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高洪歌

双月刊

1673-6397

iceapp@163.com

0531-82967032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子山西路40号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Jour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ower Plant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办以来,始终遵循“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生产科研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内燃机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准确地对内燃机及其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科研成果、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进行报道,是广大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企业管理人员掌握行业动态、生产经营部门了解市场和发布产品信息、使用及维护服务人员进行经验交流的园地,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T-Power的压电晶体喷油器性能仿真分析

    姜峰王闯陈乾王春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柴油机压电晶体喷油器性能,采用GT-Power建立高压共轨压电晶体喷油器仿真模型,改变模型中压电晶体的材料属性,设置不同电压条件,仿真分析压电晶体执行器的弹性模量、晶体驱动电压对执行器位移、喷油针阀压强、喷油器温度及每循环喷油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压电晶体喷油器弹性模量大于 75 GPa,执行器位移随驱动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喷油器弹性模量大于80 GPa,喷油针阀处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相比弹性模量为 55 GPa,弹性模量为 80 GPa时,压电晶体执行器位移增大 15.6%,喷油器每循环喷油量增加 2.3%.压电晶体喷油器弹性模量为 75~80 GPa,可以提高喷油速率,缩短喷油持续期,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热效率.

    柴油机压电晶体喷油器仿真模型优化分析

    生物柴油-柴油-DEC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喷雾、燃烧与排放性能分析

    赵礼飞祝先标王云鹏
    8-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纹影法观察高压共轨系统下燃料的宏观喷雾特性,在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开展外特性下燃烧和排放试验,分析生物柴油-柴油-碳酸二乙酯(diethyl carbonate,DEC)混合燃料的喷雾、燃烧与排放特性,生物柴油和柴油按体积比为 3:7 混合后的燃料记为B30,DEC和B30 按体积比 2:8 掺混后的燃料记为B30DEC20.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性燃料B30DEC20 的雾化效果明显提升,喷雾形态匀称、饱满,喷雾锥角、喷雾浓度等接近柴油;外特性运行时,燃用B30DEC20 的发动机转矩比燃用柴油低 27.4 N·m,但其热效率比燃用柴油高,转速为 2 400 r/min时,燃用B30DEC20 的发动机热效率比燃用柴油高 1.5%;B30DEC20 的含氧属性使其具有较低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和CO排放,燃用该燃料的发动机PM排放比燃用柴油降低65%~85%,THC排放低于燃用柴油;虽然燃用B30DEC20 发动机的NOx 比排放大于燃用其他燃料,但当发动机转速大于2 400 r/min后,燃用B30DEC20 发动机的NOx 排放低于燃用柴油.

    生物柴油柴油DEC喷雾燃烧排放

    工质R245fa、R1233zd(E)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永胜李致宇张海刚张婕妤...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传统工质R245fa和低全球变暖潜能值工质R1233zd(E)在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中的热力学性能,使用工程方程求解器(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EES)软件建立采用 2 种工质的系统热力学模型,分析不同运行参数下系统热效率和㶲效率.结果表明:与采用R245fa为工质相比,采用R1233zd(E)的系统热效率提高了 12.85%,㶲效率提高了 27.42%;通过调整蒸发器的过热度和冷凝器的过冷度,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热力学性能.

    ORC热力学性能EES工质筛选㶲分析

    低温环境下柴油机冷起动性能试验研究

    吕恩雨余磊朱波贺捷...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柴油机冷起动性能,对某排量为 2.5 L、采用进气加热器预热的柴油机开展环境温度为-30℃极寒条件下的冷起动试验,研究压缩比、节气门开度、预热方式、控制策略等对柴油机冷起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比为 17.0,采用进气加热器时,柴油机加热时间较长,功率消耗大,无法正常起动;增大压缩比和节气门开度,能够提高压缩终了时缸内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改善低温时柴油机的冷起动性能,但效果不佳;采用预热塞预热,柴油机起动迅速,起动时间为 3.95 s,可有效提高柴油机冷起动性能;预热塞和燃油油束的相对距离通常设置为 0.4~2.0 mm.

