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廉凯

双月刊

1672-9528

sditi@163.com

0531-86133211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224号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Jour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nformatiz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从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角度展现IT行业与科技发展与进步,是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表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成果的园地。杂志内容以科技论文为主,并设有评论与综述、信息化论坛、网络通讯、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与探索、方案与应用等栏目。整个杂志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评论与综述,由政府职能部门和专家对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所做的前瞻性的论述和规划;第二个层次是电子信息科技论文,主要刊登高校研究生、科研院所的论文和理论研究成果;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及各行业中IT技术的应用案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粒度的特征融合点云简化方案

    喻萍郭晔
    73-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基于关键点的点云简化算法存在光滑表面过度简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粒度、层级化的特征融合的点云简化方案.为平衡尖锐几何曲面和光滑曲面的简化程度,同时减少特征损失,依据特征分布将简化方案拆分成粗细粒度两大模块.在粗粒度模块中,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变体素网格边长的方法,以提高简化过程中算法灵活性,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获取点云特征值,避免非关键点的干扰;在细粒度模块中,通过融合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与k均值聚类,构建点云计算聚类模型,实现了点云聚类和二次精细化处理.最后,在公开数据集上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验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在误差性能方面明显好于随机采样法和曲率简化法.

    多粒度点云简化自适应增长因子灰狼优化聚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美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孟宣彤修杨陈慧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脸美学质量评价旨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来模仿人类对美的感觉与理解过程,进而实现对人物面部图像吸引力的自动判定.传统人脸美学研究过多地依赖于手工制作的人脸特征,且主要关注整体的面部特征,而忽略了面部各个区域的局部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美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首先,用MTCNN提取面部结构化特征,并作为辅助信息输入到网络中参与训练;然后,在MobileNet V2网络中融入并行注意力机制网络模块,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特征;最后,将注意力机制输出的特征输入到全连接层,完成人脸吸引力预测任务.在SCUT-FBP5500 和CelebA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并行注意力机制的人脸美学质量评价方法与以往先进方法相比,在CelebA脸部数据库中,使得脸部吸引力的精确度提高了 1.5%.在SCUT-FBP5500 数据集中,使得脸部吸引力的评分在评价指标上增加了0.026点,为基于人脸吸引力自动调整人脸图像的研究提供有效支撑.

    图像美学质量评价卷积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人脸美学

    基于深度学习特征融合技术的小麦病虫害图像识别准确性研究

    李冰李纪云贾猛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病虫害在植株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导致图像中病虫害的特征不一致,降低了病虫害图像识别的准确性.深度学习特征融合技术能够自动从原始数据中学习到多层次的特征表示,并且能够有效地处理和融合这些特征.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特征融合技术的小麦病虫害图像识别方法,旨在提升识别准确性.利用图像分割技术精准地识别出病虫害的目标区域.借助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病虫害图像识别模型,从已分割的病虫害目标区域中提取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目标区域的边缘特征和区域梯度特征,对于准确识别病虫害至关重要.为了更全面、更细致地描述病虫害的多维特征,采用特征融合技术,整合了不同尺度的图像特征,以捕捉病虫害的多层次信息.这些融合后的特征作为模型输入,通过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学习,实现对病虫害图像的精准分类.将模型的识别结果与真实的标签进行匹配,通过对比识别结果与真实标签的一致性来准确评估识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 99%~100%的识别准确率,并在F1 分数上展现出显著优势,接近理想值1.这一结果显著优于传统方法,为小麦的健康种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小麦病虫害图像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特征融合技术

    遥感影像中的深度学习变化检测——利用预生成深度变化显著图的方法

    陈志兰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和验证一种新型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利用预生成深度变化显著图的方法(PDACN),以提高对复杂城市和自然环境中变化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围绕PDACN模型的设计与实施,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注意力机制(PDA),结合先进的编码器结构,有效地增强了模型对多时相遥感影像的特征提取和分析能力.通过在SYSU-CD数据集上的应用,与现有的DSAMNet、BiDateNet和STANet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PDACN模型在F1 分数、精确度、召回率和交并比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比方法.此外,模型展现出在处理更复杂场景变化时的高效性和鲁棒性,不仅提高了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技术水平,还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遥感影像深度学习变化检测显著图

    基于TextCNN的地震新闻标题分类方法

    白灵黄猛刘帅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大量信息产出,网上的地震新闻信息更是大量汇集.高效精准地识别与自动分类地震新闻,可使地震应急部门及时搜集各方面的应急态势,缓解面对海量新闻的压力,减少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首先论述了地震新闻标题数据集的建设,然后实验对比分析了深度学习模型对地震新闻标题文本的分类效果.实验表明,采用Word2vec进行文本表示的TextCNN分类模型效果比较好,准确率达到了92.03%.

    地震新闻标题文本分类数据集建设TextCNN

    基于FPGA的自制测试系统

    朱清张尧张铆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芯片测试整个流程消耗ATE设备机时较多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制自动测试架构系统,基于主控系统、FPGA互连系统和上位机监控系统,利用FPGA内部逻辑电路可配置特点实现了测试流程的自动化.在实际应用中,显示测试流程简单,监控上位机界面友好,证明了所设计的系统的可行性.监控系统实现了芯片整个测试流程的透明化及全流程可追溯,保证了测试的可靠性,极大释放了ATE的占用时间,提高了整体的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

    芯片自动化测试实装板FPGA测试系统

    多语种新闻采编系统中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

    李满江任鹏张守先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用户对多语种新闻信息的需求,提高多语种新闻采编系统的信息检索效率,推动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通过分析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在多语种新闻采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在多语种新闻采编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入分析和研究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的关键技术和算法,可以提高新闻采编系统的信息检索效率,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推动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在多语种新闻采编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断改进和优化这些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跨语言信息检索多语种新闻采编系统语言间相似度计算机器翻译技术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网格排序聚类算法

    高谨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据聚类中,网格中的数据点分布可能极不均匀.某些区域可能密集分布着大量数据点,而另一些区域则可能只有很少或没有数据点,不均匀分布影响着网格数据聚类效果.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网格排序聚类算法.通过定义和构建网格单元,基于网格单元中数据点的数量对网格进行排序,提取出高密度网格区域.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对高密度网格序列进行迭代优化,将具有相似属性的网格聚类到同一簇中,从而实现精准的网格排序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F-measure上不低于97%,且聚类框与实际框的交并比不低于0.96,有效提高了网格数据的处理效率和聚类准确性.

    深度强化学习网格单元排序聚类精准聚类F-measure

    基于RSA的通信工程环境安全监测设计研究

    刘宇萌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RSA算法,针对通信工程环境中的安全监测问题进行了设计和研究.通过对RSA算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RSA的通信工程环境安全监测方案.利用RSA算法的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功能,实现了对通信数据的加密和认证,从而确保通信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方案在保障通信工程环境安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RSA算法通信工程安全监测

    基于改进AHP的短波通信装备性能指标评价

    史珂刘旭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短波通信装备保障能力,针对目前装备日常维护指标不全面、装备状态定性呈现、日常维护指标数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对AHP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研究,将日常维护指标数据直接转化为比较矩阵,从而缩短装备性能指标评价时间,并且消除了方案层对准则层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以某短波收信机为例进行性能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科学、准确、客观地评估装备性能指标,为组网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AHP层次分析法短波通信通信保障装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