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煤炭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煤炭科技
山东煤炭科技

公茂泉

双月刊

1005-2801

sdmtkj@163.com

0531-85697135;85697134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庄路19号

山东煤炭科技/Journal Shandong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交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的经验,报道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科研设计、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层综放初采高回收技术与顶煤促放效果验证

    张佳伟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虎龙沟煤业采煤工作面初采中存在放顶煤块度大、回收率低等问题,造成煤炭资源浪费严重.根据矿井实际,设计了基于水力压裂技术回收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促放后煤岩破断规律及顶煤运移情况,制定初采阶段水力压裂钻孔方案.结果表明:施工水力压裂钻孔后,煤岩界面形成水力裂隙,与原本存在的天然裂隙共同构成裂隙网格,改善了整体冒放性能;顶煤及基本顶裂隙发育良好,部分顶煤发育成网状裂隙结构;基本顶裂隙长度占裂隙总长的 25%;与相邻的未压裂工作面进行对比,压裂促放后初采阶段顶煤平均回收率提高了 42%,缩短了初次来压步距约 30 m、周期来压步距约 20 m,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支护工作阻力,降低了煤壁片帮与架间漏顶的概率.

    初采回收技术顶煤促放

    采区泵房综掘施工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刘广伟王威威王重阳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采区泵房综合机械化掘进施工难题,进行了一系列施工方法和工艺的改进.首先,优化了采区泵房断面,在保证巷道断面满足使用需求的条件下减小破顶尺寸,以适应综掘机最大截割高度;其次,设计了采区泵房直角拐弯抹角范围,保证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能够顺利进入多拐弯巷道正常施工;再次,在施工过程中对采区泵房直角拐弯处进行了阶段性支护参数优化,避免了支护材料的浪费且保证了支护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最后,设计了除尘风机步进挪移技术方案,减少了采区泵房施工期间除尘风机的挪移次数,保障了除尘效果,加速了巷道的施工进程.通过系统化研究,摆脱了采区泵房综掘施工技术瓶颈,以综合机械化掘进取代了传统放炮掘进,促进了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采区泵房综掘施工施工工艺安全高效开采

    综采工作面预裂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

    麻方成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巷道失修率,对 3301 工作面开展沿空留巷技术,采用"切顶卸压+补强锚索"支护方案,对预裂钻孔的切缝深度、切缝角度、爆破孔装药方式、破坏半径等进行理论计算.根据回采期间工作面不同区域受力状态不同,划分出三个应力区域,采取针对性的补强支护方案.经过观测分析,沿空留巷顶板最大移近量为144 mm、底鼓量为317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405 mm,锚杆拉拔力试验合格率达到81.2%,预裂爆破后的沿空留巷成本降低 645元/m,效果明显.

    综采留巷切顶支护

    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杜显峰黄铜玲杨帆
    16-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井经过 50 余年的开采,资源已濒临枯竭,可利用的储量开采条件差,接续日趋紧张.为了更有效地回收煤炭资源,在 63下06-2 工作面通过旋转开采的方式将边角煤炭资源块段开采出来,运输系统改造前运输巷第一部带式输送机尾与第二部带式输送机头巷道夹角为161°.旋转开采提前制定运输系统改造和巷道加强支护方案,准备好所需材料及设备,掌控好现场调采幅度,解决了机头顺利旋转过渡、机头空顶区和大跨度区域的支护、第二部带式输送机头的撤除及转载机的转弯过渡等一系列难题,实现工作面机头顺利转弯过渡,确保生产安全.

