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王金宝

月刊

1001-4942

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0531-83179268

250100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山东农业科学/Journ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63年10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办刊宗旨是报道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除设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新品种与新技术、畜牧兽医等固定栏目外,还不定期设农业科技发展论坛、农业信息技术、国外农业科技、实验方法、贮藏加工等栏目,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及新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等。 本刊刊号:ISSN 1001-4942 CN37-1148/S,大16开本,月刊,144页,每期定价10元,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2,各地邮局及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地 址: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邮 编:250100 电 话:0531-83179268 E-mail:sdnykx@saas.ac.cn,sdnykx@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花生PLT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王晓璇王金枝邱鼎殷冬梅...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PLT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胚胎、干细胞、分生组织及器官生长发育等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栽培种花生基因组中鉴定到12个PLT家族基因,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AhPLT蛋白大多含有2个保守的AP2结构域,编码439~713个氨基酸,预测定位在细胞核或叶绿体中;AhPLT基因结构复杂,具有多样的短外显子结构,外显子数在5~8个之间,不同家族成员中分布不同的保守基序;AhPLT家族成员启动子区存在生长素、赤霉素和茉莉酸等激素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qRT-PCR结果显示,AhPLT1-B和AhPLT5-B分别在根中和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两基因对激素IAA、6-BA和GA3有不同的响应,其中AhPLT 1-B受6-BA调控上调表达最显著,AhPLT5-B受6-BA、IAA和GA3调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为花生PL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花生PLT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小麦大、小粒材料的细胞学鉴定及其粒重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徐晓艺汪晓璐韩冉马朋涛...
    10-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籽粒大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开展控制籽粒大小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和表达研究对小麦高产育种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利用染色体计数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对15份大粒材料(千粒重高于50 g)和15份小粒材料(千粒重低于21 g)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京5044、京5085、藏1783、黑72-0484、LJ15鉴010共5份大粒材料的染色体条数为28,为四倍体小麦;其余材料染色体条数均为42,为六倍体小麦。选取六倍体的大粒和小粒材料各3份作为试验材料,用水稻和拟南芥的64个粒重相关基因在小麦基因组中筛选同源基因,对其进行qRT-PCR分析,选出6个在大、小粒材料中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因RiGSK2、RiGW8和RiGGC2在大粒材料HR2015-1-1-2-9中表达量较高,RiGS3和RiD11在小粒材料红秃头3中表达量较高,ArTTG2在3份小粒材料中表达量均较高,推测这6个基因可能是控制小麦粒重的关键基因,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验证它们对小麦产量的贡献。

    小麦籽粒大小荧光原位杂交(FISH)粒重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苹果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基因MdPGL4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高子涵王佳常源升王海波...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PGL)是氧化戊糖-磷酸途径的关键酶,在糖代谢以及植物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对轮纹病有强烈响应的基因MD01G1226300,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轮纹病菌6 d后,'鲁丽'苹果的病斑面积显著小于其亲本'皇家嘎啦'和'藤牧1号';qRT-PCR分析发现MD01G1226300被强烈诱导表达,但在'鲁丽'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皇家嘎啦'和'藤牧1号'。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D01G1226300的cDNA全长762 bp,编码253个氨基酸,MD01G1226300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8。04 kDa,理论等电点为5。85,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属于SugarP_isomerase超家族,存在6个可能的活性位点,无跨膜结构域且整体位于膜外区,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形成;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后命名为MdPGL4,与梨PbPGL4进化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0。13%。超表达MdPGL4的转基因苹果愈伤组织对轮纹病的抗性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表明MdPGL4负调控苹果对轮纹病的抗性。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苹果中PGL家族基因响应生物胁迫的理论体系,为苹果抗病分子机制解析和通过遗传性状改良创制抗病苹果新种质提供了参考基因。

    苹果MdPGL4轮纹病基因克隆功能验证

    葡萄VvLBD35和VvLBD36的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

    李颖李高青高明刚许瑞瑞...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LATERAL ORGAN BOUNDARIES DOMAIN(LBD)家族是含有高度保守的LOB结构域的一类植物特有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代谢以及多种逆境胁迫应答等过程。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葡萄LBD基因家族中的VvLBD35和VvLBD36进行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分析,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两个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以及在干旱、高盐、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诱导表达模式。结果显示,VvLBD35和VvLBD36均含有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结构,VvLBD36还含有较多的β-折叠结构;VvLBD35和VvLBD36与拟南芥、水稻、玉米、柑橘和番茄等植物中的LBD蛋白都有较高的同源性;VvLBD35和VvLBD36的启动子区含有多种胁迫、激素以及生长发育相关的应答元件;VvLBD35和VvLBD36在根、茎、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均在叶中表达量最高,约是根和茎中的2~8倍;诱导表达模式分析表明,VvLBD35受高温诱导最为显著,下调至约为对照的6%,而VvLBD36受高盐和高温的诱导最为显著,分别上调至对照的5。67倍和14。29倍。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VvLBD35和VvLBD36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葡萄LBD家族序列分析表达分析非生物胁迫

    黄瓜逆境胁迫响应基因CsABI5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陈岳张微微姚丹青潘明...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落酸不敏感蛋白5(abscisic acid insensitive 5,ABI5)属于bZIP转录因子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黄瓜CsABI5基因,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并分析了其在盐胁迫和ABA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sABI5基因的CDS为1 230 bp,编码409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44。88 kDa,理论等电点为9。53,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603,属于亲水性碱性蛋白。多序列比对显示该蛋白与其他物种的ABI5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C端均含有典型的保守bZIP结构域。系统发育树显示葫芦科的ABI5聚为一支,CsABI5与甜瓜的CmABI5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测定发现,CsABI5在黄瓜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均有表达,在果刺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四叶期幼苗受100 mmol/L NaCl和100 μmol/L ABA处理后CsABI5表达量显著上调,均在处理6 h升至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抗逆黄瓜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黄瓜ABI5蛋白盐胁迫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特性