    柴油机冷起动性能压缩比预热方式控制策略节气门开度

    低压润滑系统对柴油机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田少聪申加伟王超李国祥...
    30-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低压润滑系统对柴油机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影响,以某重型柴油机润滑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测温试验和台架试验分析降低机油压力对活塞温度、主轴瓦温升、机油温升、燃油消耗率等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活塞温度受机油压力和活塞喷嘴流量的影响不明显;机油温升受机油压力的影响较大,降低机油压力导致机油温升增大,机油劣化、结焦风险较高;主轴瓦、连杆大头轴瓦温升均小于设计限值.测温试验结果表明:活塞温度受机油压力影响不大,主轴瓦温升符合设计要求.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常用工作区,机油压力由412 kPa降至240 kPa,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约为0.9 g/(kW·h).在满足柴油机可靠性的前提下应用低压润滑系统可提高经济性.

    润滑系统机油压力燃油经济性附件功耗摩擦功

    重型柴油车NOx排放检测现状及方法

    刘宗昊刘树成刘加昂苗壮...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东省在用重型柴油车为研究对象,调研定期排放检验、遥感监测和远程监控在重型柴油车 NOx 排放监管中的应用现状,采用恒定转速法和自由加速法试验研究重型柴油车的 NOx 排放规律.调研结果表明:定期排放检验和遥感检测 2 种方法测得的车辆 NOx 排放与重型柴油车实际 NOx 排放情况不符,远程监控形式测得的 NOx 排放与实际情况相符.试验结果表明:恒定转速法和自由加速法测得的重型柴油车 NOx 体积分数能够真实反映重型柴油车 NOx 的排放规律,都可用于重型柴油车 NOx 排放的快速检测.

    重型柴油车NOx排放检测方法

    基于流-固耦合的后处理系统热管理仿真分析

    王晓昕黄凯杨泽辰白书战...
    42-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流-固耦合仿真方法,采用流体仿真软件STAR-CCM+建立卡车的整车三维辐射模型,仿真分析高速(车速为 60 km/h)和驻车 2 种工况下后处理系统的流场和温度场,并开展后处理系统的热管理.结果表明:由于车速影响,传热损失增加,后处理系统的温度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在后处理系统增加保温层后,后处理系统固体壁面温度大幅提升,固体壁面最低温度在高速工况提高了 58.83℃,驻车工况下提高了 58.50℃;保温效果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保温效果的提高幅度随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流-固耦合后处理系统热管理

    改进小波阈值函数降低发动机冷试噪声测试仿真

    徐卓王辉杨晓峰吴凡...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发动机冷试测试过程中得到较为精准的传递信号,在分析总结小波降噪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构造一种对发动机冷试测试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改进小波阈值函数,使用MATLAB进行降噪模拟仿真对比分析,并对冷试的柴油机缸盖高速振动信号加噪后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基于改进小波阈值函数的降噪方法效果较好;MATLAB仿真试验中,经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处理后的信号信噪比为26.941 3,均方根误差为 0.525 8;在柴油机降噪仿真试验中,经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处理后的信号信噪比为3.086 8,均方根误差为 2.288 1.改进小波阈值函数降噪方法对柴油机冷试振动信号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小波降噪阈值函数冷试测试故障诊断发动机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曲轴应力分析

    孙军倪培相吕世杰胡玉平...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有限元法对某发动机锻钢曲轴进行多体动力学计算,分析曲轴在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确定曲轴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曲轴的第八曲柄臂与曲柄销过渡圆角处应力最大,为350.0 MPa;当第二主轴承螺栓松动时,第二曲柄臂与曲柄销过渡圆角处应力最大,达 977.4 MPa;第二主轴承螺栓脱落时,第二曲柄臂与曲柄销过渡圆角的最大应力达 995.3 MPa.在主轴承螺栓松动或脱落的情况下,曲轴曲柄销圆角的最大应力远超曲轴材料的屈服强度,曲轴容易在此处产生裂纹并断裂.

    曲轴断裂有限元多体动力学应力

    高强化柴油机铝活塞销孔开裂分析及改进

    李倩王志龙张俊青王世利...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失效机理分析某国六高强化柴油机铝活塞耐久试验中销孔开裂问题,发现活塞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活塞销椭圆变形过大,导致销孔部位水平方向受力较大,疲劳强度不足.通过将活塞销孔由圆柱孔改为椭圆孔、在活塞销孔部位预留空间、将活塞销内孔喇叭口改为通孔等措施对销孔结构进行改进,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改进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并结合销孔疲劳试验和耐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活塞销孔平均负载增加约 6.5%,改进后未出现活塞销孔开裂问题.

    铝活塞销孔开裂有限元试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