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高洪歌

双月刊

1673-6397

iceapp@163.com

0531-82967032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子山西路40号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Jour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ower Plant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办以来,始终遵循“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生产科研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内燃机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准确地对内燃机及其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科研成果、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等进行报道,是广大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企业管理人员掌握行业动态、生产经营部门了解市场和发布产品信息、使用及维护服务人员进行经验交流的园地,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轻型柴油车还原性颗粒捕集器控制策略及排放试验研究

    马标张方戈程晓章汪陈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某轻型柴油车排放达到国六b排放标准,基于国六b轻型车排放标准对柴油机NOx排放要求,制定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颗粒捕集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coat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SDPF)后处理系统技术方案,建立结合前馈模型和反馈控制的SDPF控制策略,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控制参数进行标定,并进行控制策略和排放测试验证.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cycle,WLTC)工况转毂试验结果表明:SDPF化学反应模型的效率与基于NOx传感器的NOx转化效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偏差小于10%,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方案的NOx转化率达到96.1%,所有污染物排放均满足工程目标,该轻型柴油车排放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轻型柴油机SDPF后处理系统控制策略WLTC试验

    基于在线学习的柴油机起动过程NOx排放预测模型

    杜征宇李华杰郭志坤梁永森...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构建准确的柴油机起动过程NOx排放预测模型,分析起动过程瞬态运行特点,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结合起动试验数据选取模型特征,对比自注意力机制模型与标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NOx排放预测效果,发现自注意力机制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且均方根误差较小;对比自注意力机制模型在在线梯度下降算法和FTRL算法2种在线学习的预测效果,发现采用FTRL算法可以使模型在未知工况下获得更好的预测性能;对比自注意力机制模型学习前、后的预测效果,发现学习后的模型均方根误差增大,但预测结果能力良好;对比在线学习模型与全数据训练集离线学习模型预测效果,发现两者的决定系数与均方根误差相差不大,预测效果都较好,但在线学习所用数据量和训练时间分别减少了 68.7%和73.6%,大幅降低了存储和训练成本.采用FTRL算法的自注意力机制模型可减少数据存储和训练资源成本,并实时反馈预测需求.

    柴油机起动过程NOx预测自注意力机制在线学习

    燃气轮机压气机气动性能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何中海刘臻梁吴亚东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精确预测燃气轮机用压气机的气动性能,针对压气机实际工作中频繁出现的偏离设计点的起停工况,采用二维流线曲率法仿真分析不同转速下压气机部件的气动性能;并与搭建的亚音双级压气机试验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维流线曲率法能够较好地预测燃气轮机亚音双级压气机气动特性,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4.5%以内,可以为压气机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流线曲率法亚音速压气机压比等熵效率

    多次预喷射策略对柴油机燃烧噪声的影响

    姜智超许世超郑长亮李戍斌...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柴油机的燃烧噪声,建立台架试验平台,分析一次预喷和二次预喷策略下缸压、压力升高率和噪声的变化规律;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燃烧仿真模型,分析二次预喷策略下,不同预喷角和预喷油量对燃烧噪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一次预喷策略,二次预喷策略的缸压和压力升高率峰值下降,压力升高率最大峰值约降低0.1 MPa/(°),燃烧噪声下降5.2 dB;仿真的缸压和压力升高率与试验结果相近,表明仿真模型精确;第一次预喷曲轴转角为-20°、预喷油量为1.4 mg,第二次预喷曲轴转角为-11°、预喷油量为1.2 mg的喷油策略对应的台架试验燃烧噪声明显低于原始试验噪声.

    柴油机预喷射缸压燃烧噪声GT-Power

    道路坡度对重型车PEMS测试影响试验研究

    郑志强潘晓贾建成田浩宇...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际道路测试和试验室底盘测功机复现试验的方法,研究道路坡度对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测试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道路坡度直接影响发动机负载状态,从而影响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比油耗和CO2比排放与车辆是否处于坡路行驶无直接关联,基于里程的油耗评估无法全面反映车辆的能效水平;NOx排放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坡可能因排温下降而降低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效率,导致排放升高,也可能因发动机功耗降低而减少NOx排放.道路坡度是评估重型车辆实际道路排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坡度重型车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油耗NOx排放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柴油机爆发压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赵强孙楠楠王晓艳贾德民...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柴油机的可靠性和标定工作效率,以某柴油机为试验对象,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最低油耗工况下喷油压力、喷油时刻、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阀开度3个因素对发动机爆发压力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极差与方差分析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喷油压力由120 MPa增大到140 MPa,爆发压力增大1.04 MPa;提前角由上止点前曲轴转角8°增加到10°,爆发压力增大1.68 MPa;EGR阀开度由50%降低到30%,爆发压力增大0.55 MPa.3个因素对爆发压力的影响敏感性顺序为:喷油时刻、喷油压力、EGR阀开度.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喷油压力喷油时刻EGR阀开度爆发压力因素敏感性

    基于硫示踪法机油消耗的试验研究

    程传辉王树青徐政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检测汽油机机油消耗与排放中粒子数量(particle number,PN)的关系,采用硫示踪法对增压直喷汽油机进行稳态和瞬态工况机油消耗试验研究,并采用不同弹力的活塞环组进行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机油消耗及PN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硫示踪法与传统称质量法机油消耗率的相关系数为0.93,一致性良好;机油消耗率随发动机转矩和转速增加逐渐升高,额定功率时达到最大;瞬态工况的机油消耗与发动机初始工况、转速变化率、转矩变化率有关,转矩变化率、转速变化率越大,机油消耗率和PN峰值越高;WLTC工况下,高弹力活塞环组可降低机油消耗率和PN;机油消耗率与PN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直喷汽油发动机瞬态工况机油消耗硫示踪法PN活塞环弹力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边界条件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张佩杰张婷陈忠言吕英波...
    50-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输出性能,基于Thermolib搭建PEMFC系统模型,并搭建PEMFC测试平台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工作压力、气体流量、气体相对湿度、电堆工作温度等工作边界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满足要求;随气体流量、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电池输出性能先升高后降低;随气体相对湿度的增加,电池输出性能逐渐升高;当电池阴、阳极化学计量比分别为1.4、2.0,阴、阳极气体相对湿度均为100%,工作温度为70℃,工作压力为250 kPa时,电池的输出性能较好.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化特性运行参数

    非道路国四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加速耐久试验设计

    李健巍孙志江杨起李嵩...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在精准考核的前提下缩短非道路国四后处理系统可靠性考核的时间,设计加速耐久试验,将后处理系统的加速耐久试验与整车系统的耐久试验相关联,从热应力疲劳和振动疲劳两方面对非道路后处理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加速考核,并以某推土机为例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试验损伤不低于实际工作全寿命损伤,热疲劳和振动疲劳加速试验可以有效缩短验证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非道路国四柴油机后处理系统热疲劳振动疲劳损伤耐久

    自动驾驶技术测试车控制系统设计

    潘驰张志鹏陈忠言刘振革...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车辆自动驾驶测试时的安全性,降低测试成本,设计机械结构、硬件电路及上位机软件,开发一种满足自动驾驶技术测试要求的测试车样机,对测试车进行实地直线和曲线轨迹跟踪试验场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车底盘低、防撞击,可以有效保护被测车辆的安全;测试车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运行轨迹控制、运行状态实时显示、实时通信和数据处理等功能要求;测试车能满足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要求,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轨迹跟踪精度.

    自动驾驶测试车整车控制器上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