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林业科技
山东林业科技

姜岳忠

双月刊

1002-2724

sdlykjbjb@163.com

0531-88557775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42号

山东林业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山东省林科院和山东林学会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林木种苗、造林、育种、森林经营、经理、林木保护、经济林、园林绿化、森林生态、林产品加工等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花岗岩山坡A—C结构土壤下典型植被优先流发育特征研究

    曾敏杨倩吴元芝王月月...
    1-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石山区A—C结构土壤条件下土薄石多,不同植被条件下优先流发育的是否受到土壤厚度、石砾含量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染色示踪法与图像处理技术,对鲁中南花岗岩山坡2种土层厚度条件下的黑松林、刺槐林(土层厚度约为40 cm)和板栗林(土壤厚度约为80 cm)优先流染色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被覆盖下基质流发育深度和最大入渗深度非均匀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土层较厚的板栗林最大入渗深度、优先流比、长度指数均明显较高(P<0.05),因此土层较厚条件下优先流发育程度较高.根长密度、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石砾含量,是影响各植被条件下优先流路径选择的重要因素,但土壤物理性质和根系的剖面分布变化是影响不同植被条件下优先流发育差异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土石山区优先流产流机制.

    优先流染色示踪染色面积比土壤厚度植被类型

    基于GIS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生态敏感性评价

    杨泽鹏李惠芳卢福山杨华...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地质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水资源敏感性、植被敏感性、人类干扰敏感性5个指标层方面考虑,在指标层基础上细化为15个影响因子,构建红河州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研究区不同的评价因子划分为不敏感、低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5个等级,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对研究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红河州综合生态敏感性程度较高,超过一半以上的区域属于中度及以上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县市山区和流域周围.其中极度敏感区占州域面积8.65%,大部分分布于红河州南部县市;高度敏感区占州域面积20.93%,以极度敏感区缓冲带的格局分布;中度敏感区占州域面积28.96%,均匀分布于州域内各县市;低敏感区占州域面积25.94%,主要集中于北部县市;不敏感占州域面积15.52%,主要成片分布于北部县市.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红河州的现状,对不同的敏感区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土地利用策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生态敏感性层次分析法GIS

    福建海岛桃金娘叶功能性状及其对环境的响应

    黄阿青温清燕钱志军陈颖...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的叶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海岛桃金娘灌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以福建省沿海的东山岛、粗芦岛、目屿岛、西洛岛的桃金娘为对象,通过测定桃金娘9项叶功能性状及17项环境因子,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桃金娘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桃金娘的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0.94%~16.93%,其中叶磷含量变异幅度最大(16.93%),叶碳含量变异幅度最小(0.94%),整体上桃金娘叶功能性状相对保持稳定.桃金娘叶功能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各功能性状间关系紧密.冗余分析发现,福建海岛桃金娘的叶功能性状主要受土壤全钾、土壤全氮、风速、年均温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桃金娘的叶片可以通过一定的性状变异和组合来较好地适应海岛恶劣的环境.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桃金娘对各种海岛环境的反应特征,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策略,这将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桃金娘野生种质资源以及维护海岛植被提供重要的参考.

    福建海岛桃金娘叶功能性状环境因子

    氮磷钾配施对接骨木无性系果实产量的影响

    李庆华姚俊修王因花任飞...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接骨木果实产量的影响,采用"3414"完全施肥方案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不同配比施肥处理下接骨木的果实产量.结果表明,氮磷钾的合理配施能不同程度提高接骨木果实产量,其中N2P2K2施肥处理下的产量最高,单株产量达2.63 kg.氮、磷、钾3种元素对接骨木产量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表现为氮钾>磷钾>氮磷.全肥区的施肥依存度为44.9%,缺钾区施肥依存度为33.78%,说明钾肥对接骨木果实产量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指导和规范接骨木的施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接骨木配比施肥"3414"产量

    黄河三角洲柽柳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王霞杜振宇董爱新马丙尧...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滨海盐碱区柽柳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3 a、8 a、12 a)柽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毗邻的无林地(CK)为对照,研究了林龄变化对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DOC、MBC、EOC)、惰性有机碳(ROC)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能够影响不同土层SOC及其组分含量,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林龄对SOC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一致,均表现为12 a>8 a>3 a>CK,其中3种林龄SOC平均含量(0-60 cm)较CK分别增加23.95%、46.38%和111.03%,DOC、MBC和EOC平均含量则以12 a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127.06%、68.99%和78.49%,明显高于其它林龄,而ROC分别为CK的1.22倍、1.59倍和1.87倍,增加显著;不同林龄0-20 cm表层SOC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层(P<0.05),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除3 a、12 a 土层20-40 cm与40-60 cm 土壤MBC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0.05);林龄的增加提高了各层土壤的CPMI,其中以12 a最高、8 a次之,且8 a与12 a提高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SOC及各组分间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土壤EOC、DOC、MBC及ROC碳组分分别解释了 SOC变化的93.50%、83.00%、53.82%和91.89%.综上,在滨海盐碱地区,林龄的延长有利于林地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积累和CPMI的提高.

