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口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口与发展
人口与发展

郑晓瑛

双月刊

1674-1668

rkyfz@pku.edu.cn

010-62751975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内

人口与发展/Journ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由北京大学主办,以人口、老龄、健康、劳动、统计、计划生育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学术期刊,自2000年改版扩版以来,以其一流的学术水准、严格规范的编辑体例受到学术界的推崇与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出流动与本地婚姻——农村青年初次流动行为及其对地理通婚圈的影响

    段朱清滕嘉暄
    109-1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命历程理论的指导下,使用2018 年百村调查数据与定量分析方法,探究农村青年初次流动行为多维要素及其对地理通婚圈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先流动、后结婚"成为农村青年主流生计安排、初次流动时点持续提前,且农村青年初婚年龄有提前趋势;农村青年普遍呈现为"远距离务工与本地婚",婚前有流动行为的农村青年的地理通婚圈明显扩大,反之则地理通婚圈有内卷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省份对农村青年远距离流动的"挤出"效应显著,传统性别观念较重省份偏好省内通婚;农村两性青年成婚机会存在差异,男性时间成本高,女性时间成本较低且仍有缩短趋势;农村男性初次流动年龄越大、流动距离越远、婚前流动时间越长,均会促进地理通婚圈扩大.研究关于农村青年流动与通婚圈的发现为积极推进以县域为载体的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实证基础.

    农村青年初次流动地理通婚圈生命历程理论

    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耦合协调水平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的视角

    黎昌贵韩照宇朱少鹏
    122-13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耦合协调发展对缓解我国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借助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及空间计量方法,利用 2013-2020 年我国 29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得出省域养老服务供给与养老服务需求的综合发展指数,并探究了养老服务供需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老服务存在明显的供需失衡现象;养老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现为东、中部较高,东北部次之,西部最低的地域特征.全国层面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互联网的普及与地域老龄化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分别具有显著的负向与正向影响,政府参与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对邻近省份的溢出效应,失业率的影响不显著.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驱动因素对不同地理分区的影响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应当在促进养老服务供给高质高效发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施异质性养老政策,真正落实"老有所依".

    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服务需求耦合协调度空间杜宾模型区域异质性

    居住安排对农村老年人骨骼肌健康的影响:膳食质量的中介效应

    郝岩芝王刚毅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居住安排对农村老年人骨骼肌健康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重点考察了居住安排与农村老年人骨骼肌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膳食质量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与配偶同住(无子女)有助于老年人的骨骼肌健康,而独居和与子女同住(无配偶)不利于老年人骨骼肌健康.(2)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与配偶同住(无子女)对低龄老年人骨骼肌健康的提升效果更显著,对高龄老年人并无显著影响.(3)膳食质量能够在居住安排与老年人骨骼肌健康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与配偶同住(无子女)抑制了老年人的膳食失衡,进而促进老年人骨骼肌健康.

    居住安排膳食质量骨骼肌健康农村老年人

    慢性病冲击与居民生活质量——基于主观幸福感和客观消费视角的研究

    宋明月陈洁明
    14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大内需必须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慢性病作为一种普遍的、持续的健康冲击,阻碍了民生改善进程.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主观幸福感和客观消费双重视角考察慢性病冲击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及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居民生活质量受慢性病冲击时的改善路径.研究发现,受慢性病冲击的家庭其主客观生活质量均更低,其中农村、低收入、疾病负担较重及受慢性病冲击多年的家庭更为明显.慢性病冲击主要通过降低工资及经营性收入、增加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受信贷约束的可能性及增加预防性储蓄动机四种机制进而导致主客观生活质量的降低.进一步考察发现,社会保障健全、人力资本发展和金融环境优化均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家庭因慢性病冲击导致的生活幸福感和消费状况下降,但这一结论存在城乡和收入阶层异质性.研究为保障和改善慢性病群体的民生状况、进一步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了政策导向.

    慢性病冲击生活幸福感家庭消费改善路径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基于GT养老集团实践经验

    王一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普遍认为,这一数字化转型将对养老机构的发展产生深远且持久的影响.研究提出,养老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将在应对人口结构失衡带来的挑战、推动养老服务质量的高水平标准化、提升老年人群体幸福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一过程也面临着技术、伦理和政策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可能路径,结合GT集团实践经验,从强化技术研发、优化伦理管理、加快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机构养老数智化前景挑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