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施工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施工技术(中英文)
施工技术(中英文)

张可文

半月刊

2097-0897

sgjs@cadg.cn

010-57368788;68300059;6833020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

施工技术(中英文)/Jour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设有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物评估改造加固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防水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工程质量与检测技术,施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化处理含钢渣建筑材料的体积安定性研究进展

    邵旭阳贺智敏陈鑫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渣是炼钢排出的固体废渣,我国钢渣产量巨大,但综合利用率低,占用土地且污染环境,迫切需实现钢渣的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已开始将钢渣作为胶凝材料或骨料应用在建筑材料中,已有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钢渣中f-CaO和f-MgO在服役期间遇水会造成体积膨胀,引发建筑材料的体积安定性不良问题,故解决钢渣的体积安定性问题是实现钢渣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研究发现钢渣具有较高的碳化反应活性,碳化反应可消耗钢渣中的f-CaO和f-MgO,通过碳化处理可改善含钢渣建筑材料的体积安定性不良问题,为钢渣的推广应用提供新途径.基于已有研究,综述了碳化处理含钢渣建筑材料的体积安定性研究进展,介绍了钢渣的组成和分类,探讨了钢渣的膨胀机理,综述了碳化温度、水固比、湿度、粒径和级配、CO2浓度和压力、碳化时间、外加剂等碳化因素对含钢渣建筑材料体积安定性的影响,针对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碳化钢渣建筑材料进行工程应用的研究方向.

    钢渣体积安定性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RO相碳化

    邻近基坑等复杂环境下小曲率盾构隧道开挖影响研究进展

    叶青荣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地铁隧道建设常采用小曲率隧道区间设计以避开复杂既有建筑物,同时盾构隧道开挖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因而小曲率隧道开挖影响更应受到重视.为了解当前复杂土工环境下小曲率盾构隧道开挖影响研究状况与学术动向,归纳了国内外在邻近基坑、既有隧道(管线)桩基构筑物、地面密集建筑群等土工环境下小曲率隧道开挖影响的研究成果、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按照3种不同土工环境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讨论;然后从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方面对各类环境下小曲率隧道开挖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不同土工环境的既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空白,建议考虑基坑开挖中卸载和降水耦合作用下的小曲率隧道开挖影响、非线性土体变形和多层非均质地层、更全面性的敏感参数分析、完善和扩大监测数据库.

    隧道基坑盾构数值模拟监测研究进展

    场地挖土制备回填用泡沫水泥土性能研究

    武亚夏芬揭双全陈兰生...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挖土的利用率,试验研究了泡沫含量和土含量对开挖土泡沫混凝土回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泡沫混凝土不仅满足一般城市地下空间对回填性能的要求,也能满足一般天然地基对承载力的要求.增大泡沫含量能显著提高开挖土泡沫混凝土的流动度,降低其湿密度,增大土含量则会导致工作性能的下降.开挖土泡沫混凝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泡沫含量、土含量的升高而下降.导热系数随泡沫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随土含量升高而增大,主要是因为引入泡沫会使密度降低,而土含量升高则会降低密度.当泡沫含量≤0.4m3时,开挖土耐水系数保持在0.9以上,泡沫含量超过0.4m3时,耐水系数明显降低;增大土含量会轻微降低耐水性,当土含量超过40%时,耐水性仍能满足规范中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了尽可能提高开挖土的利用率,土含量应尽可能高于40%,但同时需控制泡沫含量不超过0.4m3.

    泡沫混凝土开挖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水性能

    软土地区沉井下沉侧壁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吴慧明马泉坤刘越方林伟...
    27-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现场试验得到软土地区沉井开挖下沉过程中的侧壁土压力与沉降规律,是深入研究沉井侧摩阻力发展规律的可靠手段.对宁波地区引水工程沉井侧壁土压力及下沉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测,分析沉井侧壁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得到了沉井沉降与侧壁土压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与现有研究不同的侧壁土压力松弛现象,因此提出一种新的软土地区浅层沉井侧摩阻力计算模型,新模型计算的总侧摩阻力分布曲线与实测曲线接近,并通过实际工程对侧摩阻力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沉井软土地区土压力沉降试验

    地下连续墙刚性排插接头技术研究

    罗会东周佳奇冯志军叶涛...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和钢箱作为受力结构、钢箱与钢筋笼刚性连接、连接采用排插式方法等一系列施工技术研究实现刚性排插接头工艺,有效避免混凝土绕流,提高地下连续墙接头的止水效果及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超大超深基坑的实施,刚性排插接头技术在大型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刚性排插接头试验施工技术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赵旭周俊龙谢朋林李一康...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及影响因素,对4根组合梁缩尺模型进行疲劳加载试验.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混凝土组合梁静力荷载试验的数值模型,基于疲劳分析软件计算组合梁疲劳寿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最后对影响组合梁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疲劳寿命随混凝土板厚度、钢梁高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而增加,随栓钉间距的减小而增加,建议在进行组合梁的抗疲劳设计时优先考虑混凝土板厚和钢梁高度所带来的影响.

