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廉凯

双月刊

1672-9528

sditi@163.com

0531-86133211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224号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Jour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formatiz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从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角度展现IT行业与科技发展与进步,是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表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成果的园地。杂志内容以科技论文为主,并设有评论与综述、信息化论坛、网络通讯、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与探索、方案与应用等栏目。整个杂志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评论与综述,由政府职能部门和专家对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所做的前瞻性的论述和规划;第二个层次是电子信息科技论文,主要刊登高校研究生、科研院所的论文和理论研究成果;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及各行业中IT技术的应用案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eepLabv3+的轻量化铝带表面缺陷分割方法

    郝铁文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利用机器视觉检测铝带表面缺陷技术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算法复杂度高以及模型参数繁多,致使该技术难以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有效落地应用,尤其在检测速度与精度的平衡方面,更是难以达成预期目标,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基于DeepLabv3+网络提出了一种轻量级语义分割方法.首先采用轻量级网络ShuffleNetv2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并在其中嵌入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CA)机制以增强模型定位目标区域的能力;其次对空间金字塔池化(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模块进行轻量化改进,使其能在减小网络参数的同时高效地利用特征信息;最后采用加权特征融合的方法来使全局上下文信息有效地从低分辨率向高分辨率传播.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优于原始模型,达到了 87.31%.且相较于原始模型,本方法的参数量减小了 87%,计算量降低了 95%,能够灵活地部署于嵌入式系统以便在生产实际中应用.

    缺陷检测语义分割DeepLabv3+特征融合空间金字塔池化

    基于反馈结构的宽带功率放大器研究与设计

    霍彦锋高磊杨智昕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通信等诸多领域,对于宽带功率放大器有着持续且迫切的需求,由此推动了对新型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的探索.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技术的跨多倍频超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通过增加反馈结构,降低整个电路对晶体管自身性能变化的敏感度.结合负载牵引技术,分析晶体管负载端宽频各点的最优阻抗值.功率放大器采用低通 L-C匹配网络,实现功率管复数阻抗到实阻抗的变换,并利用切比雪夫变换器结构实现实阻抗到 50 Ω的宽带匹配.匹配网络设计过程中,利用实频技术进行了网络优化,达到了良好的匹配结果.放大器偏置电压 28 V,静态电流 0.21 A,测试结果显示,在 0.5~2.5 GHz带宽内,放大器连续波输出功率大于 42 dBm(15.8 W),饱和功率增益大于 12 dB,功率平坦度小于±1dB,最大漏极效率为 52.3%.

    宽带功率放大器反馈结构ADS负载牵引实频技术切比雪夫变换器

    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间同步设计与FPGA实现

    李耀成常可铮杨得武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网络系统中,时间同步是实现高效、精确数据传输和协调操作的关键技术,尤其在时间敏感网络(TSN)中尤为重要.时间敏感网络旨在提供低延迟、高可靠性和确定性的网络服务,这对时间同步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时间敏感网络中的时间同步设计及其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的实现.首先,介绍了传统以太网的局限以及时间敏感网络的概念,根据时间敏感网络中的时间同步需求,特别是精确时钟同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IEEE 802.1AS的时间同步方案.该方案通过链路延迟修正与时间同步算法,提升了同步精度.其次,详细描述了该同步方案在FPGA上的实现过程.FPGA作为硬件平台,能够提供高效的处理能力和灵活的定制功能.并介绍了FPGA在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以太网协议栈的实现、精确时间戳的生成与管理、链路延迟的测量、频率偏差的修正以及时钟同步模块的设计.通过FPGA的并行处理特性,实现了对时间同步协议的快速响应和高效执行.最后,通过实验和测试验证了该同步方案在FPGA上的实现效果.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时间同步方案能够将时间同步的精度稳定在300 ns以内,满足实际应用中时间敏感网络的要求,这一研究不仅为时间敏感网络中的时间同步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还为未来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时间敏感网络IEEE802.1AS时间同步链路延迟测量FPGA

    基于SE-PCA-CNN的网络入侵检测研究

    徐海洋黄迎春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领域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恶意网络攻击的复杂性与隐蔽性也日益加剧,维护网络安全成为互联网稳定发展之路的必然焦点.针对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无法有效的处理网络入侵时产生的高维、冗余数据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结合编辑最近邻欠采样(edited nearest neighbors,ENN)、主成分分析(PCA)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入侵检测模型.首先使用Smote+ENN混合采样技术有效处理数据不平衡问题,再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维数据进行特征降维,最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异常和正常流量数据进行分类,并在NSL-KDD入侵检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与传统CNN方法相比,基于SE-PCA-CNN的入侵检测表现出色,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和更快的检测速度.

