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任正隆

季刊

1000-2650

jsau@sicau.edu.cn

0835-2882295

625014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反映植物生产、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环境生态、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经济动植物、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农牧业经济管理和生物科学等农业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农业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情况,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增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为全省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已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IS的四川省李子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邓利君姚远黄梦奇熊博...
    55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四川省李子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四川省145个气象站点2009-2018年的气象数据,结合全省李子主产区的气候条件,以年平均温度、≥10℃有效积温、冬季需冷量、2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海拔作为李子气候适宜性区划的评价指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和空间插值分析四川省各区域的气象要素值,将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结果]四川省李子栽培的最适宜区包括四川盆地中部、东部和川西南山地部分地区;适宜区包括四川盆地东南部和盆周西部山地;次适宜区包括川西北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结论]区划结果与四川李子种植现状吻合度较高,为四川省李子栽培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川省李子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改进YOLOv7的草莓成熟度检测方法

    李红丹帅璐宇徐雪环蒲海波...
    561-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实现自然环境下草莓及其成熟度的高效准确检测,设计了一款改进的YOLOv7的草莓成熟度检测模型。[方法]模型采用YOLOv7作为基础网络对草莓成熟度进行检测。首先,使用PConv卷积替换原Head部分的3×3卷积以提高检测速度。其次,在部分特征层添加CBAM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关注重要信息的能力;再将原本上采样中简单的双线性插值算子替换为CARAFE,增加模型对草莓果实细节的感知能力。最后,利用迁移学习实现草莓数据集的训练和微调。[结果]改进前的模型mAP50为85。6%,改进后的模型mAP50为87。7%,参数量从原来的9。14×106下降为7。32×106,GFLOPs下降为19。8,提高了检测速度。[结论]改进后的模型在草莓及其成熟度的检测中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速度,可以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实现草莓果实的生长监测。

    目标检测YOLOv7迁移学习草莓成熟度分类

    牡丹不同连栽年限对春季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蒋罗余柏均肖玖金刘光华...
    572-579,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不同连栽年限对春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毗邻荒地(CK)为对照,大型土壤动物采用手捡法,中小型土壤动物采用干湿漏斗分离法,研究了牡丹连栽1 a(F1)、2 a(F2)、3 a(F3)和4 a(F4)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试验共捕获土壤动物190只,隶属于2门7纲15目31科,优势类群为蚰蜒目和蜈蚣目,与CK相比,牡丹种植整体上增加了土壤动物类群数,并随连栽年限的增加而呈现出抛物线的变化趋势,牡丹连栽3 a后(F3),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平均密度达到最高;同时,除第3年外,牡丹种植后降低了其余种植年的土壤动物密度。随着连栽年限的增加,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呈递增趋势,多样性指数呈抛物线的变化趋势,优势度指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均匀度指数值波动较小。捕食性与杂食性土壤动物密度随连栽年限的增加均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结论]牡丹种植在短期内有利于土壤动物群落发展,但在超过一定年限后,土壤动物群落会受到一定抑制。

    牡丹连栽年限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钾和锰对香菇菌丝体多糖含量及多糖合成关键酶的影响

    侯诗瑶何茂兰辜运富陈强...
    580-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K+和Mn2+对香菇菌丝体多糖含量、多糖合成关键酶酶活和多糖关键酶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主栽香菇品种新808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金属浓度及4个不同的金属添加时间,分析K+和Mn2+对香菇菌丝体生物量、胞内多糖(IPS)、胞外多糖(EPS)和总多糖(TPS)含量的影响,对3个多糖合成关键酶:葡糖磷酸异构酶(PGI)、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酶活及其编码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K+和Mn2+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1 000 mg/L和600 mg/L,最佳金属诱导时间均在接种后震荡培养7 d。动态分析结果显示,K+处理下,菌丝体多糖含量在整个培养期内较对照组低,培养前期PGI活性受到抑制,PGM和UGP活性升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GM和UGP活性也受到抑制;Mn2+处理下,培养60 d总多糖含量最高(55。42 mg/L),比对照高23。97%,在整个培养期PGM和UGP活性均较对照高。两种金属离子处理下,3个酶编码基因转录表达在培养前期均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Mn2+处理下EPS与TPS含量与PGM和UPG酶活显著相关(P<0。05)。[结论]发酵培养基中添加600 mg/L的Mn2+能提高香菇菌丝体多糖产量,而1 000 mg/L K+对香菇多糖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香菇多糖酶活基因表达量

    植物工厂中光强对田七菜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秦艳梅楚倩文李春燕王海霞...
    58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田七菜为试验材料,LED灯为光源,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田七菜的光合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促进田七菜品质形成的最佳光照强度。[方法]水培条件下,对田七菜进行不同光照强度100、150、200和250 μmol/(m2·s)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田七菜的生长、光合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①在光照强度200 μmol/(m2·s)处理下,田七菜株高、根长、茎粗、地上部分干鲜重、地下部分干鲜重、叶形指数等农艺性状均最佳;②在光照强度200 μmol/(m2·s)时,田七菜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最高,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胞间CO2(Ci)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中,光系统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数值较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随光强增加而增加;③在光照强度为200 μmol/(m2·s)时,田七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表现为最佳状态,维生素C变化不大,硝酸盐含量最低。[结论]光照强度为200 μmol/(m2·s)时有利于田七菜生长,促进光合作用及品质的提高。

