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建筑
四川建筑

潘捷鹏

双月刊

1007-8983

scjzbjb@163.com

028-83336908

610081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四川建筑/Journal Sichuan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省建筑业综合期刊,立足四川覆盖全国。在选题上既有应用基础理论,又注重大量的适应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自身的风格和相对稳定的报导方向。该刊以技术性、知识性、信息性和可读性为特色,两次获四川省优秀期刊奖,一次编辑加工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长节段陡斜坡挂篮设计探讨

    闫攀飞
    96-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格鲁吉亚南北走廊公路项目B3拱桥为背景,受当地气候特征影响,冬季时间长,每年有效工期仅6~7个月,拱圈节段共61个,势必会造成拱圈悬臂状态穿越冬季暴风雪,安全风险极高.在一年的有效工期内完成拱圈施工是避免该安全风险的关键方法也是难以攻克的问题.但是,将拱圈原设计的二个节段合二为一,节段长度增长一倍,使节段数减少一半,施工工序减少一半,施工时间也将减少一半.挂篮强度、刚度、自重轻、行走便利并适应陡斜坡,是挂篮研究的关键.

    双肋混凝土拱桥长节段挂篮临时拉索

    三车道公路隧道火灾工况烟气蔓延规律及可用疏散时间研究

    王维嘉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明火灾工况下隧道内烟气蔓延规律对于保障隧道内人员安全疏散意义重大.依托三车道秦岭天台山公路隧道,考虑不同自然风风速等影响因素,运用数值计算对烟气蔓延规律及可用疏散时间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成果:随着自然风风速增加,纵向各测点温度呈现了减小的趋势,横截面各测点随自然风风速的增加各测点温度呈现下降趋势.自然风风速为3.5 m/s时,隧道可用安全时间大大减少仅为430 s,人员逃生安全性显著降低.研究成果可为依托工程防灾救援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类似公路隧道火灾工况下人员疏散提供借鉴.

    公路隧道火灾工况自然风风速可用疏散时间

    某中承式拱桥更换吊杆及增设纵梁加固设计

    阳瑞胡涛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中承式拱桥加固设计为实例,通过更换吊杆及锚头结构形式,采用环氧钢绞线整束挤压式吊杆,在不扩大拱圈既有孔洞的前提下,完成吊杆承载力提升及吊杆更换;结合本桥实际情况,优化既有加固方法,在尽可能不破坏横梁的情况下,通过增设钢纵梁及兜吊解决旧桥中常见的单吊杆问题,以保证在单根吊杆断裂情况通行车辆及人群的安全.

    拱桥更换吊杆增设钢纵梁兜吊单吊杆

    城市轨道交通14号道岔的行车组织效率分析

    刘宇航张超周华龙周昌盛...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长大编组线路逐渐增多,高密度折返、快慢车运行等均对道岔侧向通过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我国地铁A8编组线路的站前折返能力及快慢车线路的行车功能,就侧向通过速度更高的14号道岔和既有12号道岔进行了行车组织效率分析,结果表明:14号道岔可满足"大编组高密度"线路的折返能力及快慢车线路的行车需求,提高了地铁运输能力、运输效率以及旅客舒适度,在国内地铁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4号道岔长大编组高密度折返快慢车运行

    运营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初步探讨

    陶磊吴耀宗邓刚陶双江...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我国公路隧道目前的养护现状及需求,将预防性养护思想引入运营公路隧道养护中.根据对预防性养护特点的分析,提出对隧道预防性养护的理解,阐述隧道预防性养护的显著特征.技术性特征方面,根据对隧道性能产生影响的不同,对隧道养护措施进行分类;经济性特征方面,将经济性分析方法以及评价指标应用于隧道预防性养护工作,为推动隧道养护科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性经济性

    谨致作者

    《四川建筑》编辑部
    110页

    繁忙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车站智能屏蔽门风险管控探析

    罗朝基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了屏蔽门在高速铁路地下车站的应用价值,研究分析了控制安全风险、夹伤风险、结构强度风险、玻璃破碎风险、高速列车通风效应风险等,并针对其在实际运行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

    高速铁路立体交通地下车站屏蔽门智能系统风险管控生态环保城市形象

    涪江三桥钢管混凝土系杆拱吊杆检测与评价

    朱永刘红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拱桥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桥面系所在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上承式、中承式和下承式拱桥.其中后两种形式的拱桥多以系杆拱桥为主.系杆拱桥中往往施加吊杆,通过吊杆的拉力提供整桥的承载能力.因此吊杆十分重要,柔性吊杆只承受轴向拉力,而不承受弯矩,可按轴向受拉构件计算;刚性吊杆与拱肋及横梁的连接一般是刚性连接,吊杆兼受轴力和弯矩作用,可按偏心受拉构件计算.涪江三桥为飞燕式无推力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对涪江三桥吊杆的检测和验算有助于为其他类似桥梁的检测及验算提供参考经验.

    拱桥涪江三桥吊杆检测验算

    大跨公铁两用斜拉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分析和减震设计

    程肖雄郑凯锋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主跨532 m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使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塔纵向约束、单塔纵向约束+阻尼器、双塔无纵向约束三种边界体系.并从PEER NGA2地震数据库中选取三条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比分析近断层地震作用下三种体系的结构响应,确定双塔无纵向约束体系是最优抗震体系.在双塔无纵向约束体系中主塔处设置粘滞阻尼器,选地震波RSN1501作为地震动输入,并选取阻尼指数 α=0.2~0.7,步长 0.1,阻尼系数 C=2000~7000 kN·(m/s)-α,步长 1 000 kN·(m/s)-α,一共36组参数进行分析,发现阻尼器最优参数为阻尼指数为0.2,阻尼系数为5 000 kN·(m/s)-0.2.

    近断层地震动公铁两用斜拉桥粘滞阻尼器参数化分析

    大跨公铁两用斜拉桥行波效应研究

    谢文博郑凯锋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桥长1 066 m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利用大质量法分析结构考虑行波效应后的地震响应,通过对地震波设定不同的视波速对结构进行非一致激励时程分析,比较了结构塔底内力、塔顶位移和梁端位移在一致激励和非一致激励情况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视波速的增加,桥塔内力、位移以及主梁梁端位移均逐渐接近一致激励的结果;同时,行波效应对桥塔塔底轴力、弯矩和剪力的影响不同,对内力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当视波速小于1 000 m/s时,行波效应对内力的影响比较明显;地震波由于到达时间的不同,对结构不同位置的内力会产生不同影响,本桥表现为地震波先到达的主塔所受影响大于后到达的主塔;当视波速较小时(小于500 m/s),结构位移受行波效应影响较大,此时应考虑行波效应,当视波速较大时(大于2 000 m/s),行波效应对结构位移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公铁两用斜拉桥非一致激励大质量法行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