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范存礼

双月刊

1673-7644

xuebao@sdjzu.edu.cn

0531-86367365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季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贯彻“双百方针”,提倡创新求实学风。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为促进建筑类学科发展、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粘结滑移本构模型的托换梁承载特性分析

    贾强董兆君张园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粘结滑移有限元分析是掌握型钢混凝土托换梁变形特性的关键手段。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两种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托换梁荷载-挠度曲线、型钢应变及箍筋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考虑粘结滑移时,托换梁的极限荷载、跨中挠度与试验值差值百分比范围分别为 1。0%~6。8%和 11。3%~24。5%,受剪段中部、梁跨中位置的腹板应变和内、外侧箍筋应变与试验值的差值百分比分别为23。1%、46。4%、15。8%和45。8%;考虑粘结滑移后,托换梁的极限荷载、跨中挠度与试验值差值百分比范围分别为0。7%~4。5%和5。7%~18。2%,受剪段中部、梁跨中位置的腹板应变和内、外侧箍筋应变与试验值的差值百分比分别为2。7%、1。3%、11。6%和27。7%;考虑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型可更准确地模拟梁的承载力和变形。

    型钢混凝土托换梁有限元分析粘结滑移

    考虑SSI效应的带地下室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钟岱辉宋潇然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是带地下室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重要因素。基于模态和动力时程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探究了地下室顶板嵌固、基础顶面嵌固和考虑SSI效应地下室周围土体嵌固等 3 种不同嵌固方式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带地下室RC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明显延长,其中心柱剪力、各层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角均有所减小;基础顶面嵌固模型未考虑SSI效应,其计算结果较为保守;SSI效应对带地下室RC框架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减震影响。

    动力时程分析抗震性能SSI效应地下室等效黏弹性人工边界

    加固后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斜向抗震性能研究

    刘春阳王乐超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的斜向抗震性能是影响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文章设计了 3 种新型约束补强方式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试件,在验证有限元建模方法有效性的基础上模拟了斜向低周往复加载,通过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了试件的斜向抗震性能,并参考相关规范得出了新型约束补强方式十字形柱的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钢筋网格局部加强使试件的斜向峰值位移提高了 7。4%~19。4%;柱端嵌贴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板条会使试件峰值承载力、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约 29。2%~34。2%和 7。5%~22。9%;柱端嵌贴CFRP板使试件斜向峰值承载力、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约 99。9%~105。5%和 17。4%~24。8%。3 种加固方式均可改善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的斜向抗震性能,改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柱端嵌贴CFRP板、柱端嵌贴CFRP板条和钢筋网格局部加强。

    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钢筋网格局部加强型柱端嵌贴CFRP板条柱端嵌贴CFRP板斜向抗震性能

    不同柱失效对T型钢连接子结构抗倒塌性能影响

    陈红谭英华郭玉旭席丰...
    27-3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倒塌会引起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研究结构抗倒塌性能可为结构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文章通过对不同柱失效梁柱子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结构的破坏模式和抗力机制,研究跨度比对角柱失效工况下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柱失效前,其承担的荷载在失效后的小变形阶段将更多地通过与失效柱强轴方向相连的梁传递到边柱,而在失效后的大变形阶段强轴和弱轴方向传递荷载能力相差不大;边柱失效工况下,只在对称方向的梁内产生了悬链线机制;在角柱失效情形,子结构中的梁构件只经历了梁机制作用阶段。比较 3 种柱失效工况,其角柱失效最危险,其原因在于梁构件没有产生悬链线机制;在角柱失效工况下,随着跨度比的增加,梁柱子结构极限承载力逐渐减小。

    连续倒塌T型钢节点不同柱失效跨度比抗力机制

    基于GS-SVR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投资估算预测研究

    高妍方戴小建李利生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投资估算编制模式存在过度依赖定额的现象,随着大量工程造价数据的积累,利用其实现投资估算,以弥补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不足,能够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起到总体控制作用。文章以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为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研究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投资估算问题。结果表明:通过选取影响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投资估算的主要指标,构建基于SVR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投资估算模型,并利用改进的网格搜索法(Grid Search,GS)优化模型参数,得到基于GS-SVR的投资估算预测模型;与传统的线性回归和SVR模型相比,GS-SVR模型表现出更为良好的性能。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支持向量回归机网格搜索法投资估算

