.90‰,均值为-34.47‰;d值的变化范围为7.70~14.15,均值为12.34.对青塘岩溶盆地内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第四系地下水与岩溶地下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地下水与地表水存在一定的关联,为该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地下水氢氧同位素氘过量参数大气降水线青塘岩溶盆地赣南

    红层地区挖填场地地下水影响评价及分类体系的建立

    郭华罗轶唐晓玲严越...
    478-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红层丘陵地区修建工业场地多会进行挖山填沟的场平工程,排水沟道回填后,形成非(半)固结土场地并局部抬高地下水排泄基准面,并产生各种工程地质问题.该文通过自然地理信息、地形地貌信息、地质信息和水文地质信息四个方面选择9个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影响因子权重计算,并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赋值.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红层地区挖填场地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最终建立了四川省红层地区挖填方场地分类体系.

    红层地区挖填方场地分类体系层次分析法

    鲜水河断裂带道孚段泥石流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研究

    吕剑江忠荣杨帆吴鄂...
    484-48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选取道孚县城鲜水镇降不沟为例,对其发育特征及成灾机理进行研究,认为:鲜水河断裂带长期活动对泥石流的岸坡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道孚县区域多暴雨和连绵雨,暴雨则是该地区泥石流发灾的决定性因素;泥石流的成灾模式主要为"侵蚀-坍塌-溃决".建议后期在泥石流的防治中,应结合流域内物源、沟道条件及城镇发展规划进行综合防治,并辅以相应的监测措施.

    鲜水河断裂带泥石流物源发育特征成灾机理

    峨边彝族自治县哈曲乡瓦噶村哈曲来挖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黄泽森刘力勋黄文石一翔...
    489-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8月20日,峨边县哈曲来挖沟暴发泥石流灾害,造成沟口乡政府大院内泥石流淤积,部分房屋受损,泥石流堆积方量约2 000 m3.哈曲来挖沟汇水面积不大,但沟道顺直,纵坡降较大,为一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沟内松散物源丰富,在降雨条件下,具有成因复杂、暴发突然、危害性大的特点.针对哈曲来挖沟泥石流发育特点,通过现场调查,查明泥石流发育的自然环境、形成条件、基本特征及危害,对重要泥石流特征值包括泥石流流体重度、流速、流量、一次冲出量、一次固体冲出物质总量、泥石流整体冲压力、爬高和最大冲起高度等,进行定量计算.并根据勘查资料结合泥石流沟发育特征,设计停淤+拦挡+排导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特征防治建议

    德胜坝滑坡特征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曾剑峰高凤春曹月红蒋昆...
    494-496,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蔺县龙山镇阳坪村一组德胜坝滑坡2019年出现变形,经勘查及近年监测显示,滑坡逢暴雨季节就出现不同程度变形.该文结合各类勘查和试验数据,对滑坡基本特征、变形破坏机制、参数选择和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抗滑桩工程+截排水工程"的防治建议措施.

    滑坡特征成因稳定性评价防治建议措施

    西北地区黄土崩塌危险性分级研究

    杨明张海锋李向阳吴彪...
    497-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崩塌以其分布广、数量多、危害大等特点著称,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类典型的地质灾害.为了研究黄土崩塌危险性评价的分级标准,通过分析黄土崩塌形成机理和发生条件,提出用失稳证据、人类活动,斜坡结构、地下水活动、微地貌、崩塌规模、运动速度、物质成分、承灾体距离和斜坡形态等作为评价指标.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对黄土崩塌危险性评价指标分级分层,采用穷尽比较法确定黄土崩塌危险性评价指标5级的权重,并进行一定规则化处理.应用表明:在正态化的基础上,黄土崩塌的危险性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即高度风险(7.50~9.97)、中度风险(5.00~7.50)、轻度风险(2.50~5.00)和微度风险(0.00~2.50).

    黄土崩塌形成机制解释结构模型穷尽比较危险性分级

    川西南某金矿尾矿库稳定性评价研究

    杨帆张锐陈宇郑志威...
    503-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现场勘查及室内试验,并基于二维有限元分析软件GeoStudio室内数值模拟,对川西南某金矿尾矿库进行渗流、应力应变和稳定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尾矿库堆积坝孔隙水压力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正常工况最大为864.98kPa,最小为-173.27kPa,洪水工况最大为874.49kPa,最小为-182.27kPa.②正常运行时,堆积尾矿向水平方向最大沉积位移25 cm,竖直最大沉积位移28 cm;洪水运行时,堆积尾矿向水平方向最大沉积位移34 cm,竖直最大沉积位移35 cm.③尾矿坝在正常工况、洪水工况下和特殊工况三种工况条件下运行时,稳定性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尾矿库渗流应力和变形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