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处理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水处理技术
水处理技术

高从堦

月刊

1000-3770

editor@Chinawatertech.com

0571-88935417;88935347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西路50号

水处理技术/Journal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各种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尤其是膜技术在水处理、化工、电力、电子、煤炭、医药、食品、纺织、冶金、铁路、环保、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同时为水资源开发、工业用水除盐、工艺用水处理、超纯水制备、废水治理、水再生回用、海水淡化提供有效的新技术。《水处理技术》为环境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如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论文被美国SCI、CA和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摘录。曾多次荣获国家海洋局、华东地区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辟有综述与述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经验交流、技术讲座、信息与简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豆荚状磁性碳纳米管降解雷尼替丁性能研究

    段旭艾伟宋海东杜红霞...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简便的一锅煅烧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碳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包裹Fe3C颗粒的氮掺杂碳纳米管(Fe3C@NCNTs)。利用多种表征手段探究了材料的晶格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磁性能,该豆荚状磁性碳纳米管的特定结构既有利于电子转移,又能防止Fe3C在溶液中溶解。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典型胃药雷尼替丁(RNT)。当煅烧温度为800℃时,Fe3C@NCNTs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得出在RNT初始浓度为1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0。3 g/L,PMS浓度为0。5 mmol/L、pH=7时,Fe3C@NCNTs-800/PMS体系30 min内对RNT的降解效率达到97。68%,反应速率常数达0。127 1 min-1。此外,循环实验表明热处理有利于重塑Fe3C@NCNTs的催化活性且对其晶型无明显影响。活性氧物种淬灭和捕获实验表明·OH、·SO4-、·O2-和 1O2共同参与了RNT的降解,提出了该反应体系可能涉及的电子转移机理。

    磁性纳米材料碳纳米管过一硫酸盐雷尼替丁催化

    镧改性香蕉秸秆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

    李碗碗黄智阮子欣杨凌...
    71-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化镧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合成镧改性香蕉秸秆材料(LaBS),对磷进行吸附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初始溶液浓度、温度、pH和共存阴离子对LaBS吸附磷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技术对LaBS的理化性质和吸附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LaBS在360 min可以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受多步骤控制;最大吸附量为125 mg/g;等温吸附曲线均符合Langmuir曲线,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机理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是一个自发进行的过程。微观分析表明,LaBS吸附机理主要为其表面的氢键和羟基等官能团与溶液中的磷酸根进行交换反应。

    镧改性香蕉秸秆吸附除磷

    载氨基吸附材料制备及其分离锌离子的研究

    关作鹏赵方波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亚氨基二乙酸螯合树脂(CH90)为基体,利用聚多巴胺(PDA)作为交联剂,将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基体表面上,制备了一种对锌离子同时具有高吸附和易再生特点的新型改性树脂(CH90-PDA-PEI),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阴离子交换树脂(717)相比,在278 K时,CH90-PDA-PEI对Zn(Ⅱ)的最大吸附量为160。4 mg/g,选择性分离因子为159。31。在使用实际钢厂废水进行动态吸附测试时,CH90-PDA-PEI的吸附性能相比717树脂提升了26。9%,而再生时用水量减少了6。7%,且在循环测试时可以保持稳定的性能。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交联Zn(Ⅱ)/Fe(Ⅱ)分离Zn(Ⅱ)的吸附

    电催化耦合臭氧氧化处理农药废水的机制研究

    刘玲玲俞诗敏刘虎陈鹏...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药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化学需氧量(COD)高,毒性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极差等特点,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污染土壤和水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传统处理方法难以高效处理农药废水。本研究构建了以四氧化三钴(Co3O4)作电阳极、钼酸铋(Bi2Mo3O12)作电阴极的电催化耦合臭氧氧化(Bi2Mo3O12/Co3O4/O3)的高级氧化工艺。在pH为6,臭氧浓度为28 mg/L、电流密度为30 mA/cm2条件下,能够实现农药废水的高效处置,并以农药废水中典型的阿特拉津(ATZ)作为模型污染物,猝灭实验表明Bi2Mo3O12/Co3O4/O3体系中活性物种为·OH。·OH定量实验表明反应60 min后Bi2Mo3O12/Co3O4/O3体系中·OH产量最高且为2。48 mmol/L。Bi2Mo3O12/Co3O4/O3体系的阳极和阴极协同产生·OH。本研究为实际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提供新思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阿特拉津农药废水电催化臭氧氧化COD

    2024第二届全国盐湖提锂与新能源开发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编辑部
    89页

    铁碳填料耦合生物膜法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

    任珺武潮辉杨埴王若安...
    90-9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700~1 000℃的高温下烧结制备了不同种类的铁碳微电解填料,通过静态实验表明,掺杂铝粉的铁碳微电解填料投加到生活污水中有显著的处理效果,NH4+-N、COD和TN分别达到了6。18%、44。18%和6。86%,去除效果优于其他填料。掺杂铝粉的铁碳填料在TP的去除率为33。45%,低于掺杂碳酸镁的铁碳微电解填料35。53%的去除率。但是,根据综合处理效果来看,处理生活污水最佳的填料为掺杂铝粉的铁碳微电解填料。将掺杂铝粉的铁碳微电解填料投加到挂膜成功的生物膜反应器中,结果表明,投加铁碳微电解填料的生物膜在NH4+-N、COD、TN和TP的平均出水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89%、79%和81%。

