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半月板缝合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在膝关节运动创伤中的应用研究

    景汉栋盛小赟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半月板缝合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在膝关节运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80例膝关节运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0例。研究组采用半月板缝合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Lysholm评分、KOOS评分及治疗后6个月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半月板愈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优秀 19例,良好 20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半月板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2组患者VAS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个月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其他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6个月研究组的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2组患者KO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KO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月板缝合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在膝关节运动创伤中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运动水平及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恢复,提高整体治愈效果。

    半月板缝合术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膝关节运动创伤疼痛症状运动水平关节功能

    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吴天河刘亮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石膏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比 2组患者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腕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提供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能够帮助加快患者腕关节的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腕关节功能活动度并发症

    FD和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奚秀峰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D)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FD组(n=30)和PELD组(n=34)。FD组实施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PELD组实施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术前术后的腰椎障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ELD组术后下地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均短于F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F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3 d及 7 d,PELD组VAS评分均低于F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1 个月及 3个月,PELD组ODI评分均低于F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1,P=0。567)。结论:PELD和FD两种术式治疗LDH患者的临床效果相接近,但是相对于FD而言,PELD的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更利于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的康复,效果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经皮内镜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肢体肿胀的影响

    刘妍赵晓宇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72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1:1 随机掷硬币原则把 72例患者分为七叶皂苷钠组与对照组,每组 36例。七叶皂苷钠组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采用 20。0%甘露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观察 14 d。对比 2组患者功能恢复及肢体肿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第 3、7、14天,七叶皂苷钠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叶皂苷钠组的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消肿总有效率为 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叶皂苷钠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56%,低于对照组的 27。78%,消肿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6。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有效促进消肿,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也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总体消肿满意度与改善肢体功能。

    胫骨平台骨折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消肿疼痛并发症肢体功能

    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对手足部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

    何永华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手足部骨折患者实施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 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可吸收螺钉治疗,研究组实施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足部骨折患者而言,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术后疼痛,使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避免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手足部骨折可吸收螺钉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效果

    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谢慧颖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及三维重建影像(3D-R)在胫骨平台骨折(TPF)诊断及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0年 1月—2021年 6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 56例疑似TP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MSCT及 3D-R,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及分型诊断的准确率。结果:MSCT及 3D-R诊断TPF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及分型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PF患者应用MSCT及3D-R检查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准确地对不同类型的骨折进行诊断,临床应用价值高。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胫骨平台骨折骨折分型影像学诊断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炎性因子及愈合时间的影响

    丁羽李元耿杨林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炎性因子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检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Ⅰ型前胶原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患者的术后骨折恢复效果。结果:术后 24、48、72 h,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CRP、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血清BGP、OPG、PTH水平均低于术前,PINP、β-CTX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血清BGP、OPG、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INP、β-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优化骨代谢指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术后骨折恢复优良率及效果。

    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炎性因子愈合时间术后疗效

    颈前路ACDF联合ACCF与颈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沈壮迎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联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术(ACCF)与颈后路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 6月我院收治的 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颈前路ACDF联合ACCF治疗,比较 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颈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后,试验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和颈椎曲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选择颈前路ACDF联合ACCF进行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颈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应用价值。

    颈前路ACDF联合ACCF颈后路椎管成形术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分级康复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成人髌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黄灵燕杨婧郑君燕胡龙涌...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级康复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对成人髌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 81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2020年 1-8月入院患者纳入对照组(n=40),将 2020年 9月—2022年5月入院患者纳入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分级康复运动联合营养支持护理。比较 2 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疼痛度及营养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 95。12%,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铁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康复运动联合营养支持可促进髌骨骨折患者康复,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在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同时,提高患者营养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髌骨骨折分级康复运动营养支持功能恢复

    美托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杨璐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2020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36例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8)和研究组(n=68),2组均采用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 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肌重塑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6MWT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SD、LVEDD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减轻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在预防心肌重塑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冠心病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美托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