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施工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施工技术(中英文)
施工技术(中英文)

张可文

半月刊

2097-0897

sgjs@cadg.cn

010-57368788;68300059;6833020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

施工技术(中英文)/Jour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设有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物评估改造加固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防水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工程质量与检测技术,施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上拌合平台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梁招陈言雷栋金磊...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舟岱跨海大桥工程施工特点,设计了一种全"装配化桩式型钢"拌合平台,在其上设置混凝土拌合站,实现离岸工程混凝土持续供应,并运用空间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对拌合平台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在浪流作用下,水平侧向位移小,结构整体安全.在海上拌合平台应用中,总结一些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施工关键技术.

    桥梁工程混凝土拌合平台装配式设计筒仓施工技术有限元分析

    暮坪湘江特大桥拱梁同步施工技术及爬拱起重机设计

    柯长军陈继发陈云峰曹鸿猷...
    130-13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现场条件制约,钢桁拱桥在架设过程中经常遇到在桥梁侧面 90°取梁,若采用常规施工方案通常难以兼顾结构的施工安全性与经济性.以暮坪湘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从桥区现场条件、安装难易程度、架设施工工法、经济性、水文地质条件 5 个方面综合分析了 3 种钢梁架设方案可行性,提出采用爬拱全回转起重机进行钢桁拱桥架设的拱梁同步施工技术,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爬拱全回转起重机在各种不利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采用爬拱全回转起重机架设的拱梁同步施工方案简便易行、成本低、安全性高,可确保大桥顺利施工.

    桥梁工程钢桁系杆拱桥钢梁架设施工技术

    装配式桥梁顶升调坡关键技术研究

    胡承泽罗冰高洪波曾洋...
    135-13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需纵面抬升的多跨 32.5m简支桥面连续T梁桥为背景,为解决此类装配式桥梁顶升设计、顶升高度界限值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此类桥梁竖曲线拟合分析方法、不同墩柱高度采用不同的断柱接头设计方案,确保顶升过程中桥梁结构安全,提高施工精度;根据小偏心受压理论,以新、老支座垫石交界面处不出现拉应力为控制标准,确定垫石的加高限值并结合桥墩加高盖梁限值分析,得出 3 种抬升高度界限值使用不同方案的结论;同时,结合桥梁拆除、建筑物移位等新技术,研究了桥梁顶升与抬升设计方案,分析 2 种施工工艺优缺点,得出其不同适用性,拓展了桥梁调坡改造技术思路.

    桥梁工程装配式顶升抬升设计施工技术

    大跨度拱桥拱上连续梁无落地式支撑体系现浇施工技术

    王海峰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郑万高速铁路奉节梅溪河双线特大桥工程实例,针对大跨度拱桥拱上连续梁现浇施工技术展开研究,通过支撑体系比选、仿真模拟分析、牛腿预压试验,综合考虑墩柱的二阶效应影响,创新设计出无落地式支撑体系.利用既有缆索起重机配合施工,合理筹划施工组织,实现拱上 3 联连续梁均衡对称现浇及贝雷梁模块化拆除.该技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创新和工艺优化,很好地控制了拱桥连续梁施工变形量,保证了施工质量与安全,显著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桥梁工程拱桥连续梁支撑现浇施工技术

    金仁桐高速公路桐梓河大桥隧道锚散索鞍安装方案研究

    贺清华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索桥锚碇作为大桥的重要受力结构,其结构形式多样,可因地制宜进行设计,西部陡峭山区峡谷多设计为隧道锚.由于散索鞍顺应索股倾斜入锚的特殊结构特点,普遍采取倾斜布置在隧道锚锚室内,根据散索鞍形状和质量、施工环境条件等因素,通常可采取大吨位起重机直接吊装、布设滑道滑移安装、门架吊装等安装工艺.依托贵州金仁桐高速公路桐梓河大桥工程,针对高山峡谷区该大跨度悬索桥工程隧道锚结构设计特点,介绍了散索鞍安装总体方案,以及散索鞍安装滑移支架系统设计方案,支架滑移法在仁怀岸大倾角隧道锚内吊装散索鞍施工工艺.

