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报告
时代报告

半月刊

时代报告/Journal Time Re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

    赵云陈柯依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以及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高校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有机补充,可以为培养学生提供更直观、更具体的方式。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融合,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要求,也是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本质要求。

    红色文化思政课实践教学

    新媒体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研究

    惠秦贴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路人,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由此可见,辅导员使用正确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方式时,应注意扬长避短,避开新媒体技术对辅导员领导力的削弱,减少或者杜绝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思维的冲击。高校辅导员应发扬新媒体传播广泛、互动性和共享性强的特点,将新媒体时代下涌入的不同的文化和观点进行整理,摒弃其中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信息,用正向的信息和观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新媒体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四步法——以高校专职辅导员为例

    付强周玉成马继涛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关键力量。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高校专职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对象。随着各级部门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关注,以及工作对象的多样化和需求的个性化,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已逐渐暴露出理念相对滞后、形式较为单一、供给短缺匮乏等现实问题。基于此,以高校专职辅导员为例,探索构建"望闻问切"四步法,加强党建引领,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聚焦到立德树人上、核心回归到教师主体上、角色定位到服务教师上、目标统一到教师发展上。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专职辅导员

    大数据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及应用——以实践观的角度

    孔如歌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许多实践的观点,其中提出的有关实践的哲学观点,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本体论哲学思想,确立了新的实践观点和以实践为核心理念的思维方式。这种科学的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主体对客体单向灌输式的教育,而是主客体通过一定中介双向交互,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双向提升的教育。目前教育数字化趋势明显,大数据中介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工具。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好好利用大数据这一中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受教育者获得感和自身的教学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中介大数据

    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理与路

    彭剑勇朱艳琴邓永禄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行专题教学,是有力应对新疆高校特殊外部环境、缓解学时有限与内容丰富的矛盾和实现教材体系向学生认知信仰体系转化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实施过程必须树立坚持必要灌输、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坚持立足新疆实际的理念。专题的设计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又要融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专题的组织一般采取"集体备课,分工负责,统一讲授"的方式,教师讲好教学专题就要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专题教学的考核归根结底以是否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为衡量标准。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三重向度

    李旻泽赵越刘宇薇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确立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的建设新目标,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体计划,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任何特定的社会阶段都与该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和诠释。新时代是党领导人民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能够继往开来,必须将培育时代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基于此,文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价值向度、内涵向度、实践向度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党的二十大新时代时代新人三重向度

    "对分课堂"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陈东丁丽萍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在高校教学中承担着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任,是高等教育中的基础课程。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满足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综合能力亟待加强、课程考核标准有待完善等,这些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为应对这些困境,文章提出以下措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强化学生思政课学习动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进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思政课教学有序进行。以期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对分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学

    以"大思政课"优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究

    刘尧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以"大思政课"优化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是深入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思政教育工作实效的迫切要求,更是促进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然而,部分高校在这项工作中还面临着校地联合育人制度有待完善、实践教学的知行结合不够密切、欠缺实践教学长效保障制度、实践教学协同特色尚需增强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此,应深化校地联动,完善系统设计,优化实践教学课程,并以第二课堂保障"大思政课"的建设,重视内涵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大思政课"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红色美术作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

    郭瑶月郝艳君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作用,需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守正创新是其根本宗旨,一方面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性、价值引领性和学科理论性,另一方面需要探索多种途径不断推动教学形式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永葆其生机与活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美术作品守正创新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徐婧雯刘妍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余年艰苦奋斗积累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思政课堂的重要资源和重点教学内容。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内驱力,在坚持正确党史学习教育原则的基础上,高校思政课应该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以及培养党史学习教育专业队伍,从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助力培养党和国家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党史学习教育高校思政课历史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