    田七菜光照强度光合特性营养品质

    不同铵硝配比对茶树生长及生长素含量的影响

    黄双杰李梦真罗金蕾杨晴晴...
    596-605,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不同茶树品种最适生长铵硝比,为实现"因种施肥"、茶园氮肥营养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试验分析5种铵硝配比(NH4+∶NO3-=4∶0、3∶1、2∶2、1∶3、0∶4)条件下1 a生茶树扦插苗'信阳10号'和'中茶108'的生长表型及游离生长素IAA和IBA含量。[结果]5种铵硝配比条件下,信阳10号在铵硝比3∶1时长势最好,表现为叶片数和单株芽头数最多,根系和芽叶干重最高,平均不定根最长,根系游离生长素IAA和IBA含量均最高;中茶108则在铵硝比4∶0时长势最好,具有较高的株高、茎粗、单株芽头数和发芽率,根、茎、芽叶干重最高,氮素积累量最多,侧根数目和侧根密度最高,根系IAA以及IAA、IBA的总量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信阳10号根系参数与生长素含量相关性较强,而中茶108根系参数则与氮含量相关性较强。[结论]信阳10号和中茶108最适生长铵硝比分别为3∶1和4∶0,前者耐硝,后者对硝敏感。

    茶树铵硝比根系生长素

    树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7种亚热带树种同质园试验

    郭冉洪宗文袁亚玲兰婷...
    606-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树种差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亚热带人工林树种优化及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亚热带同质园7个阔叶树种,即大叶樟(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椿(Toona ciliate)和香椿(Toona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在立地5 a后(2015-2020年)测定不同树种人工林和邻近撂荒地各土层(0~10、10~20和20~30 cm)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坚实度和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①相较于撂荒地,树种显著影响0~30 cm土壤容重、0~10 cm和20~30 cm土壤坚实度和总孔隙度、20~30 cm土壤抗剪强度;②油樟、大叶樟、天竺桂和香樟4种樟属植物表层土壤容重整体高于其他树种,但土壤总孔隙度则相反;③土壤容重、土壤坚实度和土壤抗剪强度总体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变化范围分别为1。22~1。54 g/cm3、143。9~335 N/cm3和0。49~2。25 kg/cm2,土壤总孔隙度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为47。26%~52。55%;④土层深度显著影响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坚实度和抗剪强度,树种和土壤层次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总孔隙度。[结论]树种可能通过改变凋落物输入和根系活动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种植樟属植物可改善土壤物理特性。

    同质园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坚实度土壤抗剪强度

    含水率对根-土石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以垂丝海棠为例

    陶首仲周花玉张卓超樊东升...
    613-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含水率对根-土石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老板山典型固坡植物垂丝海棠为研究对象,固定剪切面含根量为0。2%、含石量为30%,设置5种含水率梯度(10%、15%、20%、25%、30%),分别在50、100、150和200 kPa的四级正应力下进行室内直接剪切试验,分析含水率对抗剪强度及其指标(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结果]根-土石复合体的抗剪强度随正应力的增大而增高,符合莫尔-库伦强度准则,其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随之再下降的趋势,呈多峰曲线变化,在含水率为20%时取得最小值;含水率对根-土石复合体的黏聚力影响较大,在含水率为25%时取得临界峰值,但含水率对根-土石复合体的内摩擦角影响较小。[结论]含水率的变化主要影响根-土石复合体的黏聚力,从而影响根-土石复合体的峰值抗剪强度,而对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植被加固土石混合体边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边坡工程根-土石复合体含水率抗剪强度垂丝海棠

    杉木ClCRY2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郭胜周廖文海李婧姝邓煜钊...
    620-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克隆杉木隐花色素CRY2基因,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光质处理下的表达特性,为探索CRY2基因在杉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1 a生杉木优良无性系061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基于课题组杉木全长转录组测序的结果,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从无性系杉木苗嫩叶中克隆CRY2基因,命名为ClCRY2(登录号为PP400318)。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杉木的 ClCRY2 基因 CDs 区全长 2 151 bp,共编码716个氨基酸,与拟南芥中 AtCRY2 蛋白序列的同源一致性为68。93%。进化树分析发现ClCRY2蛋白与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CjCRY2的亲缘性最近。ClCRY2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random curls)和α-螺旋(alpha helix)为主,分别为51。26%和34。78%。ClCRY2蛋白分子式为 C3 620H5 573N1 033O1 063S27,理论等电点为6。46,占比最大的氨基酸为亮氨酸(leucine)占9。8%,其次是丝氨酸(serine),占8。0%。ClCRY2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不具有跨膜区,无信号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ClCRY2基因在杉木苗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其中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叶中次之,根中表达量最低;蓝光能显著增加ClCRY2基因的表达。[结论]通过对ClCRY2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的研究,推测其在杉木茎和叶片发育进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蓝光信号的传导过程。

    杉木隐花色素ClCRY2基因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氮沉降的响应

    高雅荣雷应雪涂利华肖玖金...
    628-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氮沉降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自2014年1月起在华西雨屏区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于2021年7月开始进行为期1年的季度采样试验。设置对照0 g/(m2·a)、低氮5 g/(m2·a)和高氮15 g/(m2·a)3个施氮水平,采用干生漏斗对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分离鉴定,研究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试验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8 390只,属2门5纲8目40科,优势类群为弹尾目等节䖴科,占中小型土壤动物总密度的31。05%。土壤动物群落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特征。多样性特征均无显著变化。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以菌食性、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为主。[结论]模拟氮沉降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中小型土壤动物平均密度,增加了土壤动物类群数。氮沉降浓度的增加,不利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生存发展。

    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模拟氮沉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