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赵锡平

季刊

1671-3559

sdjc@ujn.edu.cn

0531-82765454

250022

济南市济微路106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济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季刊。 2009年成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8年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07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4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投稿请注册在线提交. 本刊用稿优先排队原则: 1.优先刊用基金文章(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优先不分校内外。 2.无基金或低于省部级课题的文章,校内文章优先。 3.无基金课题的校内文章,教师优先。 4.教学研究和非基金校外文章,请投增刊。 欢迎校外作者将基金课题文章投向我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东省巨野县浅层地下水咸化特征及成因

    冯国伟刘本华徐晶徐聪...
    257-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形成原因,在山东省巨野县采集 20 组浅层地下水样品,采用数理统计、Durov图、主成分分析、离子比值以及矿物饱和指数等方法,对地下水样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该地区地下水咸化特征及产生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总体呈弱碱性,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为1 680~14 000 mg/L,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分为SO4·Cl-Na·Mg、HCO3·SO4·Cl-Na·Ca·Mg、HCO3·SO4-Na·Mg以及HCO3·SO4·Cl-Na·Mg型;浅层地下水的咸化程度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水中离子主要来自硅酸盐、岩盐矿物的溶解,钾盐、石膏、岩盐、硬石膏是溶解性总固体的主要来源,造成研究区地下水咸化的最主要矿物是钾盐、岩盐.

    浅层地下水咸化溶解性总固体矿物饱和指数

    黄河口国家公园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王碧莹李振函李海岗赵强...
    26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黄河口国家公园湿地土壤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沿黄河故道东营段、黄河入海口以及沿海处共设 20 个采样点进行土壤采集,对铅、镉、铬、铜、锌、镍、汞、砷8 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并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土壤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铅、镉、铬、铜、锌、镍、汞、砷元素的质量比分别为 16.4、0.11、57.3、14.0、46.9、20.0、0.014、7.71 mg/kg,均符合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要求;研究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 0.57,地累积指数为-0.23,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 65.54,表明研究区属于无污染土壤,存在轻微潜在生态风险.

    土壤污染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评价黄河口国家公园

    基于公平-经济-减排的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

    刘稀琛张晓东
    274-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水资源分配中的公平、经济和可持续问题,提出一种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小区域总污水排放量;以青海省龙羊峡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以区域系统经济效益、各用水分区的配水满意度最大化和区域污水排放总量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探究区域的最佳配水方案;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设定较高、较低 2 个不同可用水量水平,探究在用水分区不同最低配水满意度下配水方案的变化.结果表明: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生成的配水方案经济效益最高可提升约2.57×1010 元,污水排放量最高可减少约 1.8×107 t;该模型在提高经济效益和分配公平性的同时促进污水减排,实现减排和经济效益之间的权衡,为区域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配置和规划提供经济、有效的决策支持.

    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线性规划配水满意度经济效益污水排放

    济南泉域岩溶含水介质发育特征研究

    王榕臻邢立亭邓兴于苗...
    280-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表征和刻画岩溶介质空隙结构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以济南泉域为例,基于岩心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压汞实验结果和节理裂隙测量等数据,采用图像二值化处理、分形维数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识别济南泉域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特征,分析含水介质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炒米店组、北庵庄组和三山子组a段为岩溶发育程度相对更好的含水层组;炒米店组优势节理集中,岩溶发育优于马家沟群的;炒米店组与三山子组a段的岩溶连通性更优,储水性更好;北庵庄组、三山子组a段的分形维数均明显大于其他层组的,岩溶发育程度分形指数评价均为非常发育;北庵庄组和炒米店组岩石相对溶解度较高,三山子组a段可溶性矿物含量较多,受水流侵蚀更易发育溶蚀裂隙、溶孔或溶洞.