    生活污水生物膜铁碳微电解填料

    改性活性炭电极用于电厂生活污水后脱氮及减碳的研究

    杨畅畅于海琴冯瑞琦韩溪童...
    97-10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传统氨氮处理工艺限制,电厂生活污水常出现氨氮难达标问题,从而需要投入大量外加碳源,这一过程会造成碳排放和处理成本的增加。本研究使用NaOH改性活性炭电极,应用在传统生活污水生物处理(AAO)之后进一步去除氨氮(后脱氮),此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外加碳源、除磷药剂以及深度脱氮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操作条件:电压1。2 V、进水流量37 mL/min、初始氨氮质量浓度6。138 mg/L下,改性后氨氮去除率达到64。31%;TN、TP、电导率去除率达到45。38%、62。08%和89。38%;CDI的加入使得传统生物处理过程无需外加碳源和除磷药剂即可达到出水标准,成本下降了0。4元/m3,出水作为电厂回用水可节省2 000元取水费用;对吸附过程进行碳排放核算,在电厂生活污水日处理量为450 m3/d的情况下,CDI装置的加入平均每天可以减少738。25 kgCO2的排放,具有良好的减碳效益。此外,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居民小区等建筑做回用水,每天可节省256元污水处理费用,并且具有同样的碳减排效益。

    生活污水CDI后脱氮电吸附碳减排

    不同碳源添加量对地表流人工湿地污水脱氮效果影响

    黄鑫谭佩阳侯志勇谢永宏...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强化人工湿地的脱氮效能,本研究以地表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对象,试验选取南荻、美人蕉和玉米芯作为外加碳源脱氮材料,探讨在相同进水浓度下各碳源材料为1、1。5、2 g/L时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三组脱氮材料实验组去除NO3--N的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系统运行前期实验组NO3--N平均去除率高达99。5%;实验组系统出水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氮的各浓度均低于其进水浓度,并没有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且在平稳期实验组总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三种植物可以作为外加碳源脱氮材料;1、1、1。5 g/L分别为南荻、美人蕉、玉米芯的最适添加量,污水中TN浓度分别降到(4。50±0。10)、(3。75±0。29)、(2。28±0。27)mg/L,TN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4。0%、70。0%、81。8%,适量添加湿地植物碳源,有利于提高地表流人工湿地脱氮效率。

    地表流人工湿地外加碳源碳源添加量脱氮

    间歇性投加Fe(Ⅱ)协同MBR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研究

    任宝玉钱超鸿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间歇性投加亚铁(Fe(Ⅱ))对陶瓷膜膜生物反应器(MBR)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合成废水作为原水,系统考察了当Fe(Ⅱ)的投加量为Fe(Ⅱ)/P=1和2(摩尔比)时,MBR的出水水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相关功能基因拷贝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投加Fe(Ⅱ)可有效去除出水总磷(TP)和总氮(TN),与对照组相比,当投加量为Fe(Ⅱ)/P=1和2时,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4。40%和18。60%,T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30%和6。50%。实验进一步研究了Fe(Ⅱ)对优势菌群和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投加Fe(Ⅱ)可以通过提高脱氮(Dechloromonas、Hyphomicrobium、Nitrospira、Zoogloea和Acinetobacter)和除磷(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微生物的相对丰度、脱氮相关功能基因拷贝数(AOB-amoA、narG、nirK/nirS、norB和norZ)强化生物脱氮除磷效能。采用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表明,在Fe(Ⅱ)/P=2条件下,Fe(Ⅱ)可以通过促进反硝化过程的酶(NR、NIR、NOR和N2OR)的相对丰度提高脱氮性能。综上,当投加量为Fe(Ⅱ)/P=2时,可通过影响脱氮除磷过程中关键功能基因拷贝数及生物群落结构,强化陶瓷膜MBR系统生物脱氮除磷性能。

    MBR亚铁生物脱氮除磷性能群落结构脱氮功能基因

    新型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废水的研究

    韩卫萍盖磊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农村低C/N污水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率差的问题,以倒置A2/O耦联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有机负荷(OLR)对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150 mg/L提高至450 mg/L时,总氮(TN)和溶解性磷酸盐(SOP)去除率分别由67。6%和86。6%提高至72。4%和94。3%,进一步提高OLR降低了组合工艺对污染物和营养盐的去除。此外,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泥特征,提高OLR促进了胞外聚合物(EPS)分泌,尤其在OLR为600 mg/L组别内,EPS含量提高至139。6 mg/g。进水OLR对缺氧池内EPS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厌氧池内EPS的影响。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酶的活性,当OLR为450 mg/L时,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活性酶最强。研究结果为农村低C/N污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农村低C/N污水倒置A2/OMBR胞外聚合物关键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