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施工技术(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施工技术(中英文)
施工技术(中英文)

张可文

半月刊

2097-0897

sgjs@cadg.cn

010-57368788;68300059;68330203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A座

施工技术(中英文)/Jour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设有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建筑物评估改造加固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混凝土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防水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工程质量与检测技术,施工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暗挖车站内盾构脱壳解体接收技术研究

    营升孙英韬曹伍富王兵...
    127-13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法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成为城市地铁施工的主要手段,但城区地面环境复杂,一般无法为盾构提供接收条件,因此多采取站内或洞内盾构解体接收.暗挖车站内空间封闭、施工受限,针对暗挖车站内盾构脱壳解体接收技术做了研究;提出当确定解体接收盾构时,应在车站施工阶段将下沉段和中板吊装孔洞规划在内,并提前在洞门上方车站中板结构处做注浆加固,防止出现注浆死角;下沉段长度宜设置为 0.5~1 倍盾体长度;且洞内解体方案优于站内解体;通过方案比选,提出将部分盾尾留置在洞内的拆机方案优于将盾尾全部脱出或全部留置方案.

    地铁车站盾构拆解站内解体暗挖

    瓯江北口大桥南引桥顶升施工技术

    罗潇周道银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顶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桥梁纠偏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线形调整方面.基于瓯江北口大桥南引桥第1 联实际工程情况分析了该桥梁工程顶升施工的重难点,并依此建立适宜的桥梁顶升施工方案.采用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顶升过程中箱梁的位移与应力进行有效监控分析,结果显示,该施工方案较好地指导了顶升施工.南引桥第 1 联各部位箱梁的实测顶升高度与设计顶升高度偏差均<10%.顶升过程中S02,S03 号墩支座处梁体上缘呈受拉趋势,且未超过混凝土受拉强度,符合理论变化趋势.支座截面处箱梁应力变化规律与顶升高度变化规律相吻合.

    桥梁工程悬索桥混凝土连续梁顶升施工技术监控

    基于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数字交付管理研究

    王志海李兵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当前BIM应用现状,仍存在各阶段模型不能传递共享、无法一模到底;图纸与模型并行施工,图模不一致导致实际与模型不一致;在项目施工完成后,模型数据便被丢弃,未能对模型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从数字交付物角度梳理了数字交付流程,并针对设计交付、施工交付、运维交付的要点进行了重点阐述.设计阶段需完成模型生产、基于模型的应用及模型监管,为后续应用奠定基础;施工阶段基于设计模型进行深化,基于BIM协同施工平台,满足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资料等数字化管理;运维阶段引入数字孪生运维概念,通过物联网技术,在BIM运维平台中实现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的联动,实时反映项目运营状态.

    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数字交付管理

    沱江特大桥钢板桩围堰及埋置式承台施工关键技术

    万世成刘颖胡航孙才志...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简仁快速路沱江特大桥全长 963m,主桥采用空间曲线独塔扭索面斜拉桥.桥址区域覆盖层为卵石薄层,下卧层为高强度中风化粉砂岩和砂质泥岩.主墩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埋置于河床面以下.为克服传统围堰在此类工程条件下的施工难题,提出"钢板桩+岩壁"新型组合围堰的解决方案.为确保钢板桩嵌岩深度>10m且垂直度偏差≤0.5%,采用"全护筒跟进引孔"工艺;同时,为确保围堰锚固稳定性和不透水性,采用"回填砂注浆止水"工艺.主墩承台施工过程中采取综合温控技术措施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围堰变形、内支撑应力、混凝土温差等控制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了特大型桥梁基础施工安全、效率与质量保障.

    桥梁工程斜拉桥钢板桩围堰承台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无缝道岔天窗点内应力放散施工技术

    于广涛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缝道岔铺设应当保证施工锁定轨温在设计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如超出设计锁定轨温上限或下限则应进行应力放散.道岔与线路不一致情况为道岔辙叉位置固定,原则上不进行拉伸放散.在夏季道岔铺设时可利用夜间在合适轨温下进行自然放散,在冬季铺设时受环境温度影响最高轨温无法达到设计轨温,而部分车站受联调及开通等因素影响,需在开通后进行天窗点内自然放散.结合北京丰台站京港高速场受征拆影响,高架平台于 2022年1 月才完成混凝土浇筑,道岔铺设是在低温季节铺设,无法达到设计锁定轨温,采取临时轨温锁定,在联调期内随环境温度、轨温上升至设计锁定轨温后,利用联调联锁期间天窗点对道岔进行自然放散,最终达到设计锁定轨温.

    铁路高速铁路无缝道岔天窗点应力放散施工技术

    带加强圈的多跨钢波纹板拱涵施工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刘海洋樊正陈韬张迅...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4 孔跨度 9m钢波纹板拱涵为背景开展现场试验研究,针对拱背浇筑泡沫混凝土和拱顶回填土体施工过程,分析不同拱跨、有无加强圈断面关键位置的受力和变形特征.主要结论为:不同拱跨与有无加强圈对拱涵位移影响较小,且拱涵变形总体较小,最大约为 4mm,应力满足设计标准,但拱脚截面应进行重点监控;不对称回填和不同回填材料造成边中跨、边跨两侧应力存在差异,在拱顶回填中,边跨钢波纹板、钢筋和加强圈内混凝土的应力均比中跨对应位置要大,最大差值分别为 31.06,27.29,1.93MPa;加强圈仅在拱顶回填时充分参与受力,能显著减小拱脚波峰位置钢波纹板应力,减小量约为其设计强度的 10%.

    拱涵钢波纹板加强圈试验变形受力

    云蒙山特大桥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

    吴伟军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S317 线云蒙山特大桥箱梁C55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开展材料力学性能与机理研究,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龄期提出技术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力学指标的定量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混凝土 3d,7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设计强度的 103.5%,114.2%,3d,7d劈裂抗拉强度分别达到轴心抗拉设计强度的104.0%,120.4%,均满足施加预应力要求,28d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性能十分优异,微观试验结果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一致.混凝土 5d动弹性模量为 28d的 87.7%,5d静弹性模量为 28d的83.2%,考虑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优异,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可考虑在龄期 5d时进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在实际工程中,基于力学性能指标的相关关系,可通过更易获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实测值或动弹性模量实测值间接掌握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和刚度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桥梁工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弹性模量

    《施工技术(中英文)》投稿须知

    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