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科学
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科学

山东省科学院

王英龙

双月刊

1002-4026

sdkx@sdas.org sdkx2@sdas.org

0531-82605310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科院路19号

山东科学/Journal Shandong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科学》是山东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面向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个主要领域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科研成果,是山东省最具知名度的学术期刊之一。 《山东科学》创刊于1984年,原名《山东省科学院院刊》。1989年获得国内统一刊号,同时更名为《山东科学》。2005年,随着期刊的不断发展,《山东科学》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迄今已出版22卷97期,发表论文1400余篇。《山东科学》的办刊宗旨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以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山东科学》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及各省部委基金资助项目予以优先报道,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期刊。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短,优秀论文能够及时刊出。近年来,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文献计量学指标不断提高,在全省、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日益增强,深受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作为山东省科学院主办的唯一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山东科学》有力促进了山东科技界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推动了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山东科学》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国内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为使《山东科学》达到更高的水平,组建了新一届编委会。由4位国内外院士、大学校长担任顾问,37位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博导担任编委,形成强大的科研后盾。编委会指导期刊围绕前沿学科的发展动向,确定选题,有重点地组织稿件,面向几个国内外热点行业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期刊、主办单位的学术知名度。编委会约请国内外学术大家,开设专栏,展开该学科的学术交流、学术争鸣,吸引相关学科科研人员关注该学科的发展动向。《山东科学》依托主办单位的科研优势,可以有力地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并带动全行业的学术交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技术服务。作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科涉及生物、计算机、能源、自动化、激光、新材料、分析测试等诸多领域。可以刊载自然科学几乎所有专业的学术论文。为一些新兴学科、交叉科学、边缘科学论文的发表提供了很好的园地,可以充分表达他们的新论点,开展学术交流。《山东科学》最大的特点,是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还侧重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刊载应用研究领域的论文,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其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山东科学》自创刊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后,还要进一步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促进山东学术界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小波变换与改进时间序列模型的船舶升沉运动预测方法

    刘志臻黄鲁蒙孙亚鹏张颖...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舶升沉运动信号的检测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升沉补偿系统性能,通过对升沉运动进行准确预测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实用性,设计了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具有计算效率高、编程简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解决该模型对非平稳复杂海况和预测时长适应性差的问题,引入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形成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改进自回归的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解变换、重构、子序列预测及预测数据合成实现了对升沉运动的在线多步预测。对平稳随机波形和船舶实测非平稳波形的理论测试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能有效减少由于升沉运动信号检测滞后而引起的海洋升沉补偿系统控制误差。

    海洋工程升沉补偿时间序列预测小波变换

    自诱导漩涡收油器的结构参数优选与除油效果研究

    张芮菡姜乐文王越郝宗睿...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湍急海面溢油回收难度大问题,设计了自诱导漩涡收油器进行溢油收集,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对该设备入流角度和插入深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找到最佳入流角度和插入深度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和油相收集效率。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设备内部的油相体积剩余情况,得出在 20°的入流角度和设备高度三分之一的吸油管插入深度的条件下,该设备能够保持较高的油相分离效率,抑制油水混合,减少油水界面的扩散并减少杂质的混入。在确定最佳结构后,通过改变入流速度来确定设备在不同水面环境下的除油效果。结果表明,入口流速越大,设备汇聚油相的性能更强,除油效果越好。整个收油过程在设备内部进行,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说明该设备能够克服复杂的水面环境来进行收油作业。

    油相分离诱导漩涡参数优选数值模拟油相分布

    绿原酸分子印迹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及其识别性能研究

    王尤胆纪文华王晓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绿原酸为模板分子,筛选醛/胺缩合反应单体制备了对绿原酸同骨架分子有较好选择识别性的分子印迹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等温吸附实验证明,与空白印迹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相比,印迹共价有机框架对绿原酸的吸附效果更佳,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实验中,印迹共价有机框架能快速吸附绿原酸,15 min即能达到平衡吸附量的 97。1%。选择性实验中,印迹共价有机框架对绿原酸同骨架分子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对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较差的选择识别性,而空白印迹共价有机框架则无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共价有机框架有作为高选择性材料在高极性环境中选择性分离富集绿原酸同骨架分子的潜能。

    分子印迹共价有机框架绿原酸识别性能

    基于多糖及熵权-TOPSIS的灵芝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杨志城孙彩虹叶冠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糖及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建立灵芝药材综合定量评价模型,为灵芝药材质量评价及优选最佳批次提供参考。首先测定同产地多批次灵芝药材粗多糖得率、糖组成、总糖含量、蛋白含量和糖醛酸含量,其次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最后采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不同批次灵芝粗多糖得率质量并建立优选标准。根据各批次灵芝粗多糖得率、成分含量检测及聚类热图分析得出不同批次间灵芝药材粗多糖得率、总糖、糖醛酸含量差异较大,糖组成、蛋白含量差异相对较小,灵芝药材粗多糖得率及内在指标与基源无关联。熵权法赋权分析计算粗多糖得率权重系数最大为23。68%,其次为总糖 21。35%及糖醛酸含量 13。24%。TOPSIS排序结果及分组显示,栽培灵芝子实体、赤灵芝多糖综合评分较优。综上,同产地不同批次间灵芝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熵权-TOPSIS法可实现对灵芝多糖提取物药材来源快速、高效且准确的优选,在生产和质量全面评价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可为其他中药材或饮片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灵芝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聚类分析质量评价粗多糖得率糖组成糖醛酸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西洋参抗衰老的作用机制

