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湿法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湿法冶金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湿法冶金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牛玉清

双月刊

1009-2617

sfyj4348@163.com shifayejin@163.com

010-51675321;51674348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云景北里145号

湿法冶金/Journal Hydrometallurgy of Chin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湿法冶金技术综合性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关于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及贵金属的湿法冶金工艺,选矿技术,有机材料(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絮凝剂等)合成技术,化工过程自动控制,化工设备、选矿设备、仪器仪表的研制及应用,水处理技术,三废治理与环境保护技术,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也报道有关科技简讯、文献综述等。《湿法冶金》的读者群为从事金属选矿、湿法冶金、化学化工、金属综合回收、三废治理、分析测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湿法冶金》目前的发行范围已扩大到除港澳台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辉钼矿氧压水浸氧化规律及其动力学研究

    姜丽帅蔺月萌韩百岁李潇煜...
    47-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采用氧压水浸法浸出辉钼矿中的钼,考察了矿石粒级、氧分压、温度、搅拌速度对辉钼矿氧化的影响,探讨了氧化产物在固、液两相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矿石粒度的减小,以及氧分压、温度、搅拌速度的提高均可促进辉钼矿氧化;氧化产物首先进入液相,当液相中MoO42-达到饱和后,氧化产物会以MoO3形式进入渣相;辉钼矿氧压水浸过程中钼的氧化过程可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描述,反应速率受混合控制模型控制,表观活化能为40.55 kJ/mol.

    辉钼矿氧压氧化水浸动力学规律

    溶液配位环境对P204萃取钒(Ⅳ)的影响研究

    王忆平薛楠楠张一敏刘红...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溶液配位环境对P204萃取钒(Ⅳ)的影响,考察了氯离子、氟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对钒萃取效果的影响及其与钒的配位情况.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为20%P204+5%TBP+75%磺化煤油、相比Vo/VA=1/2、萃取时间8 min条件下,氯离子可有效强化钒的萃取;在pH=1.0、[Cl-]=5 mol/L条件下,钒萃取率达87.93%;pH=1.4~2.2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氟离子能促进萃取,[F-]=0.05 mol/L时促进萃取效果最佳,[Cl-]大于0.2 mol/L会抑制萃取;pH=1.8、2.2时,[SO42-]对钒萃取效果影响不大,但pH=1.0、[SO42-]=1.5 mol/L时,钒萃取率仅为52.22%,高浓度SO42-会明显抑制钒的萃取;热力学研究表明,VOC1+和VOF+配位阳离子可强化钒萃取过程,[F-]高于0.2 mol/L时,VO2+与多个F形成配位阴离子VOF3阻碍了P204阳离子交换反应的进行.

    溶剂萃取配位调控P204热力学

    氯化物体系中微量金的协同萃取分离研究

    朱山卢杨潇胡久刚张谌虎...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用DIBK(二异丁基酮,HA)和TBP(磷酸三丁酯,B)协同萃取体系分离和富集氯化物体系中的金,考察了萃取体系及组成、萃取时间和温度、水相中氯离子浓度、萃取相比(VO/VA)对金萃取分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斜率法初步探究萃取机制.结果表明:在协同萃取体系为TBP-DIBK、萃取剂总浓度1.5 mol/L、n(TBP)∶n(DIBK)=1∶4、萃取时间20 min、萃取温度20 ℃、Vo/VA=2/1、水相中氯离子浓度6 mol/L条件下,金萃取率可达98.82%,最大金/铜萃取分离系数为1 189.05;斜率法研究表明,萃合物组成可能为[AuCl6·3A·B],其萃取化学反应式可改写为Au3++6Cl-+3HA+B→[AuCl6·3A·B]+3H+.

    酸性溶液二异丁基酮磷酸三丁酯协同萃取微量贵金属

    用Cyanex 302萃取废三元正极材料浸出液中铁铜试验研究

    刘凯何喜红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用Cyanex 302(主要成分为二(2,4,4-三甲基戊基)单硫代次磷酸)萃取分离废三元正极材料浸出液中的铁和铜,考察了 H+浓度、萃取剂浓度、温度对Cyanex 302萃取分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反萃取负载有机相中铁、铜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从废三元正极材料浸出液中萃取铁和铜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Cyanex 302浓度0.1 mol/L,H+浓度0.1 mol/L,室温;在该条件下,铁、铜萃取率均大于99.9%,镍、钴、锰、锂萃取率均低于0.003%;铁的最佳反萃取剂为1 mol/L H2SO4,铜的最佳反萃取剂为1.5 mol/L HNO3.该工艺能有效萃取分离浸出液中的铜、铁.

