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高洪歌

双月刊

1673-6397

iceapp@163.com

0531-82967032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子山西路40号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Jour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ower Plant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办以来,始终遵循“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生产科研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内燃机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准确地对内燃机及其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科研成果、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进行报道,是广大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企业管理人员掌握行业动态、生产经营部门了解市场和发布产品信息、使用及维护服务人员进行经验交流的园地,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柴油机发火顺序及排气管布置组合优化分析

    郑茂勇孙振宇于淼淼董卫涛...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8缸直列双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维仿真模型,研究不同发火顺序及排气管布置组合对柴油机经济性、低速动力性、单缸均匀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定压排气管,发火顺序对柴油机性能影响较小,仅通过优化发火顺序无法大幅度提高柴油机低速经济性和低速动力性;排气管布置和发火顺序组合优化对柴油机性能影响较大,可以在兼顾高速性能及单缸均匀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柴油机低速经济性和低速动力性.

    柴油机发火顺序排气管布置低速动力性单缸均匀性

    内燃机活塞环-缸套摩擦学特性试验研究

    葛畅王福鑫马旋焦博文...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活塞环、缸套小样为试件,在Rtec MFT-5000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活塞环-缸套试件摩擦学特性模拟试验,研究富油润滑条件下,不同载荷、不同往复频率工况下7种不同表面结构试件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缸套表面粗糙度并非越小、越光滑越好,不同的工况应匹配不同的粗糙度,粗糙度匹配合理可减小摩擦副的摩擦因数;不同表面织构对工况变化的响应不同,在适合的工况下合理的织构设计可以减小摩擦和摩擦力波动,不合理的织构设计使摩擦副的润滑情况变差.

    活塞环缸套表面结构摩擦学特性

    举升式汽车加载制动检验台关键技术参数试验研究

    刘元鹏唐向臣崔江伟唐浩轩...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台架试验法试验研究检测汽车制动性能,提出举升式汽车加载制动检验台的安置角及转鼓中心距、安装与举升高度等关键技术参数的指标和技术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转鼓中心距的设计计算以承载重量、车轮直径、安置角为基本依据,对应额定载荷为100、130 kN的转鼓制动台,转鼓中心距分别为450、470 mm,误差均为±10 mm;转鼓加载制动台安装时,转鼓上母线距地水平面高度应为40~45 mm,加载举升高度距地水平面不小于200 mm.该研究可为举升式汽车加载制动台的设计、生产、使用和产品检验提供参考.

    加载制动检测安置角转鼓中心距举升高度

    重型发动机整车热平衡试验分析

    李寒寒董方龙刘井年任利东...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整车热平衡能力,对某重型发动机风扇及冷却系统进行研究,分析风扇、冷却模块及整车布置对热平衡的影响,提出一种评估风扇性能差异的方法,通过优化改进风扇结构及分析整车风路布置的合理性,提高整车的高温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已有的整车热平衡试验数据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计算方法评估其它工况点或其它风扇配置的整车热平衡结果,可将误差控制在4℃以内;优化风扇结构可以改善整车热平衡.该分析可以为研究整车冷却系统提供参考.

    重型发动机风扇冷却模块整车热平衡

    基于模型的柴油机排放预测技术

    钟祥麟于全顺高忠明陈旭...
    27-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柴油机排放预测,利用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试验获取满足柴油机工作范围的稳态试验数据,利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搭建柴油机气缸模型,使用GT-Power软件搭建柴油机的进排气系统模型,将两者耦合搭建柴油机整机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在稳态及瞬态工况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模型的NOx排放预测相对误差为4.1%,瞬态循环工况下模型的NOx排放预测相对误差为1.2%;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柴油机的排放.

    柴油机BP神经网络GT-PowerNOx排放预测瞬态循环

    中型柴油机排气制动性能仿真优化

    刘俊龙陈国强张洋洋韩美莹...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柴油机的辅助制动性能,以某中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GT-Power软件搭建一维热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制动型线和相位变化对发动机制动性能的影响,研究压缩释放(compression release,CR)制动排气门开启相位、排气再循环制动(brake gas recirculation,BGR)排气门开启相位、开启包角以及排气复位等参数变化对发动机制动升功率、进气质量流量和爆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时采用CR制动与BGR可使制动升功率增加约20%;存在CR制动排气门开启最佳相位使制动升功率最大;采用排气门开启复位时制动升功率增加.基于此规律对制动型线优化,优化后的制动型线可使发动机的制动升功率提高5.1 kW/L.

    柴油机压缩释放排气再循环制动性能

    轻型柴油机活塞裙部型线对磨损的影响

    郭金宝陈丽邢小兵周璐璐...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轻型柴油机活塞为研究对象,基于型线设计理论,设计4种活塞裙部型线方案.利用活塞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研究活塞裙部型线对活塞二阶运动和裙部摩擦磨损的影响,并对L4方案的活塞进行耐久试验.结果表明:改变活塞裙部型线可以较好地改善裙部润滑;与L1方案相比,L4方案的活塞裙部最大压力降低了约25.3%,裙部最大累积磨损载荷降低了约32.1%,有效地改善了裙部摩擦磨损问题;耐久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该分析可以为轻型柴油机活塞裙部摩擦磨损提供借鉴.

    活塞裙部型线动力学分析磨损

    柴油机活塞积碳控制技术

    朱杨王洪山许成傅晓磊...
    47-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导致柴油机活塞组积碳的原因,利用预测仿真分析技术,提出活塞润滑油积碳控制技术.结果表明:缸套温度高、活塞温度高和活塞环运动泵油是润滑油在活塞与活塞环摩擦副积碳形成并累积的原因;控制缸套温度、活塞环槽温度及活塞环运动可以避免形成积碳;动力学仿真技术可以精确预测活塞环的运动,为活塞环优化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活塞活塞环积碳温度动力学仿真

    基于大涡模拟的煤粉湍流燃烧研究

    桂莹黄照坤李琳红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开源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程序包OpenFOAM模拟煤粉燃烧特性,运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模拟炉内燃烧情况,研究煤粉颗粒直径对火焰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和试验数据,验证LES及所用模型对气-固两相煤粉湍流射流燃烧模拟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细煤粉燃烧的高温区域更广,火焰中心离喷嘴出口更近,局部温度更高,燃烧更加充分;建立的湍流及燃烧模型可靠有效,可为锅炉、内燃机及其他动力装置中燃烧流动的稳定性研究及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揭示其他复杂的燃烧现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煤粉燃烧湍流LESCFD

    国六轻型量产车辆评估测试方法分析

    姜山高祥姜晓龙张新宇...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中新增车载诊断(on board diagnostics,OBD)系统认证项目——量产车辆评估(production vehicle evaluation,PVE)测试,介绍PVE测试方法及相关要求,分析OBD故障码分类原则和诊断原理,介绍不同故障类别的测试实例,分析PVE J2测试方法及难点,总结故障模拟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熟悉故障诊断原理是故障码分类的基础,根据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和信号类别合理选择故障植入所需设备,结合故障诊断所需边界条件,完成测试.该分析可为行业企业进行PVE测试提供参考.

    OBDPVE模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