    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混合采样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改进YOLOv8的工厂火灾烟雾检测方法研究

    孙杰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厂复杂环境下火灾烟雾存在检测困难,无法及时准确进行预警,实际部署难度高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 的工厂火灾烟雾检测方法.首先对YOLOv8 原有的损失函数进行修改,使用WIoU函数优化网络损失并提高收敛速度;引入EMA注意力机制,抑制复杂环境干扰的同时提高网络对目标的特征关注,以此提高对火焰和烟雾目标的检测能力;使用DualConv双卷积轻量化设计,降低参数量和GFLOPs的同时提升精度.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工厂火灾烟雾数据集上,改进后的检测模型其平均精度提高3.2%,GFLOPs降低3%,模型参数量降低7.3%.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后的检测模型同时满足了检测精度、检测速度及轻量化的需求.

    YOLOv8工厂火灾烟雾检测WIoUEMADualConv

    前后端分离架构下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网络关系挖掘

    谢鸿博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交网络环境中,因用户数量多,所生成数据规模极为庞大,传统挖掘方法在面对社交网络里复杂的用户关系时,难以实现高效挖掘.鉴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在前后端分离架构下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网络关系挖掘.在前端,部署基于Selenium的网页内容采集工具,采集社交网络网页数据,将数据传输至后端,进行缺失值填充和去噪等预处理后,构建一个图神经网络模型,输入预处理后的社交网络网页数据,预测输出社交网络关系挖掘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这一设计方法下,社交网络关系挖掘结果的G值为 0.93,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该方法在社交网络关系挖掘方面的可行性以及相较于传统方法的优越性.

    前后端分离架构图神经网络社交网络社交关系关系挖掘

    基于上下文信息的知识追踪方法

    何萌红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追踪(KT)旨在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知识掌握情况来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习表现.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追踪技术不断成熟.然而,传统的知识追踪模型通常忽视了问题之间潜在的关联,并且在处理长序列数据时,模型难以有效捕捉长期依赖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信息的知识追踪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计算问题之间的相关性,确保当前问题获得更多相关信息,并有效捕捉问题的长序列信息.这种方法减少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丢失,通过实验表明,与现有的模型相比本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深度学习知识追踪教育系统上下文信息注意力机制

    PCB高速信号仿真技术研究与分析

    庞伊琼刘婷婷秦石明张文博...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PCB高速信号仿真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介绍高速信号的基本特性及其在PCB设计中的挑战,探讨了信号反射、串扰、地弹等现象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为验证PCB高速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的性能,设计了几条长度、残桩数量不同的高速信号PCB链路,并采用不同的仿真工具对其进行仿真,通过对比不同链路仿真效率以及不同速率下仿真差异,分析总结了不同软件的性能特点,证明了仿真软件在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高速信号印刷电路板(PCB)信号完整性仿真技术设计优化

    基于数据可视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模拟方法设计

    唐洁范辉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虚拟仿真实验模拟中,数据可视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实时反映实验过程中的数据状态和变化,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和结果.基于此,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模拟方法.首先明确虚拟仿真实验的类型,涵盖互动探究型、远程协作型、高度沉浸型以及模块化拓展型,旨在丰富学习体验并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然后构建起一个基于数据结构可视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模型,该模型集成了数据模型、算法演示及互动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实验环境.通过将Python脚本与智能引导系统相结合,该模型实现了包括二次函数在内的多种实验过程的动态可视化.为实现全方位仿真实验模拟,模型整合了实验数据资源,如UID、Python脚本等,并引入智能引导系统以支持用户编写、调试程序,同时利用图形渲染技术将数据结构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在调试过程中,系统能够识别并处理代码问题,优化代码质量.根据用户层次和课程需求,模型能够灵活调整虚拟与现实实验的比例.实验结果表明,在振动分析领域,当面对不同负载和风速变化的实验条件时,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够迅速捕捉到相位差从S1 的 30°稳步增长至S5 的 120°这一细微变化,充分证明了该方法在提升实验效能和实用价值方面的卓越表现.

    数据可视化虚拟仿真实验模拟VR技术Python语言

    基于RoBERTa-wwm与BiLSTM模型的铁路数据分类分级方法研究

    齐晨虹朱明欧阳慎赵红涛...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明确要求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实行分类分级保护.数据分类分级的实施对于推动数据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数据安全、优化数据治理结构以及贯彻国家相关政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铁路行业的数据分类分级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着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基于RoBERTa-wwm与BiLSTM的铁路数据分类分级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1 值等指标上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有效地提高铁路数据分类分级工作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数据安全铁路数据分类分级RoBERTa-wwmBiLS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