    废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溶剂萃取分离循环利用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钨钼解吸试验研究

    王露露王欣欣王俊杰陈利革...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以NaOH+NaNO3为解吸剂、H2O2为强氧化剂,联合从ZGA351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解吸钨、钼.考察了联合解吸剂组成、NaOH浓度、NaNO3浓度、H2O2浓度及加入量、NaOH+NaNO3/H2O2流速比、解吸次数对钨、钼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1.5 mol/L、NaNO3浓度5%、H2O2加入量为理论量1.2倍、H2O2浓度30%、NaOH+NaNO3/H2O2流速比40条件下进行6次解吸,钨、钼解吸率分别达99.48%、99.38%,树脂的钼穿透吸附量107.10 g/L,与新树脂的钼穿透吸附量107.77 g/L相当,说明ZGA351树脂进行一次解吸—循环吸附后对钼的吸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一次解吸液中钨质量浓度3.82 g/L,钼质量浓度10.71 g/L,钼钨比2.80,调酸后可直接投入工业生产后续工段用于制备钼酸铵产品;30次解吸-吸附循环试验结果表明,树脂使用寿命可满足工业生产成本要求.该法同步完成了解吸液氧化和树脂再生,可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为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解吸工艺提供一种可行的工艺路线.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解吸吸附氧化再生

    用铁矾渣吸附去除废水中Mo(Ⅵ)试验研究

    曾军王夏李昕张忠培...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以锌浸出液沉铁后的铁矾渣为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Mo(Ⅵ),考察了模拟废水初始pH和Mo(Ⅵ)初始质量浓度、铁矾渣用量、吸附时间对铁矾渣吸附Mo(Ⅵ)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废水中Mo(Ⅵ)初始质量浓度40 mg/L、pH=3.0、吸附剂用量1.0 g/L、吸附时间240 min条件下,铁矾渣对Mo(Ⅵ)的吸附量可达13.21 mg/g;铁矾渣对废水中Mo(Ⅵ)的吸附过程更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属于化学吸附;铁矾渣吸附钼过程更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吸附过程属于单层分子吸附.该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有望实现废渣高值化循环利用.

    铁矾渣吸附去除废水动力学机制

    大孔树脂对砷还原后液中铼的吸附研究

    王京慧王达之邓成虎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MTA1701型和RCX5143型大孔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对砷还原后液中铼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通过静态吸附,考察了预处理方式、时间、温度、酸度、平衡浓度对树脂吸附铼的影响;采用氨水静态解吸,考察了氨水浓度、解吸体积比、解吸时间、解吸次数对负载树脂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树脂性能相近,树脂经过硫酸浸泡预处理后吸附砷还原后液,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温度对吸附铼有利,静态平衡吸附量随酸度增大而降低,随平衡浓度增大而提高;在氨水浓度10%、解吸液固体积比V(氨水)∶V(树脂)=2∶1、解吸时间20 min条件下解吸2次,2种树脂的解吸率均大于99.5%.

    大孔树脂吸附解吸砷还原后液

    咖啡渣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含铜废水中Cu(Ⅱ)的性能研究

    刘军武宏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采用NaOH活化焙烧咖啡渣制备咖啡渣活性炭并用于吸附去除含铜废水中的Cu(Ⅱ).通过SEM和EDS对咖啡渣活性炭进行表征,考察了废水初始pH、Cu(Ⅱ)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Cu(Ⅱ)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质量浓度50 mg/L、pH=6的50 mL模拟含铜废水,在咖啡渣活性炭投加量10 mg、温度25 ℃,搅拌速率150 r/min条件下吸附9 h,Cu(Ⅱ)去除率可达94.12%;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该吸附材料对废水中Cu(Ⅱ)的吸附性能较好.

    含铜废水咖啡渣活性炭焙烧Cu(Ⅱ)吸附去除

    胺基改性壳聚糖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的吸附性能研究

    王凤菊宋艳李子明吴浩天...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采用水热法制备壳聚糖微球(HTCC),再通过环氧化-胺化改性法制备胺基改性壳聚糖吸附材料(AHTCC)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低浓度铀.利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等对AHTCC的结构、组分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考察了 AHTCC对铀的吸附、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在pH=5~8条件下,AHTCC对溶液中铀的吸附效果较好;铀吸附平衡质量浓度为120 mg/L左右时,吸附量达最大,为151.6 mg/g;铀吸附速率在反应最初60 min较快,18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以80 g/L Na2CO3+20 g/L NaHCO3作解吸剂,铀解吸率为97.5%;对于含杂离子浓度较高的实际含铀废水,经AHTCC单次吸附,铀的去除率可达95.6%.

    壳聚糖胺基低浓度水热法改性吸附制备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铜矿石中的稀散元素

    席秀丽高艳敏韩夫强王生进...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矿床中常伴有镓、铟、镉、硒、碲、锗、铊等稀有分散元素,对这些元素的准确分析有利于矿物综合利用.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铜矿石中的Ga、Ge、In、Tl、Se、Te、Cd.对称样量、酸体系、乙醇浓度、微波消解工作条件及质谱条件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方法校正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 5,检出限为0.002~0.19 μg/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63%~13.84%,加标回收率为90.4%~110.6%.该法准确可靠,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相吻合.

    铜矿石稀散元素微波消解乙醇浓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