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畜牧兽医
四川畜牧兽医

万昭军

月刊

1001-8964

scxmsy@sina.com

028-8557198,85571039

610041

成都武候祠大街4号附1号

四川畜牧兽医/Journal Sichuan Animal & Veterinary Scienc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适合畜牧兽医行业管理,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养殖动保企业、基层畜牧兽医站、养殖户等相关人员阅读。先后被评为全国畜牧类核心期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种牦牛乳的氨基酸含量及评分对比

    李铸吴锦波余忠华桑尔吉...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收集测定了泌乳期麦洼牦牛高产奶选育群常乳中的氨基酸含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中甸牦牛、祁连牦牛、美仁牦牛三种牛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麦洼牦牛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牛乳,组氨酸含量高于其他三种牦牛乳,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较好,是优质的牛乳产品.

    麦洼牦牛中甸牦牛祁连牦牛美仁牦牛氨基酸牛乳氨基酸评分

    不同季节、不同胎次北川白山羊羔羊的初生重比较

    张愈周爱民张晓晖周玉刚...
    23-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季节和胎次对北川白山羊羔羊初生重的影响,在相同饲养管理模式下舍饲北川白山羊,测定不同季节、不同胎次羔羊的初生重.结果显示:季节、胎次均会影响北川白山羊羔羊的初生重,冬春季初生重普遍高于夏秋季,1胎次和5胎次的初生重较高.因此,在规模化生产中应适时调节北川白山羊的配种时间和日粮配方.

    季节胎次北川白山羊羔羊初生重

    红景天提职物对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

    王老七杨家民王军建王丽娟...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红景天提取物(红景天苷含量为50%)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5头母猪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5头,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10g/头·d红景天提取物,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50g/头·d红景天提取物.试验周期28d.在试验0、7、14、21d分别抽取耳缘静脉血,测定并记录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计算哺乳仔猪日增重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母猪的血红蛋白浓度升高11%,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母猪的血红蛋白浓度升高17%,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母猪的红细胞数升高6%,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母猪的红细胞数升高9%,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母猪的白细胞数升高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母猪的白细胞数升高7%,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的产程缩短4%,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的产程缩短37%,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的日增重增加了 4.2g/头,提高了 2.10%,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的日增重增加了 12.7g/头,提高了 10.85%,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红景天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母猪的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及生产性能.

    红景天提取物血红蛋白白细胞数红细胞数生产性能

    2023年四川地区猪瘟免疫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尹念春阳爱国郝力力董国兴...
    29-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2023年1-12月四川不同区域和不同养殖规模猪群的猪瘟免疫效果,对19945份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23年度四川地区猪群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为93.54%;种猪场猪群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为99.01%;育肥场和散养户猪群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94%和93.76%,高于屠宰环节和调运环节猪群(86.04%和72.72%);分区调查结果显示猪瘟抗体平均阳性率都达到90%以上,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最低为80.95%,川南经济区最低为81.52%,川东北经济区最低为81.27%,攀西经济区低值为57.14%和62.5%.综合来看,2023年度四川地区猪瘟免疫效果整体良好,但自繁自养场户、调运环节和屠宰环节的免疫工作还需加强,以确保基础免疫的稳定.

    四川地区猪瘟免疫抗体ELISA试验

    象草茎秆自然青贮技术初探

    吴俊周鹭谢增雄唐国建...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象草茎秆自然青贮过程中干物质含量、pH值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将去叶的象草茎秆晾晒处理1d后自然青贮,并在青贮后12h和青贮后第1、3、5、7、15、30d开袋取样,分别测定不同时间节点的微生物数量(包括乳酸菌、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干物质含量以及pH值.结果得出:随着青贮时间的推移,象草茎秆青贮料的pH值呈下降趋势,乳酸菌数量逐渐上升,而好氧细菌数量逐渐下降,干物质含量总体在20%以上.本研究表明象草茎秆自然青贮的最佳开袋时间应在30d以上.

    象草茎秆半干青贮干物质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提高中小规模奶牛场发情鉴定率的方案

    詹勇
    34-35页

    仔兔的饲养管理

    胡玉婵李毅苑叶彩群区梓涛...
    36-37页

    优质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和科学放牧技术

    程明军王建文余东伍文丹...
    38-39页

    丘陵山地狼尾草属饲草的种植、青贮及加工技术

    甘伟段春华王杰蒋旭东...
    40-42页

    辅助母鹿分娩的技术要点

    王海涛
    4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