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对血液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秀华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联合检测血小板参数和骨髓细胞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6月—2021年 6月收治的 96例血液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2例,急性白血病 3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29例,分别纳入A组、B组、C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 30例,纳入对照组。联合检测血小板参数和骨髓细胞各项指标,对比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对比对照组,A、B、C组患者PCT、PLT水平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骨髓增殖程度下降明显,而A组和B组相对活跃;A、B、C组巨核细胞分型为幼稚型,而对照组分型为成熟产板型;A组、B组、C组血小板主要分布情况为单个偶见,而对照组为成对分布。结论:对血液疾病患者联合检测血小板参数、骨髓细胞可对患者血液水平和骨髓细胞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可鉴别血液病,联合检测价值较高。

    血液疾病血小板参数骨髓细胞诊断联合检测

    人工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岩峰王建荣王玉召孟德峰...
    45-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5年6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82例髋关节强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人工全髋置换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髋关节功能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4。40±5。72)min、(5。16±0。16)cm、(117。70±12。22)mL、(6。11±0。21)d、(3。11±0。32)个月。82例患者术后 7 d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 3 d、1 d,术后 3 d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后1周与术后 1 个月,术后 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后1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术后 3个月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感染1例、出血1例、下肢静脉血栓 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3。7%。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患者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康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髋关节强直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截骨手术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疼痛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年龄>60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效果分析

    蔡利军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年龄>60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来本院行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年龄>60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抽取9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RP联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生长与炎性因子水平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F-1、IL-1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PRP联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获有确切效果,可对机体生长与炎性因子有效调控,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富血小板血浆

    罗哌卡因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手术干预效果分析

    王展
    51-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膝关节周围注射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手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 8 月于我院接受膝关节手术治疗的 8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1例。对照组在膝关节手术后采用股神经阻滞进行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哌卡因膝关节周围注射进行镇痛,对比 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镇痛效果及疼痛阈值,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膝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 4、8、12、24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 2、12、24 h疼痛阈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T0、T1、T2 时段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段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 时段心率较T0 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 4、8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h MMSE评分较术前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与主动屈膝达 90°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 24、48 h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组尿潴留、恶心呕吐、下肢肌力降低、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膝关节手术中采用罗哌卡因膝关节周围注射联合股神经阻滞,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认知和膝关节功能,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膝关节手术镇痛效果认知功能膝关节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

    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效果观察

    周全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 5月—2023年 3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椎板切除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脊柱融合术治疗,对比 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比较短,卧床时间比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2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术前减少,JOA评分均较术前增加,且试验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2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个月 2组患者的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切口长度和卧床时间,减少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缓解功能障碍,并且安全性比较好。

    脊柱融合术腰椎不稳椎板切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

    徐辉雷磊张银刚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DAA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骨折老年患者下肢功能与运动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 1月—202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112 例股骨颈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取DAA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 d、术后 3个月应用下肢功能评分(LEFS)和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评价2组患者的下肢功能,并采用步长、步频和步行速度来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 3 d的LEFS、HHS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的LEFS、HHS评分均较术后 3 d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 3 d步长、步频、步行速度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步长、步频、步行速度均较术后3 d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骨折比较,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骨折可缩小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患者远期下肢功能与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骨折下肢功能运动功能并发症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后小腿陈旧性血肿溃疡创面的临床研究

    刘闪纪赓陈传俊罗斌杰...
    62-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自体皮肤移植术治疗创伤后小腿陈旧性血肿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22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收治的 29例创伤后小腿陈旧性血肿溃疡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 9例,女性 20例,年龄(58。40±13。60)岁,创面大小(29。00±34。60)cm2。创面清创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 6~14 d,负压值 100~200 mmHg,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基底新鲜后移植自体网状皮片修复,植皮创面继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5~7 d。结果:29例患者移植皮片全部成活,(24。50±7。20)d创面基本愈合、治愈出院。25例患者术后随访 8个月~6年,24例患处无明显瘢痕增生,1例患处出现增生性瘢痕;25例患者下肢活动均无受限。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治疗小腿创伤后陈旧性血肿溃疡创面,能简单、有效的修复创面,治疗效果尚佳。

    小腿溃疡创伤陈旧性血肿负压封闭引流术自体皮片移植术

    腕关节三角软骨板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李琪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腕关节三角软骨板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2021年 1月收治的 40例腕关节三角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例。观察组均为急性损伤患者,对照组均为慢性损伤患者,对比分析 2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病程时间为(4。23±1。28)d,短于对照组的(9。26±1。35)d,并发症发病率为2。88%,低于对照组额11。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周、2周、3周,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现腕关节三角软骨板损伤情况下,需要尽早做出病情诊断并采取恰当治疗措施,如此才能够获得较好治疗效果,和急性损伤治疗方法相比,慢性损伤的治疗方式更加缓和,但病程时间较长而导致并发症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腕关节三角软骨板损伤临床治疗

    直接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方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PⅠNP、PTH水平的影响

    谢运鑫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直接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方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2023年 1月在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诊治的 1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 随机掷硬币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研究组采用直接外侧入路,比较 2组患者PⅠNP、PTH。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PⅠNP高于对照组,PTH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方式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减少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使住院时间显著减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能促进PⅠNP的释放,降低PTH。

    股骨颈骨折直接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功能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甲状旁腺激素

    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观察

    韦力韦善华邹亮韦亚军...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单间室病变(需要重建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20例。对照组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试验组应用Oxford活动型半月板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比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膝关节H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及VAS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个月后,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7、14 d,试验组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7 d、1 个月、6 个月及末次随访,试验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与并发症少,患者关节活动度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中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