    岩溶发育含水介质特征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形理论济南泉域

    非完全灌溉信息条件下的供水过程模拟及预警

    王慧孔珂李双徐晶...
    28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库进行多目标供水时面临的农业非受控性以及信息不足的多目标协调问题,以济南市锦绣川水库为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以及MIKE 11 软件对水库干渠的随机灌溉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拟合出流量与水位推演公式并划分预警等级.结果表明:拟合出的推演公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随机灌溉时水库干渠沿程的流量和水位关系变化,具有预警推演功能;设置划分的初级、中级和高级 3 个预警等级可用于在实际供水过程中出现供水问题时进行放水方案调整,根据预警等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多目标协调供水预警蒙特卡洛法非完全信息数值模拟

    磁场对短程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赵校宇张凤军孙绍钧孙绍芳...
    295-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磁感应强度对短程硝化系统的影响机制,构建磁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对比磁感应强度对短程硝化过程氮转化的影响规律,并通过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磁场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对短程硝化过程有显著影响,在磁感应强度为 10、15 mT的磁场作用下,氨氮去除率低于无磁场对照组的;在磁感应强度为 5、10 mT的磁场作用下,所构建反应器的亚硝态氮累积率高于无磁场对照组的;磁场对所构建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基因相对含量产生影响,当磁感应强度为5 mT时,OLB8 菌群、亚硝酸盐氧化酶的相对丰度减小,氨单加氧酶和羟胺脱氢酶的相对丰度增大,亚硝态氮累积效果更优.

    磁场短程硝化微生物群落酶活性影响机制

    平原水库藻类生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大伟刘加召房亚南郭亚峰...
    300-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平原水库的水质变化及其对藻类生长繁殖、种群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山东某平原水库为例,通过对水库不同采样点的水质指标、叶绿素a含量、藻类种群变化及水库营养状态的分析,综合评价水库水质状况,总结影响水库藻类生长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水库河流汇入区域及水流缓慢区易出现营养盐等污染物滞留、沉降和富集现象,存在总氮超标风险;各采样点均呈现富营养甚至重度富营养状态;河流入口及部分狭小库区水体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较大,叶绿素a含量也较高;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主要为绿藻和硅藻,其生长繁殖受总磷影响显著,总磷是防止藻华发生的关键控制因素.

    水库藻类生长叶绿素a总氮总磷

    孙祖河橡胶坝喀斯特塌陷特征与演化机制

    刘猛陆海玉朱永峰王帅...
    306-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避免喀斯特塌陷对孙祖河橡胶坝工程项目实施造成威胁,通过野外调查、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现场试验、稳定性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研究区喀斯特塌陷的特征,探讨喀斯特塌陷的成因演化机制,查明喀斯特塌陷的诱发因素,并对研究区喀斯特塌陷的稳定性及其演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目前处于土洞形成阶段,外界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是研究区喀斯特塌陷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具备进一步发展形成喀斯特塌陷的空间条件、物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在进行地下水开采时应控制地下水位最大降深.

    工程地质学喀斯特塌陷土洞水动力条件孙祖河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在水中赋存特征与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高珂辛晓东许伟颖刘红...
    312-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环境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污染日益严峻且难以去除的现状,对水环境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赋存特征与去除技术进行综述,包括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环境行为、生态风险及污染物去除技术等,总结吸附法、超声降解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去除水环境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优缺点,指出未来研究重点是结合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环境行为特点将去除技术进行联合应用.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赋存特征去除技术水环境污染特性

    窄翼缘异形柱-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的抗震性能

    彭晓彤刘小荟高艺源林晨...
    320-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钢结构住宅凸梁、凸柱和抗侧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窄翼缘异形柱-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通过与传统H形钢柱-平钢板剪力墙体系进行对比,确定内嵌波纹钢板布置方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所提出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对所提出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探讨外部框架截面形式与布置方式、波纹钢板厚度与剪跨比等对所提出体系的抗侧承载力、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体系具有较大的抗侧承载力和较强的耗能能力、塑性变形能力,极限抗侧承载力为设计值的 1.73 倍,具备一定的安全储备;横向布置的波纹钢板能有效减小其作用于框架梁柱的荷载;采用十字形异形柱使所提出的体系有更强的塑性变形能力;所提出体系中的异形柱偏肢宜沿剪力墙面内方向布置,内嵌波纹钢板厚度宜取为 3~5 mm,剪跨比宜控制在 1.25左右.

    装配式钢结构剪力墙体系窄翼缘异形柱波纹钢板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