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胃黏膜MyD88、ATF2、NF-κB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

    李金萍刘阳李桂云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胃黏膜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活化复制因子2 抗体(ATF2)、核因子-kB(NF-κB)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 2021 年 1 月~2023年5 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治疗的 120 例CAG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 60 例.A组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三联疗法,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 周.比较两组治疗2 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2 周后的胃镜黏膜征象积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3(FGF-23)、白细胞介素-32(IL-3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胃黏膜MyD88、ATF2、NF-κB蛋白表达情况,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B组治疗 2 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88.33%vs 71.67%,P<0.05).两组治疗 2 周后的胃镜黏膜征象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两组治疗 2 周后的血清FGF-23、IL-32、EGF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两组血清CGRP水平比治疗前升高,且与A组比较,B组较高(P<0.05).两组治疗 2 周后的胃黏膜MyD88、ATF2、NF-κB蛋白表达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B组和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 11.67%,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可有效减轻CAG患者胃黏膜炎症反应及胃黏膜损伤程度,分析其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胃黏膜MyD88、ATF2、NF-κB蛋白的表达有关,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慢性萎缩性胃炎化浊解毒方胃黏膜髓样分化因子88活化复制因子2抗体核因子-kB

    清热化湿通阳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石慧青张睿领王晓川罗梅...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清热化湿通阳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5 月~2023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101 例CAG(脾胃湿热证)患者分成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联合清热化湿通阳汤治疗,时长为 4w.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状评分、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评分、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 Ⅰ)/PG 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EGF、G-17、PG Ⅰ/PG Ⅱ、SOD均高于同组治疗前,MDA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随访 3 个月后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湿通阳汤联合温针灸对脾胃湿热证CAG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中医症状,降低病理组织评分,改善生化指标,减少疾病复发,且安全性高.

    温针灸清热化湿通阳汤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生化指标

    芍药汤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D4+T细胞平衡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李素英郑凯刘金狄周晓明...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芍药汤加减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T细胞亚群中CD4+T细胞中Th1/Th2、Th17/Treg信号通路相关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纳入 60 例 2019.09~2022.01 至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芍药汤加减联合美沙拉秦组(即试验组)和美沙拉秦组(即对照组)各 30 例,共观察 8 周.记录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如血浆炎症细胞因子(IL-2、IL-4、IL-5、IL-6、IL-10、IL-12、IL-17、IFN-γ、TNF-α)、CD4+T细胞、部分梅奥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疗效比较:试验组临床应答率为 87%(26/30),高于对照组的 60%(18/30)(P<0.05);试验组临床缓解率 73%(22/30),高于对照组的 47%(14/30)(P<0.05).②CD4+T细胞亚群及Th1/Th2、Th17/Treg信号通路相关细胞炎症因子比较:两组CD4+T细胞比较未见差异(P>0.05),而细胞因子方面,治疗组在降低IL-6、IL-17、IFN-γ促炎症细胞因子和增加抑制性炎症细胞因子IL-10 强于对照组(P>0.05).③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6.7%和 66.7%,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辨证论治可以调节轻、中度UC大肠湿热证患者Th1/Th2、Th17/Treg平衡,同时可以帮助UC患者实现临床应答从而达到临床缓解,明显减轻UC患者症状及主要证候表现.

    芍药汤溃疡性结肠炎CD4+T细胞Th1/Th2平衡Th17/Treg平衡

    基于炎症因子及Th17/Treg平衡探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邹蕾黄志远崔婷婷李娇...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 62 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和联合组(31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Th17 和Treg细胞百分率、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功能、改良梅奥评分(Mayo评分)、UC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IL-6)水平、IL-17 水平均下降,IL-10 水平升高,且联合组上述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Th17 细胞、Th17/Treg百分率下降,Treg细胞百分率升高,且联合组Th17、Treg细胞及Th17/Treg百分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上述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LA)、内毒素(ET)水平、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上述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Mayo评分、UCEIS评分均下降,且联合组上述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UC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改善UC的临床症状和肠道屏障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的表达,纠正Th17/Treg平衡有关.