    桥梁工程悬索桥隧道锚散索鞍吊装施工技术

    运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挤塑板脱空整治技术

    窦东斌陈敏牛魁雄薛广斌...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挤塑板脱空病害,基于轨道结构特点和运营铁路天窗维修条件,通过病害调研、方案比选、工艺试验、材料研发、试验验证,对运营高速铁路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挤塑板脱空整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的高聚物注浆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流态和自充盈性,并可快速固化,硬化后具有与挤塑板相近的力学性能,且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抗冻性能;提出了基于布袋法的高流态、自充盈高聚物注浆填充成套整治技术,并于全路范围内首次实现在天窗时间内将挤塑板与底座板间脱空密实填充,较好地恢复挤塑板的功能作用,有效恢复线路稳定性.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挤塑板脱空注浆材料整治

    超深基岩基坑分段支护及底板抗浮控制技术

    张新邵伟汉王俊增
    15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深基岩基坑具有岩层种类多样、破坏形式复杂、裂隙水丰富等特点.青岛国际院士研究院南延项目超深基岩基坑深度达 32.2m,基坑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及强、中、微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区域设计了灌注桩+锚杆和钢管桩+锚杆 2 种支护形式,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分析 2 种支护形式的侧向刚度差异.结合分析结果,现场基坑支护采取复合土钉墙、灌注桩+锚杆及钢管桩+锚杆组合支护方案.考虑到岩层裂隙水影响,结构底板抗浮设计了一种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抗浮方案,主动抗浮措施采用肥槽回填时设置的永久排水系统,被动抗浮措施采用传统抗拔锚杆,效果良好.

    基坑超深基岩裂隙水组合支护抗浮有限元分析

    新型斜撑-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工程应用分析

    张瑞程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软土较深基坑工程中,新型斜撑-排桩的基坑支护体系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以某基坑工程采用的斜撑-双排桩支护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Z-soil对该支护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现场监测数据,从支护体系内部的受力特性及围护结构变形对该体系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支护体系可用于软土基坑工程,斜撑轴力在基坑开挖阶段轴力稳步提升,基坑开挖到底后实测斜撑轴力可达 800kN;该体系在控制围护结构水平变形及周边沉降方面效果明显,基坑开挖到底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最大约 30mm.该新型基坑支护体系中的斜撑通过腰梁与围护桩形成较统一的整体结构,相互之间起到有效联合支撑作用,提供了有效的结构抗力,可广泛用于软土基坑工程.

    基坑软土斜撑排桩数值模拟围护变形

    建筑外墙砖饰面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杨霞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外墙砖脱落事故频发,不仅破坏了建筑外观,更是危及居民人身安全.然而砖饰面损坏因素复杂,目前缺少可量化的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影响显著、易获取、可量化原则,选取距离上一次全面维修的年限、裂缝数量和立面空鼓面积比,作为外墙砖饰面安全风险评估的量化指标.通过对 74 个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运用信息量权重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距离上一次全面维修的年限、裂缝数量和立面空鼓面积比的权重分别为 0.20,0.41,0.39.最后通过项目验证,根据提出的安全风险计算模型,当安全风险分值达到 40 分时,外墙砖饰面发生高坠的风险概率较大.

    外墙砖饰面脱落评估安全风险信息量权重法模型

    基于RC框架地震易损性的阻尼器构造优化方案决策

    郗宜君
    174-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GA-BPNN代理模型进行混合式黏滞阻尼器构造优化方案决策.首先,选取某款黏滞阻尼器及 3 个优化构造方案,利用CFD数值模拟获得阻尼器阻尼力-速度曲线及阻尼力-速度关系式,并布置于经抗震设计的RC框架结构中,获得 4 个设置不同构造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然后,选取 22 条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对设置不同构造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及原框架结构进行结构计算,获得IDA曲线.最后,根据所选取的性能水准和地震概率需求模型,绘制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不同阻尼器构造优化方案进行决策.结果表明:设置黏滞阻尼器后,RC框架结构各层层间位移角会显著降低,有效提升结构抗震能力;8 度多遇地震作用下,未设置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轻微损坏的发生概率最大,8 度设防地震作用下,设置优化构造 1的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概率最小;设置优化构造 1 的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抗倒塌储备系数最大,相对于未进行优化构造的黏滞阻尼器,其抗倒塌储备系数提高 14.32%.

    黏滞阻尼器框架结构增量动力分析地震易损性方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