    范伟沈川琳张轩铭杜兴硕...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西洋参抗衰老的潜在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利用斑马鱼衰老模型评价西洋参的抗衰老活性;使用数据库筛选出西洋参活性成分及其与抗衰老相关的潜在靶点,并绘制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验证。SA-β-Gal染色结果表明西洋参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活性。数据库筛选出西洋参活性成分 11 个,抗衰老的潜在核心靶点AKT1、STAT3、JUN等53 个。GO和KEGG分析的结果显示西洋参的抗衰老作用可能涉及对外源刺激的反应、凋亡过程负向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有效成分polyacetylene PQ-2和PQ-2与关键靶点结合紧密,AKT1 和HRAS与多种成分结合紧密。西洋参可能通过polyacetylene PQ-2和PQ-2等多种成分作用于AKT1、HRAS、MAPK1 等多个靶点,进而通过调节内分泌抵抗、ErbB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发挥抗衰老作用,为西洋参在抗衰老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西洋参抗衰老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斑马鱼模型

    基于PI3K/AKT/Gsk-3β通路研究山药多糖对运动疲劳小鼠的影响

    曾婷杨然李庆军宫亚楠...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山药多糖(Dioscorea opposita Thunb。polysaccharides,DTPs)对运动疲劳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力竭游泳结合疲劳转棒方法建立小鼠运动疲劳模型,分析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体重变化、疲劳代谢产物积累、相关酶活力水平、肝脏组织结构和肌肝糖原变化。结果表明:山药多糖能显著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减轻小鼠体重下降和肝脏损伤,显著降低血清乳酸(LD)、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并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肌糖原(MuG)和肝糖原(LG)含量,同时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此外,给药组显著上调骨骼肌中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mRNA表达、显著降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Gsk-3β)的表达。综上,山药多糖能减少代谢产物积累、通过调节PI3K/AKT/Gsk-3β通路促进糖原合成来改善运动疲劳。

    山药多糖抗运动疲劳力竭游泳PI3K/AKT/Gsk-3β通路

    桂花精酿啤酒工艺研究与品质分析

    郝倩孟德文吕媛战航山...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酿啤酒因具有高麦汁浓度、高酒精度、高酒花苦味等特有风味及口感,成为近些年来啤酒企业关注的焦点。桂花香气舒适浓郁,香氛中富含大量的活性健康成分。因此,探究不同桂花添加量对精酿啤酒产生的品质差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理化指标检测、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感官评价结果确定桂花精酿啤酒的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桂花添加量影响精酿啤酒的挥发性成分,其与精酿啤酒的酒精度、浓度、酸度等理化指标成正比,和发酵度成反比。桂花精酿啤酒挥发性成分主要以醇类和酯类为主,具有醇厚浓郁香气。桂花添加量为 0。6%时所制得的桂花精酿啤酒泡沫丰富细腻、持久,酒体爽口、入口纯正,酒体协调,无异香、异味,具有桂花的典型性香气。

    桂花精酿啤酒发酵工艺香气成分

    常用双极板焊接工艺及其接头组织性能对比研究

    侯东旭殷子强任远马新强...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适合于金属双极板的焊接方式,采用激光焊、真空扩散焊、钎焊、超声波焊 4 种常见双极板焊接方式对 0。1 mm 316L不锈钢进行了焊接。通过使用CHI-604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 4 种焊接接头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比较了 4 种接头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结合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分析了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发现真空扩散焊接头以及激光焊接头的抗腐蚀能力较强,超声波焊接头与钎焊接头抗腐蚀能力较弱。使用激光光谱共聚焦显微镜测量了 4 种焊接试样的焊后变形量,在夹具作用下,激光焊试样变形量相较于其他试样变形量较小。将 4 种焊接方式在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焊接时间、焊接工艺进行了比较。经过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激光焊接为这 4 种常见金属双极板焊接方式的最佳选择。

    激光焊接钎焊真空扩散焊超声波焊316L不锈钢电化学腐蚀焊后变形量

    新型本征二维GeO2对SF6分解气体的吸附及电子特性研究

    杨乐孙婉婉丁立顺曾闻天...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氟化硫(SF6)因其优异的绝缘特性,在高压绝缘设备中广泛应用。高压绝缘设备在长期运行中会面临绝缘老化的问题,这会降低能源电力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局部放电发生时,SF6在高压和高温环境下会分解产生多种组分,如二氧化硫(SO2)、硫酰氟(SO2 F2)、氟化氢(HF)、硫化氢(H2S)等。基于第一性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二维半导体本征二氧化锗(GeO2)单分子层材料,对SF6的分解气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单层本征GeO2分子层在吸附过程中具备理想的电荷转移量和功函数。通过新型二维GeO2半导体气敏材料检测SF6气体中的分解组分,可以及时了解高压绝缘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绝缘老化程度,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密度泛函理论吸附机制GeO2SF6分解气体电子特性

    邻苯二甲腈树脂研究及应用进展

    朱光来于一涛刘强刘海明...
    8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邻苯二甲腈树脂是一类新型的耐高温热固性树脂体系,因其具有优异的热氧稳定性、阻燃性、力学性能、低膨胀系数、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改善其工艺性并满足严苛的环境性能需求,国内外针对邻苯二甲腈树脂体系开展了大量改性研究工作。从分子结构设计、固化方式、固化机理及其在电子领域和粘接领域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邻苯二甲腈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邻苯二甲腈作为新型特种功能树脂材料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展望,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邻苯二甲腈树脂分子结构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