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估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优势

    杨梅杨婉婧马婷婷韩国静...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辅助评估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疗效及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0年4月期间四川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收入临床研究的受试病例,将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组(n=132)与针刺组(n=145)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协变量按照邻近匹配和卡钳匹配(卡钳值:0.02)的原则进行1∶1匹配,匹配后对比两组疗效差异.将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组进行匹配容差为0.02的1∶4倾向性评分匹配,对可能影响该疗法疗效的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匹配后,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组与普通针刺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治疗CFS能获得更佳疗效;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治疗前后患者精神、抑郁情绪、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的改善为影响整体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改良长蛇灸结合针刺治疗CFS能够重点改善患者躯体、精神疲劳及情绪等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工作、学习及社交能力,具有优于单纯针刺的疗效优势.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减少了数据偏倚,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改良长蛇灸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优势倾向性评分匹配条件logistic回归

    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训练预防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尿潴留效果的临床研究

    王敏李兰祝艳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训练预防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无痛分娩的12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单组60例.两组产后均鼓励产妇及时水分摄入,热敷下腹部和骶尾部,同时对照组产后30min给予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盆底肌训练基础上联合电针八髎穴进行干预.记录两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初次泌乳时间、首次排尿量,检测两组尿动力学参数和泌乳素水平,统计两组产后尿潴留、尿失禁及尿路感染发生率,评估两组SF-36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观察组除躯体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外,其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训练可预防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电针八髎穴盆底肌训练无痛分娩初产妇尿潴留

    筋骨并重特色手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

    杨彬汪昌参李海吴海生...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筋骨并重特色手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干预方法进行分组,将接受核心肌力训练干预的患者纳入肌力训练组(57例),将接受筋骨并重特色手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干预的患者纳入联合干预组(63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腰腿疼痛程度[模拟视觉评分量表(VAS)、腰痛评分标准(JOA)];脊柱稳定性(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腰背肌力学效应[伸直、屈曲过程表面肌电值(AEMG)、肌张力];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预后生活质量[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协会22项问卷表(SRS-22)].结果:联合干预组预后的VAS评分低于肌力训练组,JOA评分高于肌力训练组(P<0.05);联合干预组预后的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腰骨倾斜角均高于肌力训练组(P<0.05);联合干预组伸直过程AEMG高于肌力训练组,屈曲过程AEMG、肌张力低于肌力训练组(P<0.05);联合干预组预后的ODI评分低于肌力训练组,SRS-22评分高于肌力训练组(P<0.05).结论:筋骨并重特色手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腰背肌力,并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筋骨并重特色手法核心肌力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腰椎功能

    "通督调神"针刺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睡眠及血清5-羟色胺、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吴晓燕李铮杜婷唐丽君...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通督调神"针刺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情绪、睡眠及血清5-羟色胺(5-HT)、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PSD常规治疗)和研究组(PSD常规治疗+通督调神针刺联合穴位按摩),各46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情绪变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血清5-HT、Cor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HT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or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按摩对PSD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睡眠质量,还可调节5-HT、Cor水平.

    通督调神针刺穴位按摩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睡眠

    基于新构建操作规范及质量考核标准的吴氏长蛇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李忠琼李明玥冯娟万玉红...
    206-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构建新操作规范及质量考核标准的吴氏长蛇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吴氏长蛇灸联合治疗,两组均完成8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定量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ODI、VAS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ODI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头晕、嗜睡、恶心呕吐、血压波动及肝肾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基于新构建的操作规范及质量考核标准规范的吴氏长蛇灸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障碍、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推广应用.

    吴氏长蛇灸操作规范质量考核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集束化护理在ICU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杨小岚张娟李波刘萍...
    209-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中医集束化护理在ICU重症患者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在我院进行CRRT治疗的151例重症患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75,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76,中医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MODS)评分表、营养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CRRT使用时间、管路使用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CRP、SCr、BUN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两组APACHE Ⅱ、MO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两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及总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89%)比对照组低(24.00%)(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实施中医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集束化护理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重症炎性指标

    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泌乳功能和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罗义华张贵清袁代莉李芳芳...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泌乳功能和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12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六步法乳房按摩,观察组予以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采用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BAT)、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及产后 42d纯母乳喂养率评估母乳喂养情况;记录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产后48h乳房胀痛程度及产后24、48、72h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于产后 72h、42d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估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BAT评分、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后72h、42d B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泌乳量以及产后24、48、72h 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48h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72h、42d 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可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自信心,改善乳房胀痛,促进泌乳功能和产后心理健康,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后乳房护理方法.

    低频穴位电刺激六步法乳房按摩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泌乳功能心理状态

    中医辨识体质干预对胎动不安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孙晓丽徐小艳邵云程青...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识体质干预对胎动不安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2023年8月期间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4例"胎动不安"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57例,对照组口服地屈孕酮,实验组地屈孕酮联合中医辨识体质干预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三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激素水平,随访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出血、小腹坠痛、腰酸胀痛等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雌二醇明显增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结合中医辨识体质干预方法治疗胎动不安孕妇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并调整妇女体质的偏颇,或可作为早期胎动不安的有效预防途径.

    胎动不安中医辨识体质地屈孕酮疗效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泌乳功能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

    王雅洁范小丽牛三强彭巧玲...
    220-22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泌乳功能及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24名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接受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干预,对照组接受乳房穴位按摩干预.以子宫入骨盆时间、产后72h宫底高度和恶露持续时间评估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情况;记录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和产后24h、48h、72h血清PRL水平;于产后72h,评估产妇乳房胀痛程度与乳房硬度情况;于产后42d,统计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于产后72h、42d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评估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入骨盆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72h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泌乳量和产后24h、48h、72h 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72h,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与乳房硬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42d,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72h、42d,观察组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能够促进产妇子宫复旧,改善泌乳功能,缓解乳房胀痛,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有利于产妇产后心理健康,是一种有效的产后康复手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产后康复治疗仪乳房穴位按摩子宫复旧泌乳功能泌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