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丝绸之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季成家

半月刊

1005-3115

sczl@chinajournal.net.cn

0931-7971567 7971927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丝绸之路/Journal Silk RoadCHSSCD
查看更多>>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国内外专家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承历史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成果综述

    金小婷张自娟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4月11-15日,"黄河文化研究学术研讨周"活动在甘肃省白银市顺利举办.该研讨周对中华文明与黄河文明的关系、黄河岩画、丝绸之路、博物馆学概览等学术专题进行了系统探讨与热烈交流,并开展"历史与现实——黄河文化的内涵与地域性"学术交流会,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研讨,并追索其实践价值.此研讨周活动提高了白银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意识,进一步明确了白银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对未来白银黄河文化研究、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白银黄河文化丝绸之路博物馆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文旅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

    刘奕杉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两个部分.我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广大农村文化土壤,凝结着当地民俗文化的独特精神内涵,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广泛民众基础和天然亲和力.通过分析康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的起源、特点和传承现状,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提出如何在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中解决莲花山花儿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并促进乡村的经济建设发展,可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理论研究,拓宽乡村旅游研究领域,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思路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康乐县莲花山花儿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背景下伏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水地区为例

    何艳霞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水地区伏羲文化资源丰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资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伏羲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存在内涵挖掘深度不够、载体和主体逐渐缺失、缺乏特色创新等问题.可以通过深挖伏羲文化资源,统筹文化多元发展;拓展伏羲文化载体,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创新伏羲文化开发,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途径传承发展伏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天水地区伏羲文化文化传承

    昭武城与月氏人:内陆亚洲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

    王肖依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地理环境相似,中亚人群长期进入河西走廊,并与华夏中原地区保持联系.这其中,月氏人很可能沿着绿洲频繁往来于东西方,并于先秦时期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如骟马文化这样的遗存.秦汉时期的昭武城(今甘肃临泽一带)很可能是月氏人西迁前在河西的某个政治中心.这个概念一直留存于月氏后裔的记忆之中,而且"昭武"美称广泛流传于内亚,因此,才有后世显著的"昭武九姓".入华月氏横亘绵延于上古中古、丝绸之路,其后裔"昭武九姓"则似乎起到了终结中古、引发近古的关键作用,他们一并深度融于华夏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内陆亚洲深度连接中多种族群、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典范.

    昭武月氏河西走廊内陆亚洲丝绸之路

    抗战时期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后勤运输研究

    王路平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事后勤是军事行动的物质基础,物资运输是军事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物资保障是实施战争的前提条件,对战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作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派驻各地的办事机构,利用自己公开"合法"身份,全力构建运输线路,完善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后勤运输顺利开展,为抗日前线作战和陕甘宁边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军事后勤物资运输八路军办事处

    新世纪以来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体态语研究论略

    杨晓霭杨卓雅
    139-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态语作为一种特殊语言现象,是非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广泛开展,体态语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相关研究论文数量不断增长.以"对外汉语体态语""汉语国际教育体态语""国际中文教育体态语"和"跨文化交际体态语"为主题,在CNKI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仅新世纪以来的研究论文就有600多篇,主要围绕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有现象、有分析、有建议、有对策,但相同论题重复较多,方法对策尚无突破,有关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语用失误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新世纪以来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中体态语研究情况的回顾,有助于全面审视和深度考察有关体态语的研究,也有助于体态语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体态语国际中文教学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

    海外华校中文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葛晗洁王汉卫
    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是教学的指南针,探索海外华校中文教材的使用情况,有利于了解海外华文教学的现状和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六大洲33个国家175所华校中文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考察研究,并结合一线华文教师教材使用反馈发现:海外华校存在混用汉语母语和二语教材的现象,且这两类教材不适用于华裔学生;另外,现有华文教材的质量有待提高.基于此,建议华文教材的编写不仅要以华裔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现实基础,同时,要以汉语本身的特点为理论基础.

    海外华校中文教材华文教育

    蒙古国中文教育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武晓琴
    15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国中文教育发展历经初创期、恢复期、快速发展期.中蒙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为蒙古国的中文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经贸驱动是蒙古国中文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蒙古国宽松的教育政策及语言政策为中文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蒙古国中文教育发展"量""质"齐增,孔子学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整体呈现私立化、低龄化趋势,多元合作助推"中文+"发展.目前,中文尚未纳入蒙古国国民教育体系,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缺少稳定且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土教学资源短缺.面对机遇与挑战,应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区域协同合作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蒙古国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蒙古国中文教育一带一路孔子学院

    甘肃省博物馆藏《二万五千里长征记》探析

    李永平李慧奉
    16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博物馆藏《二万五千里长征记》出版于1938年,是最早记述红军长征历史的单行本图书之一.书的主要内容为长征的大致经过、重要战役的情形、长征中的轶事和人物,并附有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是极为珍贵的红军长征第一手资料.《二万五千里长征记》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西北教育委员会藏书,后入藏甘肃省博物馆.这类"新善本"对弘扬建党精神、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二万五千里长征记》红军长征甘肃省博物馆

    肩水金关历史溯源及研究利用探索

    丁玉虎
    17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肩水金关是迄今为止在河西走廊考古发现的唯一汉代长城关塞遗址,其所关联的居延汉塞是汉代土质长城的典型代表,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肩水金关以纵深防御需要为前提,在充分考虑水源补给和长期驻守等因素的同时,"因地形地势,用险制塞"而建,在历史上发挥了"以关为锁,锁控漠北;以关为扣,关联塞防;以关为卡,严密控制;以关为窗,促进交融"等重要作用.当前,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实施背景下,要通过管控保护,保持居延古道历史原貌;研究阐释,追溯居延古道历史渊源;主题展示,赓续居延古道历史血脉;数字赋能,再现居延古道历史场景;文旅融合,彰显居延古道历史价值,从而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居延古道风景道示范段建设落地实施.

    肩水金关居延塞金塔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