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
时代报告

半月刊

时代报告/Journal Time Re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

    袁媛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文章首先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之后结合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创新教育理论,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具体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研究

    陈娴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不仅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文章将围绕"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分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特殊意义,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协同机制,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红色视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

    黎群笑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作为红色资源视觉载体的红色视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多重意义。红色视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实现新科技与课程的融合,有利于消除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不良部分,有利于改善当下大学生红色基因淡化的问题,红色视频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方向一致,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对红色视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进行探析。

    红色视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教学效果

    产学研协同创新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李千柏婧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教育不仅能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政修养,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推进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目前,思政教育已然成为高校育人的重中之重,如何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成为教育人员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全新的教育模式,将其引进思政教育,既能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也能培养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文章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路径。

    高校思政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

    广东"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

    邹春梅蒋一娴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鉴于目前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供给不平衡、建设不足等实际问题,文章基于广东"百千万工程"这一背景,从价值引领、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乡村需求、师生成长五个维度,以G理工学院为案例探讨协同模式,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模式探索,提供路径选择。

    "百千万工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探究

    贾凯崴岳曈曈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能够促使大学生自身人文关怀理念不断得到强化。高校思政课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使大学生的思想卓越高尚。同时,高校不应忽视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为国家培养敢于担当、怀揣国家、拥有丰厚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文章旨在深入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深刻内核,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现路径

    实践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探索

    张心遥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导向型教学模式可深化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结合力度,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以实践为导向开展思政课教学,既是增强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根本,也是促进学生自我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关键。高校应从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平台等维度探索实践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支撑作用。

    实践导向思政课教学改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互动分析

    梁晓健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既需要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又需要提升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只有深入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优化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创新能力。文章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与发展现状,并对二者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互动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开展路径研究

    阿丽也·吾买尔梁孝娟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开展路径进行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互联网+"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王储吕志刚李晓艳许韫韬...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不仅意味着教育理念的全面转变,更意味着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全方位改革。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执行者,对"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从必要性入手,对"课程思政"视域下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应该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专业培训、优化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入手,实现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课程思政"高校教师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