    浅圆仓不同运行方式对粮堆通风调温效果影响

    杨开敏杨泰田华王远成...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浅圆仓在粮食储藏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探究垂直通风与径向通风系统不同运行方式的通风降温效果,有助于为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支持。文章以浅圆仓内粮堆(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了 3 种不同风道在正压上行通风和负压下行通风为期 14d的调温过程,获得了粮堆内部的气流和温度分布情况,并对比分析了通风降温速率、均匀性与能耗等。结果表明:各通风方式下均无通风死角,形式差异导致流向与涡团的位置差异;垂直风道正、负压方式下通风 7d后仓内无高温区域,其他两种风道出现高温区域,14 d时各种工况均无高温区域;只有径向风道的负压通风的降温速率与最终温度低于正压通风;径向风道的通风均匀性优于其他两种风道,正压通风的均匀性优于负压通风的;而正压通风的能耗普遍低于负压通风。

    垂直通风径向通风降温通风正负压通风数值模拟

    LBM晶格结构对纳米薄膜超快传热过程影响

    毛煜东刘守宇于明志陈彬剑...
    52-5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快激光加热技术在微纳米器件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超快激光作用在靶体内部的超快传热过程对器件的热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研究了纳米薄膜的超快传热过程,围绕不同晶格结构对比分析了纳米薄膜内部的能量密度分布,探索了薄膜内部的声子输运特性。结果表明:纳米薄膜受到激光加热后,在应用D2Q9 和D2Q5 模型得到的结果中,薄膜内部能量均以"波状"形式传递且整体趋势相同,但D2Q9 模型得到的数值要略低于D2Q5 模型;通过对比应用D1Q3 与D2Q9 模型得到的结果,发现沿薄膜厚度方向上的能量密度差异较大,说明研究纳米薄膜内部超快传热过程时,不能忽略沿薄膜径向传递的能量。

    纳米薄膜超快传热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晶格结构

    微波-水蒸气法再生载亚甲基蓝废活性炭研究

    庄兆意王永民庞健苏红乡...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微波的加热特性和活性炭的吸波性,探索出可行、有效的活性炭再生方法,能增加失效活性炭的重复使用率,节约废水处置经济成本。文章采用微波联合水蒸气法进行再生实验,以亚甲基蓝吸附值作为指标评估再生效果,设立单因素实验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以及蒸气流量对生物炭再生的影响规律,并对原炭、废炭和再生后活性炭开展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再生效果影响最大,且微波功率和蒸气流量越大,再生效果越好,但微波时间不宜过长,在微波功率为 800 W、微波时间为 15 min和蒸气流量为 5 mL/min条件下,再生活性炭的再生率约为 75%;微波加热可使吸附质热解,并且水蒸气可清理炭孔,使活性炭恢复到原有的吸附活性,再生活性炭的效果较好,且成本低,可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废活性炭再生微波

    纤维素基粘结剂对型煤成型的影响研究

    马阳王晋君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粘结剂成分及配比对型煤的成型过程、强度、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冷压成型工艺,改变无机粘结剂、复合纤维素基粘结剂、添加水量的配比,探究了这 3 种因素对颗粒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影响成型的最关键因素是水分添加量,其次是粘结剂的种类及用量;复合纤维素基和无机成分混合后,增强了成型过程中的机械与物理化学结合力,显著增强了颗粒抗压强度;纤维素Ⅰ(8%)+纤维素Ⅱ(16%)+黄陶土(6%)+水分(20%)配比下的型煤冷、热强度分别达到 1 320。16 和132。97 N,其成型最为理想,可以指导工业化应用及理论发展。

    型煤型煤粘结剂成型机理抗压强度

    水热同输管网水力工况分析

    邰传民田贯三雷文君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基于余热利用的水热联供技术对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实现清洁供热和保障安全供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热同输管网作为水热联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具有显著影响。文章基于水热同输原理建立水热同输管网水力计算数学模型,并分析和研究其水力工况。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比降低,回水压线变得较为平缓,中继回水加压泵扬程降低;中继回水加压泵需变频或调速运行调节并使其与回流比相等,以适应回流比的变化;随着回流比降低,回水管富裕压头急剧增大,其输送能耗则快速降低。

    水热同输回流比水力工况变频调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