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东中医药大学

皋永利

双月刊

1007-659X

xuebao@sdutcm.edu.cn

0531-89628059

250355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创刊较早、学术性较强、在中医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期刊,80年代曾因开辟“名老中医之路”而广受欢迎,90年代又因开展中医理论重要问题讨论而被关注,连续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为优秀期刊二等奖。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文化视域下的中医骨伤流派研究

    李刚
    393-400,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经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及中医药文化.黄河流域中医骨伤流派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千年来植根于黄河文化的沃土,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推动了黄河流域骨伤科学的发展.通过文献资料研究黄河文化视域下各骨伤流派的历史渊源、特色及其对地方医学的贡献,探究黄河文化与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加深对黄河流域中医骨伤流派的认识,对推动中医骨伤科学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文化中医骨科学术流派武医流派陇中正骨平乐郭氏正骨齐鲁正骨

    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的经方临床应用

    许希迎齐向华滕晶
    401-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方具有药味精简、配伍严谨、力专效显的特点,为后世所推崇,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难点,使得临床应用受限.系统辨证脉学将脉象要素与经方方证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疾病病因病机,为经方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介绍1例头晕案例,详细描述其脉象要素特征及有辨证意义的"证",将脉象要素与"方证"使用相结合,处方经典方剂,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将脉诊与经方相结合,可以提高经方的临床应用效果,此临床辨证思路值得推广.

    系统辨证脉学经方脉诊方证脉象要素头晕

    基于"厥阴为阖"理论探讨《伤寒论》厥阴病本证

    鲁瑶陈明李立
    405-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厥阴为阖"理论是《黄帝内经》中六经"开阖枢"理论之一,而《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是对该理论的临证发挥.以溯源"厥阴为阖"之文理与医理为基础,根据手足厥阴经脏系统具有固摄阴血而不溢、潜藏阳气而不逆的生理特性,得出该理论有以受纳阴气为主、疏泄欲升之阳气为辅之意,其中"体阴"是"厥阴为阖"的物质基础,体现了涵纳极盛之阴气的生理特性,而"用阳"是基于"体阴"的功能表现,体现了阳气蕴蕴而生以助气机运化的生理特性,是为"阖中有开"之机,即"厥阴为阖"理论的实质所在.病理上分别就厥、利、呕哕诸证探讨厥阴内阖阴血与欲升之阳气不利之证,当辨明二者孰轻孰重,详辨治气与治血之主次,以复厥阴"阖中有开"之机,以期更好地理解厥阴病本证的病机内涵.

    厥阴为阖厥阴病本证呕哕《黄帝内经》《伤寒论》

    从《伤寒论》太阴病探讨抑郁症辨治

    李新成谷万里曲夷
    41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等特点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良效.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临床常合以温壮少阴、和解少阳,以达标本兼治、治病求本的目的.

    《伤寒论》太阴病抑郁症脑肠轴六经传变规律温运太阴温壮少阴和解少阳

    基于膏方医案探析秦伯未从脾胃论治肺病思想

    黄廷轩吕思缘张悦李雁...
    416-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伯未先生遵《灵枢·本脏》"脾坚则脏安难伤"之旨,重视肺与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联,善于从调理脾胃的角度治疗肺系疾病.秦老在膏方的运用上颇具心得,反对膏方一味蛮补,认为膏方包含救偏却病之义,应做到补正必兼泻邪,邪去补自得力.秦老临证善用膏方治疗肺系疾病,并将中药膏方与从脾胃论治肺病的思想相结合.在膏方医案中,秦老依病机不同而有针对性地运用滋胃阴、温脾阳、补中气、益消导、助统血、降胃气等法治疗肺系诸病,同时寓泻于补、攻补兼施,并非单纯以补益脾胃之法治疗肺病.对于肺痨、痰饮、体虚外感、外感热病瘥后、咯血、咳嗽等常见肺系疾病,秦老蕴从脾胃论治肺病思想于膏方之中,对疾病预防、发展及瘥后全过程进行综合干预,取得良好疗效.