    综采旋转开采大跨度方案

    极近距离破碎软岩下煤层回采巷道控制机理与技术研究

    张婷华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极近距离破碎软岩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难题,建立了下煤层开采回风巷围岩-顶板支护强度耦合力学模型,分析了巷道支护强度对极近距离破碎软岩响应安全阈值,基于双屈服应变硬化有限元模型揭示了柔性网均布分散采空区残余应力控制机理,提出了上煤层开采柔性网铺顶方案和下煤层回采巷道"护表强顶"方案相结合新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层间距为 0.9 m时,回风巷顶板支护强度安全阈值为 0.2 MPa,需优化支护参数;数值模拟表明高强柔性网具有降低应力峰值及影响范围的正向作用,降低幅度分别为19.68%、45.3%;采用新技术体系后,破碎岩石胶结率高,顶板下沉量均小于 50 mm,巷道返修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近距离工作面铺顶注浆锚索围岩控制

    深部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晨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深部破碎围岩巷道大变形及难控制的问题,以兖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43下02 综采工作面轨顺联络巷道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围岩变形监测、钻孔窥视以及矿物成分分析,揭示了巷道围岩破坏原因,并提出了"注浆短锚索+预应力长锚索+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技术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该支护方案的可靠性.现场实践结果表明:采用该支护方案后,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 113.9 mm,两帮最大收敛量为92.2 mm,最大底鼓量为56.7 mm,且巷道顶板1~7 m范围内岩层离层量在13.2 mm以内,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有效保障了巷道的稳定性.

    高应力破碎围岩变形破坏预应力长锚索注浆短锚索

    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过复杂地质构造带的研究

    郭鑫王峰王波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翟镇煤矿11503工作面为15层东翼首采智能化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工作面揭露F19断层(123°∠70°,H=15 m),运输巷揭露F16 断层(136°∠ 70°,H=1.8~2.8 m),存在现场断层落差大、运输巷顶板破碎、重型设备防滑难度大、人员安全站位风险高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理论研究、现场试验、方案优化等方法,制定合理的挑顶方案、炮眼优化方案和运输巷注浆方案以及大型重装设备防滑技术等,实现了工作面与运输巷顶板的稳定及安全高效推采过断层,打眼施工效率提高40%,正规循环提高100%,推进速度保证在1.2 m/d,解决了重型设备防滑及电液控设备防护的技术难题.

    薄煤层智能开采断层注浆

    异形复杂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设计优化

    王东王晖童吕瑞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屯煤矿作为资源枯竭矿井,采煤工作面多数为不规则布置,"刀把型"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除需进行工作面设备对接外,还需将对接侧巷道超前支护设备进行撤除、安装,增加工作面对接时间和安全风险.为减少工作面对接时间及安全风险,在 93下21 工作面优化巷道支护设计和超前支护方案.结果表明,使用单元支架进行超前支护巷道最大变形量仅为 210 mm,能够实现提前 1 d完成工作面对接,为相似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不规则综采对接支护

    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及支护技术研究

    杨清飞曹付华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七五煤业 43下06 工作面运输巷在生产期间断面收敛严重,影响安全生产,采用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煤层倾角下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并获得其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巷道垂直位移量及塑性区破坏面积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加,呈正相关;巷道围岩塑性破坏形态,随煤层倾角的增加,由对称分布状态转化为非对称分布状态,且主要以剪切拉伸破坏为主.采用锚杆、锚索加钢丝网方式进行加强支护,经现场监测,巷道围岩变形在 40 d左右趋于稳定,巷道顶板下沉量>两帮收敛量>底鼓量,其最大位移量分别53 mm、42 mm、40 mm,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提高巷道服务质量.

    煤巷倾角变形支护

    综采工作面废巷封闭技术实践探析

    宋前仁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作面缩面期间存在的通风、防灭火、瓦斯防治以及缩面完成后废巷封闭等问题,以麻家梁矿14104-1 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工作面缩面期间的支护工艺、补巷掘进施工期间的通风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在工作面设备"小搬家"完成后对遗留废巷进行封闭充填及气体置换.废巷共施工有 7 道密闭,整个工作面缩面技措工程累计施工22 d,工作面各类气体均保持在可控范围,工作面CO最高浓度控制在2.4×10-5 以下,南回风大巷瓦斯浓度维持在 0.51%~0.83%之间,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工作面施工缩面、废巷封闭技术工艺后,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了近 397 m,煤炭资源多回收了约 51 万t,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 1.5 亿元.该技术工艺有效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为工作面缩面、设备回撤、矿井采掘接替和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综采废巷封闭充填气体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