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
时代报告

半月刊

时代报告/Journal Time Re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型高校广编专业课程的美育教学改革探究

    段文婧王娇雪张昭谞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是应用型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落实好"大美育"课堂,做到"以真育人、以情化人、以思启智、以和动人"是当前高校美育工作的要点.文章通过探析美育视域下广编专业课程的教育现状,从转变理念、完善育人机制、强化教师美育能力等方面提出美育教学的改革方法和路径.

    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美育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视域下新疆高职语文课程育人实践研究

    张佳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及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部分,职业教育是连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桥梁,它与国家的未来及每个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因此,国家极为注重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视其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无限,责任重大.而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育不仅是基础学科教学的一部分,更是核心素养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抓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立德树人高职语文育人实践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扬安琪王卓何小雪...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彰显了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趋势.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在产业学院建设上各具特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产业学院尤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不仅为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还指出了未来需进一步深化的实践方向,包括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校地合作等.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强化产业教育主体作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等保障措施.这些对于推动产教融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文化自信视角下地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程的路径探究

    朱丽云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底蕴,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心、推动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高职语文课程中,地域文化的融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探讨了文化自信的意义与内涵,分析了高职语文教育的特点与现状,并详细剖析了地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程的必要性,提出了推动地域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文化自信地域文化高职语文课程

    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高等艺术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

    邢强李赤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艺术院校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多重优势,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而且有助于提升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预见性,同时还可以促进艺术教学资源的共享.结合现实情况来看,高等艺术院校应在明确建设思路与总体框架的前提下,精心打造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大数据素养培育机制、信息化基础条件提升机制、教学管理与服务创新机制,以及协同管理与合作机制等保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越的艺术教学环境.

    大数据高等艺术院校教育信息化

    高校不同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特点与影响

    张宇娇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高校不同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特点与要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形体训练课程对专业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研究不同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揭示了形体训练课程在提升专业素养、塑造职业形象、增强职业发展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形体训练课程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形体训练课程专业发展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

    美育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探究

    吴宗烨曹青山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始终是社会及高校关注的焦点,其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及社会发展的进程.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形式,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凭借艺术作品本身的治愈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美育教学的特征,以及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意义,深入分析美育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融合的作用,并提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路径.

    美育大学生积极心理

    民族声乐演唱教学研究

    张雨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声乐在传承与发展中国音乐文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认识民族声乐的独特性,在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以促进民族声乐的蓬勃发展.文章从民族声乐演唱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并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声乐演唱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声乐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高校民族声乐演唱教学

    论高校钢琴教学中良好演奏心理的培养

    杨羽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演奏是人在特定环境下参与的集思维、经验、运动为一体的复杂而高级的思维与行为过程,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在演奏期间演奏者的心理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是多种心理要素协调活动的体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演奏的基础.在表演期间,演奏技能与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时候,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奏效果的好坏.而在高校钢琴课的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演奏技法的传授,对演奏心理的培养较为忽视.因此,文章基于教学实践,结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对钢琴演奏期间出现的众多心理因素展开深层次的探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演奏心理,以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钢琴演奏艺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也提升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钢琴演奏演奏心理心理调控

    "大思政"背景下中国民间艺术融入高职学前教育研究

    郑丽君刘湃黄娜宋宝华...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围绕"大思政"背景下的中国民间艺术教育展开研究,探讨了中国民歌和民间舞蹈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及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陕北秧歌的背景、特点以及具体教学案例,深入探讨了民间艺术教育与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国家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

    "大思政"学前教育中国民间艺术民族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