    秦伯未膏方医案肺系疾病脾胃学说

    齐鲁医家刘奎《松峰说疫》对《黄帝内经》防疫思想的传承创新

    靳瑞琦杨婕陈子杰翟双庆...
    422-427,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峰说疫》由齐鲁医家刘奎所著,其承袭并创新了《黄帝内经》中的疫病预防与治疗理论.基于天人相应与伏邪致病等理论,倚重运气四时,强调元气的重要性,并重视邪虚、毒气等致病因素,阐释了伏邪致病机制,并提出瘥后防复的策略.《松峰说疫》还专设"避瘟方",通过内外兼治、鲜药护正、芳香解毒以及妙用单药等多种创新性方法,丰富了疫病预防的理论与实践.此外,刘奎还强调了防治结合的治疗理念,通过内服解毒、汗吐法及外治针刮、罨熨法等多种治疗手段,为疫病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方案.《松峰说疫》不仅促进了《黄帝内经》理论的传承与创新,还丰富了疫病预防的途径和方法,为临床防治传染病提供了宝贵的新思路,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松峰说疫》《黄帝内经》刘奎疫病预防伏邪运气理论齐鲁医家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泽泻篇

    郑振涛袁红霞
    428-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以《神农本草经》中泽泻的主治作用为线索,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泽泻的应用.泽泻主治消水,消心下之水,常与白术配伍,以泽泻汤为代表方;消膀胱之水,常与茯苓、白术、桂枝等药配伍,以五苓散为代表方;消腰下之水,常与牡蛎、栝楼根、葶苈子等药配伍,以牡蛎泽泻散为代表方;消肾脏之水,常与生地黄、山茱萸等药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消血中之水,常与当归、芍药等药配伍,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泽泻可调养五脏,培补正气,"养五脏,益气力,耳目聪明",常与生地黄、山药等配伍,以肾气丸为代表方;"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常与茯苓、甘草、桂枝等药配伍,以茯苓泽泻汤为代表方.

    《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经方泽泻消水养正养五脏益气力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因果关系及相关病机

    宋帅杜冬青贾聪聪周悦...
    434-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因果关系,并分析二者中医病机特点.方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进行MR分析,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暴露因素,以IBS为结局变量.采用方差反加权法(IVW)作为主要研究指标,同时采用MR-Egger、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等方法保证MR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多效性分析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IBS有因果关系,IVW(OR=1.08,95%CI为1.01~1.16,P=0.02).IBS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因果关系,IVW(OR=1.11,95%CI为 1.03~1.20,P=0.006).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增加IBS的患病风险,IBS亦可增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风险.肝郁脾虚、肾阳亏虚是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及共病的主要中医病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肠易激综合征孟德尔随机化肝郁脾虚肾阳亏虚治未病

    基于CiteSpace的杜仲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可视化分析

    范宗林黄健刘思雪王康宁...
    440-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CiteSpace 6.2对杜仲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近20年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有关杜仲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文献,以发文单位、作者、关键词为基础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395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3-2013年发文量较少,2014年开始逐渐增加,2021年发文量最多,为28篇.主要发文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武汉市中医医院.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张贤、张艳红、谭湘陵、蔡建平、谢焕松、夏树林.结合关键词共现分析、突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主要研究热点为杜仲、骨质疏松、骨密度、成骨细胞、杜仲叶、骨代谢、淫羊藿.结论:杜仲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已经从单纯的临床试验逐步转向更深入的作用机制研究.在对杜仲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方面,需要开展更为规范的临床研究以提供高级别循证证据.同时,仍需进一步明确杜仲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及杜仲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中医临床证候学之间的联系,以指导临床用药.

    杜仲骨质疏松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

    达原饮对Hp感染模型大鼠胃组织和口周皮肤TLR4/NF-κB/NLRP3通路的影响

    夏习林张平易园园刘雪峰...
    446-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达原饮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模型大鼠胃组织和口周皮肤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NOD样受体蛋白3(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达原饮治疗Hp感染的机制.方法:选取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及造模组36只,造模组予以Hp菌液灌胃造模,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达原饮高剂量组、达原饮低剂量组、西药组,每组各8只,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2周.观察大鼠造模前后一般情况改变,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口周皮肤和胃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口周皮肤和胃组织TLR4、NF-κB、NLRP3表达以及血清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达原饮高剂量组、达原饮低剂量组大鼠皮毛柔顺光泽,饮食水量增加,大便逐渐成型,胃黏膜上皮细胞层次基本分明,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口周皮肤角化过度、棘层增厚、毛囊周围轻度炎症细胞浸润等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达原饮高剂量组、达原饮低剂量组大鼠胃组织和口周皮肤TLR4、NF-κB、NLRP3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P<0.05或P<0.01),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达原饮可能通过干预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抑制TLR4、NF-κB、NLRP3及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Hp感染模型大鼠胃组织和口周皮肤炎症损伤.

    达原饮幽门螺杆菌口周皮肤胃组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NOD样受体蛋白3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