    桥梁工程组合梁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参数分析试验数值模拟

    基于表面改性的温拌阻燃沥青老化性能研究

    王朝南
    45-4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阻燃抑烟剂(MAZ/MAZ-Si)、SBS改性沥青和Rediset LQ1102C温拌剂为试验原材料,制备得到MAZ阻燃沥青、MAZ-Si阻燃沥青和MAZ-Si温拌阻燃沥青.通过测试各沥青分别经历RTFOT,20h PAV及40h PAV后的针入度、软化点、低温延度及135℃动力黏度等技术指标,对比分析表面改性工艺与温拌剂对阻燃沥青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测试MAZ-Si温拌阻燃沥青经历各老化阶段后的流变性能和低温蠕变性能,分析了 MAZ-Si温拌阻燃沥青的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阻燃抑烟剂的表面改性可提高阻燃沥青原样及老化后试样的针入度和低温延度,同时降低其老化前后的动力黏度;由Rediset LQ1102C温拌剂与MAZ-Si阻燃沥青复合改性制得的MAZ-Si温拌阻燃沥青,老化后的针入度和低温延度略低于MAZ-Si阻燃沥青,而动力黏度则相反;RTFOT老化与PAV老化对MAZ-Si温拌阻燃沥青的复数模量、相位角、劲度模量及蠕变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前者影响不大,而后者影响显著.表面改性工艺有利于提高温拌阻燃沥青的老化性能而Rediset LQ1102C温拌剂对温拌阻燃沥青的老化性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公路隧道沥青表面改性老化性能

    邻近破碎带地层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关键技术

    杨瑞折帅王博杜鹃鹏...
    50-5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隧道斜井邻近破碎带地层造成进正洞施工段应力复杂、变形不易控制的难题,以西固隧道1号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挑顶施工为研究对象,制定详细的超前支护方案、监控量测方案和变形控制方案,提出了邻近破碎带地层的双车道斜井进双洞单线隧道的挑顶施工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评估该工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结果表明:交叉口处邻近破碎带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台阶法挑顶进正洞的方法可保证围岩稳定性;设置加强支护可有效解决斜井与正洞断面尺寸过大造成的围岩变形问题;交叉段拱顶围岩存在应力松弛区,该工法采用密排门式刚架增强隧道支撑,不仅能很好地拟合正洞开挖轮廓,还保障了作业安全与开挖进度.

    隧道工程破碎带斜井超前支护数值模拟

    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高地温隧道降温效果研究

    王勇贺龙鹏张嘉轩周述美...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压入式通风对高地温隧道的降温效果,基于典型双线铁路隧道建立三维计算模型,重点研究风速、风温、岩温、风管出风口与掌子面间距及风管布置对降温效果的影响,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掌子面附近存在涡流现象,有利于局部温度降低,随着风流远离掌子面,逐渐向层流过渡,隧道平均温度也逐渐升高;风速越高,隧道内温度越低,温度场越均匀,越能快速达到温度稳态;风温越低,隧道温度也随之降低,且降温效果较提高风速更显著;围岩温度越高,隧道内空气温度越高,且通风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深度十分有限;风管与掌子面间距越大,通风后隧道温度越高,施工中应及时跟进风管,以最大程度降低隧道温度,而风管布置对降温效果影响不大;理论分析较数值计算得到的温度场沿隧道纵向温度分布均匀性更差;总体来看,采用压入式通风可有效降低隧道内温度,风速20m/s、风温14℃时,降温率可达66%.

    隧道工程高地温降温数值模拟通风

    盾构机与钢套筒分体平移施工技术

    毛明山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法广泛应用于地铁项目区间隧道施工中,其中盾构机始发和接收是盾构施工的关键环节,盾构吊装需占用较大施工空间.为优化车站临时占地、交通疏解及管线迁改方案,盾构接收车站仅单线设置一处盾构吊出井,另一条线考虑盾构平移后吊出.以青岛地铁9号线正阳东路站为例,车站两端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利用盾构井接收盾构机,再将北侧盾构机平移至南侧盾构吊装井后吊出,并明确了盾构接收井的尺寸及对车站结构柱的要求,阐述了盾构分体平移并吊出的步骤及相应措施.

    地铁盾构钢套筒分体平移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