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

温孚江

季刊

1000-2324

nongdaxuebao@163.com

0538-8242751

271018

山东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为农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登载农学、园艺、植保、动物科技、林学、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水利及土木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属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被国内外30多家文摘类期刊及数据库收录,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戊糖片球菌HM04发酵对无花果浆主要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李曼马扶强韩思睿范静筱...
    17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工业化利用无花果,研究无花果浆的成分及生物活性经戊糖片球菌HM04(Pediococcus pentosaceus HM04)发酵的动态变化.以纯培养的菌悬液接种灭菌的无花果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等对发酵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等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戊糖片球菌HM04在无花果浆中生长良好,在24h时活菌数能达到6.166×108cfu/g,发酵后葡萄糖、果糖、pH减小,总酸增加,发酵后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下降,琥珀酸、乳酸和乙酸增加,富马酸变化不显著.发酵果浆中除具有无花果的特征香气成分苯甲醛、(E,E)-2,4-壬二烯醛、己醛等醛类和芳樟醇、1-辛烯-3-醇等醇类外,又生成了许多新的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和酸类,赋予了发酵无花果浆独特的风味.发酵后总酚、没食子酸、绿原酸和阿魏酸显著增加,对香豆酸减少,总黄酮、芦丁显著下降,SOD酶活显著增强,相应的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发酵前分别提高23.73%、37.18%和25.01%,总还原力也显著增强.戊糖片球菌HM04展示了较好的发酵无花果浆的特性和能力.

    戊糖片球菌无花果抗氧化

    桃糖转运蛋白基因PpTST2的功能初探

    王宁孟祥光文滨滨和华杰...
    180-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桃糖转运蛋白基因PpTST2在液泡膜糖转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桃品种'2014-9-34'为材料,克隆PpTST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转基因苹果愈伤功能鉴定.结果显示,PpTST2的cDNA序列总长为2 220bp,编码740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蛋白质分子量为78.91 kDa,等电点为4.8,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其具有干旱胁迫、激素响应、光反应和糖响应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PpTST2基因的表达明显受ABA的诱导,在'王林'愈伤组织中过表达PpTST2可以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酵母单杂实验表明转录因子PpABRE1能够激活PpTST2的表达.

    转运蛋白基因表达

    野生藤茶资源的鉴别及指纹图谱评价

    张朝阳马世龙秦邦向班贵...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藤茶资源植物形态、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评价筛选出推荐资源,本研究以收集栽种的13个野生藤茶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比对植物形态特征、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特征斑点、指纹图谱相似度进行鉴别,同时利用指纹图谱比对的10个共有峰,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野生资源均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但不同资源间植物形态、薄层色谱、指纹图谱有所差异;显齿蛇葡萄快速分类检索包含了蛇葡萄属植物分类要点;各资源粉末显微特征差异较小;各资源薄层色谱相应位置斑点基本一致,但颜色深浅有所不同;主成分分析共提取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91.583%,同时建立资源评价模型Z=0.57779Z1+0.21976Z2+0.11827Z3;聚类分析将13个资源聚为4类,类群Ⅲ评分最高,类群Ⅳ评分最低.评价筛选出贵州江口、江西定南、广西三江野生藤茶资源作为推荐资源.

    野生藤茶植物形态指纹图谱

    腐植酸对小麦生长发育的调控研究

    赵晓燕朱先哲吴洪燕赵翔宇...
    19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施两种方法进行大田试验,研究腐植酸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腐植酸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施肥中单施腐植酸显著提高了小麦株高(4.64%)和灌浆期旗叶面积(11.74%);小麦的有效穗数、理论产量、蛋白质相对含量、淀粉相对含量以及穗、茎、旗叶的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 13.39%、12.69%、12.79%、2.24%、9.39%、17.55%、10.62%.土壤施肥中腐植酸配施常规肥处理组的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提高了 15.66%和11.79%;其蛋白质和淀粉相对含量也提高了 2.92%、2.17%.叶面施肥中单施腐植酸可以显著提高蒸腾速率(15.16%)、气孔导度(22.05%)、灌浆期叶面积(11.65%)、蛋白质相对含量(7.61%).此外,腐植酸可以增加生长素积累,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数目增加.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腐植酸的施加可能通过调控生长素合成、光合作用等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

    腐植酸小麦生长发育

    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蒸散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通径分析

    许俊东张心如关钧元王荣英...
    209-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麦区,利用中口径蒸渗仪对冬小麦蒸散ET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通径分析法,确定影响冬小麦农田蒸散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裸地和麦地累积蒸散量分别为136.74mm和326.26 mm,蒸散强度分别为0.59 mm/d和1.41 mm/d.冬小麦越冬期蒸散量最少,仅占全生育期的5.63%,返青期至灌浆期是麦地蒸散量最大的时期,此时期麦地蒸散量为238.77mm,占总蒸散量的73.19%,蒸散强度为2.49 mm/d,相对裸地增加了 2.41倍.各发育期蒸散强度表现为拔节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返青起身期>越冬前>成熟期>越冬期.冬小麦日蒸散量变化规律表现为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型"曲线特征.通径分析表明,平均相对湿度、日辐射辐照度和日照时数对麦地蒸散的影响程度最大,日辐射辐照度与日平均气温对麦地蒸散的直接作用最大.

