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社会科学

周文升

月刊

1003-4145

sdrmpress@126.com

0531-82866365;82981706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46号

山东社会科学/Journal Shandong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既重视基本理论研究,更注重应用理论研究;既重视各学科的系统研究,更注重与当前改革和建设直接相关的课题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重点与推进路径

    李媛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是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力量.基于"融合深度—融合广度—融合红利"三个维度,刻画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特征事实.在此基础上,凝练数实融合的战略重点."数农融合"方面,侧重于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以数字化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数工融合"方面,着力于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互联网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数服融合"方面,聚焦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完善服务业平台监管机制和治理结构.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建"融合生态体系—融合全链体系—融合要素体系"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的实施路径,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持续深度融合.

    产业融合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服务业新体系

    中国传统书画线条美学的后现代阐释

    吴娱玉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书画中的线条并不致力于逼真地描摹事物,也不遵循透视的基本规律,而是注重神韵灵性,拥有独特的节奏韵律,并呈现出自由不羁、流动随性的特质.这对于西方本质主义、二元对立的思想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颠覆性.线条的背后是中西思维模式的不同,西方认知世界时需要外在的、超越的价值来选择优劣、判断正误;中国文化却遵循内在性标准,即事物不孤立于世界之中,也不超拔于世界之外,而是以不同的韵律跳跃、舞蹈,彼此交互、形成共振,因而更注重有无转化、互利共生的维度,将他者纳入自我之中,自我内部蕴藏的多重力量会相互角逐,让世界不被凝滞和僵化.在中西对照中,中国传统书画的线条美学在法国后现代理论思潮中展现出强大的批判性和先锋性.

    中国传统书画线条美学朱利安批判性先锋性

    王国维论词之"力争第一义"与艺术哲化之境创造

    邓菀莛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手稿中称:"余自谓才不若古人,但于力争第一义处,古人亦不如我用意耳."这则词话在刊行时被删去,但"力争第一义"的中心意思仍保存其中,也体现在《人间词》及其序文中,是王国维所倡境界说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内核.从立意探原和意涵分析、创造示例和路径选择等角度,探寻王国维论词之"力争第一义",考察其中对艺术哲化之境的创造与对天下万世之真理、人类共有之感情的书写,既可为深入考察境界说提供借鉴,又可丰富艺术创造最高境界的审美取向与路径选择.

    "力争第一义"哲化之境王国维境界说

    入党仪式的发展历程、构成要素与政党治理意涵

    高晓林骆良虎
    11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入党仪式是中国共产党为发展新成员而进行的仪式性活动,在党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入党仪式的制度化程度不断提升,入党仪式的程序和内容得以持续规范、健全和完善.入党仪式由党徽党旗、入党誓词、仪式成员、声音符号等要素构成,其仪式的展布是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入党仪式具有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进党员身份认同、教育政党组织成员的政党治理意涵,需要在党的建设中不断加以坚持和完善.

    入党仪式党的建设政党治理

    历史·理论·实践: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向度

    肖芳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法宝.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有其历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在历史向度上,植根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大势的科学把握及对历史精神的凝练升华构成了其历史主动精神生成的基础、关键与动力;在理论向度上,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实践向度上,熔铸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洞察,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统筹中,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锻造中,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生成向度

    元宇宙场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路径探析

    徐稳张琼玉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未来人类生存的数字虚拟空间,元宇宙将重构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并推动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其话语实现数字化转型.元宇宙的"全身沉浸"、"去中心化"、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人的自我意识,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权威性,造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因此,要辩证分析元宇宙场域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推进元宇宙场域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样态创新,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设,从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元宇宙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论唐玄宗的北巡、郊庙礼与封禅之关系

    吕家慧
    14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开元十一年始,唐玄宗曾举行系列典礼,包括北巡和二郊九庙之礼,这些都与十三年年底的封禅大典关系密切.封禅是宣告太平盛世建成的标志性仪式,其核心元素包括圣王受命、致太平与封禅典礼.开元十一年的北都巡狩,意义在于重新叙述从高祖"受命"到玄宗"再受命"的天命史;通过二郊九庙的祭祀仪式,向天地祖先报告太平功成并获得天地祖先的肯定;最后举行最高级别的封禅典礼,宣告太平盛世的建成.北巡、二郊九庙礼和封禅是玄宗建构开元盛世的三阶段,这些仪式彼此呼应,形成结构与意义上的联系.围绕这些仪式产生诸多文章,乃是玄宗盛世文化论述的核心.

    唐玄宗北巡郊庙封禅盛世

    南宋前期对金间谍情报活动的特点和成效

    邱靖嘉
    15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宋在稳固统治后,重新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间谍情报体系.与北宋对辽相比,南宋情报网络的结构特点是以枢密院为核心,接收各沿边州军递送的情报,并负责选派间谍等具体事务,自上而下地指挥沿边州军开展谍报活动.南宋前期在情报搜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这主要得益于不满金朝统治、心怀故国的北方民众以及居留金国的宋朝旧臣为其传递重要情报,从而使南宋得以快速掌握金朝国内的政治状况和军事动向.此外,南宋方面还十分注重将有关金朝文武群臣的履历资料等"编类成书",今保存于《三朝北盟会编》中的《族帐部曲录》就是这类间谍情报汇编的遗存,弥足珍贵.情报的搜集、整理固然重要,但执政者及时研判和分析所获情报,进而将其用于国家决策更为重要,应审慎看待其实际效果.

    南宋金朝间谍情报《族帐部曲录》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意识与道德严格主义

    孟永
    162-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意识和道德严格主义是其厉行阶级斗争的心理基础,这一革命心态是五四前后新青年群体纯洁与奋斗这一普遍价值取向逻辑演进的结果.社会现实的持续恶化和一系列拯救措施的先后失效,使得部分新青年逐渐认识到,只有全盘更新现有政治秩序、根本改造现有社会,才能彻底解救中国脱离困境,而根本解决、彻底改造的意识和行动宣告了社会非常状态的到来.在这一状态下,良心与主义以及奠基于其上的道德严格主义又为早期共产党人在现社会之外提供了一个稳固的立足点,成为其斗争意识与一系列建制行为的正当性支撑.早期共产党人正是以其理想化的精神气质、纯洁化的心灵诉求、果敢无畏的行动意志担负起改造中国的历史使命.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斗争意识道德严格主义革命心态

    数字情景下组织内竞合关系的形成与演化——基于海尔链群合约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张守文汤谷良
    17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海尔为研究案例,探索组织内竞合关系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数字技术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组织内竞合关系在竞合治理原则下,经由团队内竞合和团队间竞合两个层次逐渐形成.竞合治理原则为组织内竞合设定边界约束和正式制度,团队内竞合由"强竞争—弱合作"向"弱竞争—强合作"演化,团队间竞合由"强竞争—弱合作"演化为"强竞争—强合作".(2)数字技术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价值导向、能力激活与资源协同三个方面,体现了重塑组织价值创造方式的逻辑.(3)数字情景下组织内竞合在主体、触发点、特征、驱动力和演化路径等方面呈现出新特征.

    组织内竞合数字技术价值导向能力激活资源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