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前列腺癌组织中ACSS3、PIM1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冯少鹏李黔王文强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短链家族成员3(ACSS3)、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PIM1)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根治手术治疗的PC患者82例,术中留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CSS3、PIM1。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ACSS3、PIM1阳性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PC患者癌组织ACSS3、PIM1阳性率。术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肿瘤进展情况,比较ACSS3、PIM1阳性与阴性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患者术后肿瘤进展的因素。结果 PC癌组织ACSS3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IM1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与Gleason评分≤7分、TNM分期Ⅰ~Ⅱ期的PC患者比较,Gleason评分>7分、TNM分期Ⅲ期的PC患者ACSS3阳性率降低,PIM1阳性率升高(P均<0。05)。术后3年患者肿瘤进展22例,无进展60例,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3。17%。ACSS3阳性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PIM1阳性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术前PSA水平、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阳性、ACSS3及PIM1是影响PC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PC组织中ACSS3表达降低、PIM1表达升高,二者与PC患者术后肿瘤进展有关。

    前列腺癌酰基辅酶A合成酶短链家族成员3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

    AMP活化蛋白激酶抑制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孙宇石李柏均程帆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脏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脂肪酸β氧化提供能量,脂毒性物质的累积、糖酵解代谢产物的堆积以及能量缺陷等都是肾纤维化的诱导因素。在肾纤维化过程中,肾脏的产能方式发生显著改变,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质积累增加,糖酵解成为肾脏的主要代谢方式。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能量代谢的中心调控分子,在细胞损伤过程中起到抑制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促进葡萄糖摄取、调配糖酵解以改善能量失衡、抑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等作用,从而抑制肾纤维化进展。阐明AMPK介导的能量代谢抑制肾纤维化进展的机制,有助于为肾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肾纤维化AMP活化蛋白激酶脂质代谢糖代谢

    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方法应用进展

    万雨涵杨定平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新型生物制剂以及特殊治疗法在难治性LN的治疗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免疫调节剂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疾病活动;钙调神经酶抑制剂主要靶向T淋巴细胞,抑制炎症介质产生;新型生物制剂针对B淋巴细胞、促炎细胞因子或补体系统发挥作用;双重血浆置通过快速去除致病性抗体和炎症因子,达到改善肾功能、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的目的;干细胞移植通过清除异常激活的免疫细胞,减少炎症介质产生,抑制自身免疫攻击,有助于促使免疫系统重新建立对自身组织的正常耐受,从而控制疾病进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使其携带特异性的嵌合抗原受体精准识别CD19和其他B细胞表面抗原,从而有效消耗循环中以及淋巴和潜在非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难治性LN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其治疗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难治性狼疮性肾炎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双重血浆置换干细胞移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2型糖尿病相关致病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春梅罗玮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导致,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是T2DM的关键决定性因素。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研究表明T2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目前已识别的T2DM相关致病基因包括β细胞功能缺陷相关基因、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胰岛素分泌缺陷相关基因、糖耐量受损相关基因、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基因等。这些基因的突变可通过破坏β细胞和胰岛素受体、改变胰岛细胞形态,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脂质和蛋白质代谢功能障碍,最终与超重、肥胖和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T2DM。从分子和基因水平上充分认识T2DM有助于更加合理地预防和诊治T2DM。

    2型糖尿病致病基因基因多态性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

    槐杞黄颗粒及其组成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佩佩马婵娟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DKD)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针对DKD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有限。近年来,中成药物在DKD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槐杞黄颗粒是由槐耳、枸杞子、黄精等制成的中药制剂,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损伤、保护肾小球足细胞、抑制肾纤维化等机制,延缓DKD进展。槐耳可以通过抑制系膜细胞增生、调节免疫细胞活性、保护足细胞及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对DKD的治疗作用;枸杞及其活性成分如枸杞多糖则通过控制血糖、抗炎、抗氧化、抑制肾脏纤维化及保护足细胞等机制延缓DKD进展并改善肾功能;黄精及其有效成分能够有效缓解DKD的进展及肾损伤,其机制与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肾小管纤维化及抑制铁死亡有关。明确槐杞黄颗粒及其组成药物治疗DKD的相关作用机制,对探索槐杞黄颗粒对DKD的作用靶点及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槐杞黄颗粒糖尿病肾病槐耳枸杞多糖黄精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足细胞

    内脏脂肪异常堆积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朱艳妮符畅兰连果陈宗存...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脏脂肪是指位于脏器周围的脂肪组织。内脏脂肪主要参与内分泌活动,能够分泌炎症因子、脂肪因子和游离脂肪酸,内脏脂肪异常堆积可引起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内脏脂肪异常堆积可引起肾脏脂毒性发生,通过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途径损伤肾脏功能,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可引发视网膜炎症、血管病变,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引起神经缺血和缺氧,神经轴突变性、坏死,导致或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可引起足部组织缺血和缺氧,加速足部组织坏死,最终导致糖尿病足;可改变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更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因此,减少内脏脂肪异常堆积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炎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

    内脏脂肪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

    肝素酶在肠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洪磊陈娣王林军冯菲...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纤维化是由急慢性损伤反复刺激发展而来,肌成纤维细胞被大量激活,肠道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正常组织被纤维化的组织代替,最终导致肠腔狭窄甚至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肝素酶(HPA)作为硫酸乙酰肝素链的内切糖苷酶,在急慢性炎症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HPA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通路、诱导间质细胞转化、重塑细胞外基质、影响肠道菌群紊乱参与肠纤维化。

    肝素酶肠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失调

    人工智能技术在血液透析并发症预测及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张明红张明伟孔凌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功能衰竭患者多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的质量、安全及个体化透析方案一直是研究热点。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为开发血液透析患者个性化诊断、预后和治疗决策模型创造了条件。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透析中低血压早期预警;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进而指导超滤目标和透析增重目标,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提供血液透析期间贫血患者的外源性红细胞生成素剂量调整决策,控制血液透析期间的贫血发生。人工智能技术在血液透析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将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的就医质量。

    人工智能血液透析透析低血压心力衰竭贫血干体质量红细胞生成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