    冬小麦蒸散量通径分析

    土元壳和卵鞘中甲壳素结构特征与比较分析

    王晓云解加卓孙中涛史庆华...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酸碱法从土元壳和孵化后的卵鞘中分离甲壳素.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对提取的昆虫甲壳素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不同材料来源的甲壳素物理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来源于土元壳的甲壳素与来源于卵鞘的甲壳素物理特性不同.土元壳甲壳素的红外光谱图谱显示酰胺带Ⅰ在1 659和1 628 cm-1处分裂为两个峰,卵鞘的在1 633 cm-1处为单峰;XRD显示土元壳甲壳素具有较强峰,而卵鞘的峰较弱;热重分析显示土元壳甲壳素降解温度高于卵鞘的,这些特征显示土元壳甲壳素具有α-甲壳素特征,卵鞘的则具有β-甲壳素特征.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昆虫甲壳素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土元卵鞘甲壳素结构特征

    养殖盐度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杨帆苗润泽张煜皓刘春娥...
    22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设置15,20,25,30,35和40共6个养殖盐度处理组,对平均湿重2.32±0.2 g的双齿围沙蚕进行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束后测定存活率、增重率、肢体完整率和基本营养成分(粗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等指标.结果表明:各盐度处理组成活率均在80%以上,且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沙蚕体重均为负增长,盐度20和25的2个处理组的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盐度15的处理组(P<0.05),同时显著低于盐度30及以上的处理组(P<0.05),盐度30及以上的各处理组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肢体完整率在盐度15时显著最低(P>0.05),其他盐度组肢体完整性上下波动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盐度增加,粗灰分含量下降,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先降低后升高;相对高盐度(35、40)条件,低度盐(15、20)条件对生长和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程度更大,养殖时可结合对品质需求选择不同盐度.

    双齿围沙蚕盐度生长品质

    渤海黑牛的屠宰性能与肉质分析

    高翰李海鹏李俊雅高会江...
    22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渤海黑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旨在描述渤海黑牛现阶段的生产性能水平,为今后进一步指导其选育改良提供参考,促进渤海黑牛的品种改良和品质提升.选取渤海黑牛成年阉牛,经强度育肥后屠宰,对其屠宰性能、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全面测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经育肥后的成年渤海黑牛阉牛的胴体重为432.67 kg、净肉重为377.11 kg、屠宰率为60.55%、净肉率为52.78%、胴体产肉率为87.14%、肉骨比为6.84.体尺、产肉性能的各项指标较往年研究结果都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体重与胸围增长最为明显.与A3级进口雪花牛肉进行了肉品质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渤海黑牛的粗蛋白及水分含量显著高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0.05);微量元素含量与A3级进口雪花牛肉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极显著高于进口雪花牛肉(P<0.01),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0.05),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是优质的高蛋白食品;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总脂肪酸的比值极显著低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0.01),DHA含量显著高于A3级进口雪花牛肉(P<0.05),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营养价值丰富.在加强品种资源保护的同时,立足渤海黑牛特色优势,加快推进我国优秀地方黄牛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优质高效渤海黑牛的肉用新品种(系)培育,推动地方品种种质的自主创新.

    渤海黑牛屠宰性能肉质分析

    光照和温度对麦可属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李俊鹏潘伟斌黄晓佳
    240-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麦可属(Mychonaste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下的生长特性,基于Lehman模型、Steele模型,建立麦可属的光温模型.结果表明:当温度恒定时,麦可属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为3 000 lx;当光照恒定,麦可属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0℃.光照、温度协同作用下,麦可属对光热条件的变化呈单峰响应,麦可属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0.4℃,最佳生长光照强度为3 203 lx,最大比生长速率可达0.426 d-1.合适的光照和温度是麦可属水华形成的重要因素,光温模型可以为麦可属水华预警提供依据.

    麦可属光照温度生长动力学

    不同园林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差异性研究

    万平平刘胡楠张文婕王金花...
    246-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园林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代谢活性及利用特征的差异性,本文以济南市植物园样地中海棠、樱花、月季、牡丹和腊梅5种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Biolog-ECO微平板法进行了碳源利用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活性的指标--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呈现先增加后逐渐变缓的趋势.此外,5种植物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均表现出对糖类、羧酸类和多聚类碳源具有较强的代谢能力.5种植物微生物群落间碳代谢存在显著差异,樱花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底物碳源的能力最强,牡丹和海棠相对较低.樱花3种多样性指数也明显高于其他植物.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在城市绿化中选择固碳效果更好的园林植物,为建设低碳园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土壤微生物代谢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