    株行距配置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光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张颖王超骆永丽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株行距配置对冬小麦冠层光环境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山农28作为供试品种,研究两个密度即150万·hm-2(D1)和225万·hm-2(D2)和3个行距即10 cm(R1)、15 cm(R2)、20 cm(R3)组配的6个株行距配置处理对小麦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叶片叶绿素含量、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群体光合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优化冬小麦株行距配置,提高单产。结果表明,D1密度下小麦生育前期容易形成良好的冠层光环境,有助于营养物质积累,为高产打下基础;相同行距下开花期小麦群体的光合速率表现为D1>D2,说明D1密度有助于叶片中营养物质积累和向籽粒转移;D2密度下小麦生育后期的冠层光环境优于D1,有助于叶片营养物质的持续供应;R1行距下冠层光环境明显优于R2和R3,能够吸收更多的光能,光合作用能力更强。密度和行距二者互作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作用表现为:D1R1>D1R2>D1R3>D2R1>D2R2>D3R3。综上,调整株行距配置是提高冬小麦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D1R1株行距配置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冠层光环境,能够获得最高产量,为最佳株行距配置方式。

    冬小麦种植密度行距冠层光环境产量

    极端涝害条件下晚播对超强筋小麦济麦44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雪燕张荣亭程敦公刘秀坤...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度,山东发生极端涝害,小麦播期整体延迟。本研究以超强筋小麦济麦44为材料,设置5个播期,分析极端涝害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济麦44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分蘖随播期推迟而明显减少;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W1处理(10月25日播种)的最高,为8 359。05 kg/hm2;穗粒数随播期推迟整体呈减少趋势;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整体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W1、W2处理(11月5日播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3处理(11月15日播种)小麦籽粒各项品质指标整体较好;产量最高时(W1),籽粒中各矿质元素含量均最低;籽粒品质较好时(W3),各矿质元素含量相对也较高,尤其是K、Na、Zn、Se、Cu的含量均最高。综上得出,如遇极端天气,鲁中地区超强筋小麦济麦44的播期控制在11月15日之前时,晚播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小,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优质高产,并且对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小。

    晚播济麦44生育期产量品质矿质元素

    花针期灌水量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吴丽青刘孟娟曲杰李潘潘...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花育22(HY22)和花育25(HY25)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覆膜滴灌栽培方式,于花生花针期设置0(CK)、150(W1)、300(W2)、450(W3)m3/hm2四个灌水量处理,研究不同灌水量对花生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推进,不同灌水量处理两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W2处理整体均较高;胞间CO2浓度(Ci)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W2处理较低。各灌水处理下两花生品种产量均以W2最高,分别达到4 952。00 kg/hm2和5 062。79 kg/hm2,分别较CK显著增产8。83%和10。67%。综上表明,灌水量300 m3/hm2可有效改善花生光合特性,提高光合效能,进而提高产量。

    花生花针期灌水量光合特性产量

    不同生育时期去叶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文君王冀川吴冰容万亚楠...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冰雹损伤叶片对棉花生长及结铃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主区为不同生育时期(孕蕾期、盛蕾期和花铃期)、副区为不同人工去叶强度(去叶0、25%、50%、75%和100%)的两因素裂区田间试验,研究模拟雹灾叶损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叶片会影响棉花株高、果枝数及生物量,最终影响棉花产量。随着去叶时期后移及强度的增加,棉花株高呈下降趋势,D4处理(去叶100%)各时期平均株高较CK(不去叶)、D1(去叶25%)、D2(去叶50%)、D3(去叶75%)分别降低19。80%、13。67%、14。19%、8。00%,D1、D2、D3、D4平均果枝数较CK分别降低14。61%、25。29%、30。65%、46。66%。去叶对果枝数的影响高于对株高的影响。不同时期去叶对"库"的影响大小为花铃期>盛蕾期>孕蕾期,且去叶强度越大,对"库"的影响越大。盛蕾期去叶50%处理的蕾花铃干物质量、单株结铃数、产量分别较CK增加12。46%、14。99%、6。39%,产生了超补偿现象。综上可知,棉花叶片受损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救,也可获得相应产量,减少经济损失。该结论可为雹灾棉田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棉花去叶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

    不同品种传统菊花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闵筱筱高佳音岳建华王志勇...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9个传统菊花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盐(0、50、100、150、200 mmol/L NaCl)胁迫下其植株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9个传统菊花品种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总体呈降低趋势,干重根冠比逐渐升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及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金杯'、'惊艳'、'紫荷'和'天下一品'叶片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他品种则呈上升趋势;'金杯'、'紫荷'和'天下一品'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余品种呈升高趋势;'金红大背'、'一支浓艳'和'银凤飘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其余品种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分析可知,9个传统菊花品种的耐盐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银凤飘翎'>'一支浓艳'>'金红大背'>'鸳鸯荷'>'清水莲'>'惊艳'>'天下一品'>'紫荷'>'金杯',前三者可作为今后菊花耐盐性遗传改良的优选材料。

    传统菊花盐胁迫生长指标生理指标耐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