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廉凯

双月刊

1672-9528

sditi@163.com

0531-86133211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224号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Jour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formatiz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从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角度展现IT行业与科技发展与进步,是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表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成果的园地。杂志内容以科技论文为主,并设有评论与综述、信息化论坛、网络通讯、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与探索、方案与应用等栏目。整个杂志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评论与综述,由政府职能部门和专家对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所做的前瞻性的论述和规划;第二个层次是电子信息科技论文,主要刊登高校研究生、科研院所的论文和理论研究成果;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及各行业中IT技术的应用案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特征模的多频电小近场谐振天线设计

    周毅江陈星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特征模式分析方法,设计了一款多频电小近场谐振天线.其为近场谐振天线,由容性加载环和偶极子驱动单元构成.结合天线模式分析,通过在容性加载环上刻蚀矩形槽,引入新的谐振模式,同时对驱动单元进行向下折弯的改进,实现一只具有三谐振频点的电小天线设计.加工制作了尺寸为 400 mm×196 mm×60 mm的天线样品并完成了测试.仿真和测试表明,天线S11<-10 dB频段包括 85.92~86.31 MHz(0.5%)、245.48~270.27 MHz(9.6%)和 300.11~324.09 MHz(7.7%);天线呈定向方向图,3 个频段的最大增益分别为 4.1、9.5、9.2 dBi;天线为电小天线,其电尺寸为0.125λ×0.06λ×0.019λ,其中λ为天线工作频段低端频率85.92 MHz对应波长.

    近场谐振电小特征模多频带

    基于Halbach阵列的电磁超声换能器的仿真设计

    高明阳李松松高磊张佳琪...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激发的Lamb波存在多模态和换能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lbach阵列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设计,其永磁体磁极方向按照Halbach阵列排布.与传统EMAT单一磁铁对比,相同尺寸下Halbach阵列产生的静磁场强度有明显提高.为提高Lamb波单一A0 模态的信号幅值,对换能器曲折线圈和磁铁阵列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理论分析和二维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Halbach阵列的换能器最大磁通密度、磁通密度x分量和y分量分别是传统型的 2 倍,Halbach阵列换能器激发的Lamb波在铝板表面处位移是传统型的8.8倍.

    电磁超声换能器Lamb波Halbach阵列换能效率

    PCIe总线接口的多处理器数据传输技术

    曹月张奕然徐锦涛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PCIe 总线接口在分布式处理平台中可以满足各任务系统之间的高速率数据传输,已成为多处理器或处理器与外设交互的主要方式,但各任务系统之间的海量数据交换存在传输不稳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多处理器数据传输技术的设计方案,设计了以国微电子公司的国产SM8748交换芯片为核心、以飞腾八核处理器FTD2000/8 为根设备的互连系统.系统采用一片FTD2000/8 处理器作为根节点,另一片FTD2000/8 处理器、飞腾双核处理器FT2000AHK以及其他两个计算节点作为端设备,实现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的控制交换.实验测试根节点FTD2000/8 处理器与端节点之间通过单字节PIO与直接存取DMA两种方式的数据读写传输带宽,结果表明,设计的PCIe总线接口的多处理器数据传输软件能够稳定可靠地实现数据交换.

    PCIe总线多处理器FTD2000/8处理器互连系统PIODMA

    基于MSET算法的发电设备预警诊断增量学习方法研究

    吴礼军任池银钱坤程胜林...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预警模型性能,充分利用发电设备数据,节约计算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MSET算法的发电设备预警诊断增量学习方法.实验采用某电厂真实运行数据,选取送风机设备特征,对比基线阶段原始运行算法的效果与增量学习阶段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增量学习能利用少量数据激活失效模型,帮助电厂关键设备模型适应数据漂移等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适应性.所提出的方法在发电设备预警诊断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多元状态估计技术增量学习设备预警状态检测

    基于四种机器学习算法检测网络诈骗App的对比研究

    史晓苏李欣
    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网络诈骗App检测的有效方法,运用决策树算法、随机森林算法、逻辑回归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4种机器学习算法对App进行涉诈识别检测,验证算法的准确率、召回率、F1 值、KS值、G-mean值、AUC值,并从案情报告书中提取网络诈骗App验证算法预测结果.从算法指标结果和预测情况来看,支持向量机算法优于其他 3种算法,App存活时间、使用次数、名称以及与案件的关联程度是检测涉诈App的重要特征维度,同时结合打击整治网络诈骗App业务工作难点针对性给出对策建议,为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诈骗犯罪提供参考.