    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黄河三角洲

    蝴蝶兰组培生产技术研究

    蔡继玲朱学成杨宁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蝴蝶兰观赏和经济价值极高,需求量巨大,开展组培技术探究十分有必要.本试验以'大辣椒''光芒四射''满天红'和'拉丁舞裙'4个蝴蝶兰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从外植体消毒、芽诱导、芽增殖、壮苗培养、驯化等各个阶段进行组培技术研究,探讨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发现,2%H2O2腋芽二次消毒方式初代诱导成功率最高;不同品种增殖培养效果差异很大,增殖培养60 d后增殖3倍数较为适宜.研究为蝴蝶兰规模快繁提供技术参考,对推进蝴蝶兰优质高效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蝴蝶兰组培快繁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郭佳馨王忠诚郭俊军胡学翔...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被覆盖度(FVC)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描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研究城市植被覆盖变化,可以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利用Landsat系列数据,运用像元二分法对2000-2022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遥感影像的近红外和红光波段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上看,22 a绿心区植被覆盖度呈波段增长趋势,不同时间节点上发生植被覆盖度降低变化是由于生产建设活动所造成的.从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空间规划所规定的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控制建设区三类不同管控区域上看,高植被覆盖度地区面积占比为:禁止开发区(78.06%)>限制开发区(19.09%)>控制建设区(2.85%),低植被覆盖度地区的面积占比为:控制建设区(40.57%)>禁止开发区(35.28%)>限制开发区(24.15%).整体而言绿心区植被覆盖明显改善,改善趋势和覆盖变异情况都很稳定,绿心区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规划、健全法规制度、强化监管可有力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的植被改善,将更好地发挥"绿心区"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像元二分法变异系数法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区

    北京水源保护区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初探

    宋焕芝张国宇李文明郝鸿晨...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绿化废弃物外运成本高,增加城市垃圾量和碳排放,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本文结合团城湖调节池实践项目,分析水源保护区不同区域空间、不同月份及不同类型绿化废弃物的产量,对其绿化废弃物收集利用的方法及处理工艺进行探索,实现取之于园、用之于园,生态消纳,保护环境.以期为其他水源保护区探究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流程及方法,提供一定借鉴.

    团城湖调节池工程水源保护区区域空间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法与工艺

    祁连山东端北麓山楂不同品种引种观察和适应性研究

    安万文
    57-6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发展祁连山东端北麓寒地林果产业和提高栽培效益,引入5个山楂品种'集安紫肉'、'古红'、'叶赫'、'大旺'和'双红',定植后统计了不同品种成活率和保存率,盛果期观察了物候期,测定了品质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集安紫肉的单果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和折合产量均最高,分别为8.32 g、7.23%、9.24%、116.56 mg/100 g和6138.45 kg/hm2,栽植成活率和5年后保存率均位居第二,分别为95.01%和93.90%,且萌芽始期较晚,为4月12日,综合效果最优,建议在祁连山东端北麓寒地山楂生产中优先应用.

    寒地山楂品种、观察测定应用

    伊藤杂种牡丹嫁接繁殖试验研究

    张光琴张莹高峰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藤杂种牡丹以其植株健壮、长势旺、抗性强、茎秆挺拔、花色丰富、花型多样而成为花卉的"新宠",为了提高伊藤杂种牡丹的嫁接繁殖效率,本研究进行了采用不同砧木、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绑扎方法的嫁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赤芍根为砧木和'凤丹'为砧木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采用劈接法比采用贴接法嫁接成活率高约5%,采用塑料膜绑扎比采用麻绳绑扎嫁接成活率高约7.5%.使用贴接法嫁接处理的伊藤杂种牡丹成活率最低,使用塑料膜嫁接处理的伊藤杂种牡丹成活率最高.

    伊藤杂种牡丹嫁接砧木绑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