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产力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产力研究
生产力研究

月刊

1004-2768

0351-4070868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水西关街26号(山西经济日报社6层)

生产力研究/Journal Productivity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其动态演进

    王琼朱虹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制造业低碳发展和智能创新的新发展要求,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熵权的TOPSIS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并进一步研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是2017年以来更为显著,但存在较明显的非均衡空间发展格局,呈现出极化现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相对差异在样本期间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内差异程度较小.地区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差异为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依赖性,对其周边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转移存在异质性的空间辐射效应.

    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核密度估计Markov链方法

    公司高管商业伦理观的实证研究

    王润东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组织,动荡起伏的商业环境使组织面临诸多新的伦理挑战.企业逐渐意识到,建立科学的商业伦理体系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但至今仍有不少企业对于构建有效的企业伦理体系缺乏必要的认知和方法,因此研究适应新时代的商业伦理精神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全国范围内对372位物流行业资深高管开展了调研,并与26位高管开展了深入交流,以确定公司高管对商业伦理的态度,并探讨商业伦理体系,从而为培养公司高管人员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其在商业活动中的伦理决策能力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参照.

    公司高管商业伦理可持续增长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

    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贾步云高燕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经济转型和科技变革的关键力量,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实融合通过提升创新效能、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供应链韧性,进而重塑经济发展动力、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拓展经济发展业态,实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当前我国数实融合仍然面临区域和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性共存、数字技术核心领域有效供给不足、数实融合发展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等挑战.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推动数实融合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级,筑牢数实融合发展基础底座;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打造数实融合发展新范式;推动数据要素合理流动,提升数实融合发展的效率与水平;构建现代化数字治理体系,促进数实融合发展与监管有效协同.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数实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马宇佳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标体系,从知识能力、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网络经济和转型升级五方面选取25个指标对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动能指数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Markov转移概率矩阵、泰尔指数分解、绝对β收敛模型对新动能指数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等进行研究,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新动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0.61%;从各区域来看,低水平地区跃迁至上一等级难度较大;样本期内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新动能发展的差距有所扩大;此外,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科技支持力度和企业家精神有助于促进新动能指数的提升,但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会抑制新动能指数的提升.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标体系动态演进泰尔指数影响因素

    CEO股权激励、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效率

    李国栋傅佳琳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研究CEO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EO股权激励对企业投资效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过度方面;融资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者的负面效应,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CEO股权激励带来的企业投资效率降低出现在研报关注度高组、男性CEO组以及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高组.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强企业对CEO股权激励以及投资效率相关的认知,对推动企业提高投资效率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CEO股权激励融资约束企业投资效率

    基于SBM-DEA模型的碳排放效率研究——以中国主要城市群为例

    张晨旗姜娟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基于我国六大城市群30座主要城市2015-201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SBM模型测算其碳排放效率,并结合所在城市群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号召下,各主要城市能积极响应,努力实现经济水平与环境保护的协同、良性发展.但城市与城市间、城市群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各城市及城市群的碳排放效率,应加强改造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升级;寻求并促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低碳经济碳排放效率城市群SBM模型

    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第一批环保督察的准自然实验

    葛晓晨李鹏举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对环保治理体系不断进行完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是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文章以督察城市内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督察组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显示: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提高企业绿色发明申请量,从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备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分析.机制检验显示,中央环保督察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加快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异质性分析中,东部地区企业对环保督察具备更高的敏感性,政策促进效应更加显著;中央环保督察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优于国有企业;督察组对大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型企业情况相反.

    环保督察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专利双重差分准自然实验全要素生产率

    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影响研究——来自黄河流域的观察

    高雅余欣鑫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黄河流域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对提高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7年黄河流域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两步系统广义矩阵估计法,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地资源错配对黄河流域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传导;(2)由土地资源错配产生的环境污染会倒逼当地企业进行绿色创新;(3)土地资源错配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影响程度在上中下游呈现梯形递减的特征.

    土地资源错配绿色创新黄河流域城市经济

    不确定环境对绿色供应链最优决策影响研究

    梁雯赵莉杰张苾雯柯娜...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绿色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相关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文章基于不确定理论,构建二级绿色供应链的集中和分散两种决策模式下的博弈模型,并通过算例仿真研究变量的不确定程度对绿色供应链产品绿色度、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确定环境下,集中决策相较于分散决策下的最优决策,产品绿色度高且价格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敏感系数的不确定程度与产品的绿色度、价格和供应链利润呈正相关,而绿色投资成本系数和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系数的不确定程度与其呈负相关,但单位生产成本的不确定程度在两种决策模式下对决策的影响不同.

    绿色供应链不确定变量最优决策

    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测算及演变研究

    沈倩倩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陕西2010-2020年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例,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进行绿色发展效率测算并对其进行Malmquist指数动态分解,发现2010-2020年间,陕西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呈S型波动增长趋势,该效率在空间上存在非均衡特征,总体呈陕北>陕南>关中局势.根据Malmquist指数分解结果,陕西城市绿色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出强增长趋势,但其增长力度明显降低.其分解结果显示:TC呈上升下降态势而EC呈下降上升态势,两者优势互补,致使MI呈稳步增长状态.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从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强创新驱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三方面提出方法建议.

    城市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效率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