    网络诈骗App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算法随机森林算法逻辑回归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

    一种基于云的RFID认证协议改进方案

    路玉君姚江涛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用于服务器、阅读器、标签之间进行信息的识别和传递.为了解决标签和后端服务器计算及存储能力有限的问题,将云服务器引入到RFID技术中,同时提出使用轻量级和超轻量级认证协议.2019年,K.Fan.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云服务器的轻量级RFID认证协议,经分析发现其存在安全问题——无法抵抗冒充攻击和重放攻击.通过更改标签端的加密方式和增加时间验证对该协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协议可有效抵抗冒充攻击和重放攻击.

    RFID认证协议轻量级云服务器安全性

    基于FPGA的卷积神经网络加速技术研究

    薛慧敏李坤坤眭畅豪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高性能且低功耗的神经网络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让神经网络加速预测并使其高效节能,设计了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首先采集信息对训练好的CNN神经网络模型使用剪枝和量化对网络模型共同作用进行压缩;然后通过研究数据的存储方式、流动过程、CNN网络的层结构等多个模块分别提出优化方案;最后在Xilinx的UltraSacle+系列的ZCU102 板子上设计CNN网络加速器,使得所设计的加速器性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实验结果显示,CNN加速器的FPGA比CPU的计算速度提高了314.55 倍,比GPU的能量效率提高了 1.39 倍,为卷积网络模型加速器以及门控单元GRU网络等其他网络模型的加速提供了有效参考.

    卷积神经网络FPGA硬件加速模型压缩

    复杂网络上谣言传播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

    张威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造成的总损失最低,提出一个谣言传播模型的最优控制问题,寻找一种动态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一个带有控制的谣言传播模型,提出相应的最优控制问题;然后分析其解和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并构建哈密尔顿函数,得到最优控制的必要条件;最后通过例子验证最优控制策略得到的理论结果,表明最优控制可以在更短时间内使谣言传播的总损失降到最低.

    复杂网络谣言传播最优控制

    基于改进网络爬虫技术的高性能计算机程序切片级漏洞检测方法

    李姝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高性能计算机程序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庞大的代码量,切片级漏洞往往隐藏在这些程序的深处,难以被轻易发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网络爬虫技术的高性能计算机程序切片级漏洞检测方法.将传统的单线程网络爬虫改进为多线程网络爬虫,通过改进后的网络爬虫技术,同时处理多个高性能计算机程序信息的抓取任务,高效爬取计算机程序网页信息.在爬取到的信息中,进行去重处理.根据预设的切片准则,对去重后的信息进行细致切片,提取出可能存在漏洞的计算机程序切片级可疑信息.对可疑信息聚类分析,将相似特征和模式的漏洞切片归为一类,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检测出高性能计算机程序中的切片级漏洞.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方法在误报率和漏报率方面均控制在1%以下,由此证明其在高性能计算机程序切片级漏洞精准检测方面的有效性.

    改进网络爬虫技术高性能计算机程序切片级漏洞多线程网络爬虫聚类分析

    一种动态环境下多无人机二维路径规划方法

    商园春赵长春李云庆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传统水滴算法路径规划航程代价大、计算时间长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智能水滴优化算法,用于多无人机的动态路径规划.在网格化地图上,根据计算步长和航向偏角确定待选航路点集合,在集合内选择下一航路点的概率计算中引入启发项,并结合多步预测方法判断碰撞危险.下一航路点选取灵活,无需限定于当前所处网格的相邻网格中心或边线上,减少了土壤含量信息的数据更新量,且实现对危险的提前预判,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水滴算法、基于泰森多边形的蚁群算法和基于网格地图的蚁群算法,优化后的水滴算法规划的路径缩短了 3.2%、14.4%和 4.9%,算法的运行时间缩短了 52.9%、35.1%和 47.6%.可见,基于优化水滴算法的多无人机动态路径规划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路径规划优化水滴算法无人机启发项多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