    炎症因子Th17Treg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自拟丁沉扶正汤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明芳余燕子雷空空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自拟丁沉扶正汤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6月~2023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腔镜结肠癌患者共 64 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n=30)和观察组(n=34),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吗丁啉,观察组加用自拟丁沉扶正汤,比较两组术后指标、中医症状证候积分、胃肠功能指标[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抑胃肽(GIP)]、胃肠黏膜屏障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tic acid,D-Lac)、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血清GAS、GIP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两组血清MTL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D-Lac、DAO、IFABP 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肠胃功能障碍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生率 26.67%高于常规组 5.88%(P<0.05).结论:自拟丁沉扶正汤能够促进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解腹痛等症状,调整肠道激素水平,降低黏膜屏障指标评分,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肠癌腹腔镜手术自拟丁沉扶正汤肠胃功能肠胃黏膜屏障

    增液承气汤口服联合苦参汤熏洗对混合痔术后疼痛肿胀、胃肠功能恢复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曾子荣陆正明罗祖平吕生辉...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增液承气汤口服联合苦参汤熏洗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肿胀、胃肠功能恢复以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 年 11 月~2023 年 12 月于本院肛肠科开展混合痔手术的 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术后仅予以常规静脉滴注氯诺昔康注射液及苦参汤熏洗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增液承气汤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 2 周并保持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肿胀程度、胃肠道功能、住院指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坠胀感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肛周疼痛肿胀视觉模拟(VAS)评分、整体疼痛评估量表(GPS)评分、中文版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均降低,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指标比较,联合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坠胀感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态比较,联合组术后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中医证候量表(TCM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比较,联合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C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增液承气汤口服联合苦参汤熏洗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肛周疼痛肿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创面愈合,缓解肛门坠胀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舒适度,改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增液承气汤苦参汤熏洗混合痔疼痛肿胀胃肠功能

    加味小柴胡汤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明令周为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加味小柴胡汤在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综合症状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于 2020 年 10 月~2022 年 9 月共选取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92 例.按照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采取标准术后治疗,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使用加味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症状缓解时间(肝区疼痛、发热、便秘、恶心、呕吐)、治疗效果、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指标(AST、γ-GT、ALT、ALP、TBil)、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调节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症状干扰程度[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MDASI)评分、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上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症状缓解时间上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中医证候评分和AST、γ-GT、ALT、TBil水平上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bFGF、MMP-9、VEGF水平上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MDASI评分上低于对照组,在KPS评分上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能有效缩短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肝功能,并减少血管新生相关因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TACE术后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加味小柴胡汤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临床疗效

    七味止痢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大便性状及菌群的影响

    刘燕左小荣王春艳王毅...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七味止痢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腹泻患者大便性状及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106 例LC术后腹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七味止痢散.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大便性状、大便频率、肠道菌群、胃肠激素、炎症因子、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33%(50/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及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 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味止痢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LC术后腹泻的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大便性状,降低大便频率,调节肠道菌群及胃肠激素,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七味止痢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腹泻大便性状肠道菌群

    大黄赤芍汤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机制

    李福祥谢传星严晓璐李凌青...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大黄赤芍汤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收治的115 例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 例和观察组58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大黄赤芍汤治疗.比较两组肝纤四项、肝弹性值、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肝功能指标、肝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的差异,并统计两组疗效和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治疗前,肝纤四项、肝弹性值、肠黏膜屏障及肝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Ⅳ-C)、肝弹性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观察组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均较前下降,而对照组LN、PⅢP、内毒素、DA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纤四项、肝弹性值、肠黏膜屏障及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超声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肝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 53 例(91.3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 44 例(7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后出现 3 例腹泻,对照组发生 1 例头晕,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大黄赤芍汤治疗肝纤维化可调节胃肠道功能,降低肝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和肝脏弹性,整体疗效较好.

    大黄赤芍汤肝纤维化肝纤四项肠黏膜屏障功能疗效

    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

    赵纯刘政李静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手法操作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22 年 3 月~2023 年 9 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 46 例,采取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复位后 6 月测量腕关节桡骨高度、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采用Gartland-Welley评估量表评价腕关节功能,记录患者压疮、张力性水泡、皮肤红疹、骨折不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压迫性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复位后即刻测量桡骨高度为 10.71±2.25mm,桡骨掌倾角为 12.84±3.63°,桡骨尺偏角为 22.47±4.31°,均较复位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 6 月患者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总分显著低于复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观评价、客观评价、残余畸形、并发症得分四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复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Gartland-Welley评分结果:优39 例,良7 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郑氏手法整复结合夹板中立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具有复位成功率高、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骨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