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5-2023年某医院收治的30 24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李月平于培霞王瑞雪张丽中...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5-2023年某医院收治的30 24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MP)检测结果,总结MP感染的季节、年龄、性别、年份、月份分布特征,为MP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就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MP感染例数,并计算MP阳性率,比较不同季节、年龄、性别、年份、月份的MP阳性率。结果 共纳入30 24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MP阳性率为39。18%(11 849/30 241)。不同年龄段MP阳性率比较,P<0。001,学龄前期MP阳性率最高,其次学龄期、成人期、幼儿期、青春期,婴儿期最低。男性MP阳性率低于女性MP阳性率(P<0。001)。不同季节MP阳性率比较,P<0。001,冬季最高,其次是秋季、春季,夏季最低。不同年份MP阳性率不同,2015-2023年期间,MP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21。04%上升至2023年的44。21%。不同月份MP阳性率不同,1~12月分整体趋势呈现U型,其中7月份MP阳性率最低(26。16%)、12月份MP阳性率最高(47。83%)。结论 2015-2023某医院收治的30 24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感染阳性率较高,存在年龄、性别、季节、年份和月份差异,女性、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MP感染率高;全年可感染,以秋冬季为主;MP阳性率逐年增加,MP感染具有周期性波动趋势,其中2017、2019、2021、2023年具有流行趋势;7月份MP阳性率最低,12月份MP阳性率最高。

    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感染感染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电刺激疗法联合应用治疗阴道松弛症35例

    蒋秀华娄艳辉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电刺激疗法联合治疗阴道松弛症的效果,为阴道松弛症的治疗提供更佳治疗方案。方法 纳入阴道松弛症患者11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激光组、电刺激组,分别为35、37、43例。联合组先接受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于第1次激光治疗后第2周第1天,第3周、第4周的第1天和第4天分别进行盆底电刺激疗法,共5次,第5周第1天进行第2次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疗法。以此循环,12周为1个疗程。激光组接受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每月28天1次,3次为1个疗程;电刺激组接受盆底电刺激治疗,每次治疗25 min,每周2次,15次为1个疗程;比较三组治疗前、末次治疗后3个月的阴道松弛程度(以妇科检查容指程度为标准)、阴道黏膜健康程度(阴道健康指数)、盆底肌肉收缩能力[采用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以下简称盆底肌评估),包括盆底肌快肌最大值、慢肌平均值)]以及性生活质量(包括性高潮、满意度、疼痛、阴道润滑度、性欲望和性唤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阴道松弛程度、阴道健康指数、盆底肌肉收缩能力以及性生活质量问卷得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三组阴道松弛程度治疗有效率比较,联合组、激光组高于电刺激组(P均<0。05),联合组、激光组比较,P>0。05。三组阴道健康指数比较:联合组>激光组>电刺激组(P均<0。05)。盆底肌肉收缩能力改善情况:联合组、电刺激组快肌最大值高于激光组(P均<0。05),联合组、电刺激组间比较,P>0。05;三组慢肌值两两比较,P均<0。05。治疗后性生活质量情况:性高潮及满意度:联合组>激光组>电刺激组(P均<0。05);疼痛程度:联合组低于激光组和电刺激组(P均<0。05),激光组、电刺激组比较,P>0。05;阴道润滑度:联合组、激光组优于电刺激组(P<0。05),联合组、激光组比较,P>0。05;三组性欲望及性唤起比较,P>0。05。结论 与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盆底电刺激单独治疗相比,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盆底电刺激联合治疗可以更有效改善阴道松弛症患者的阴道松弛情况、阴道黏膜健康状态及盆底肌力,提高性满意度。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电刺激疗法阴道健康指数盆底肌收缩能力性生活质量阴道松弛症

    外周血肿瘤相关生物标志物在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熊令伊张湘晨梁新军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临床疗效不一。传统的免疫治疗效果预测生物标志物由于依赖组织活检而应用受限。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如血液肿瘤突变负荷(bTMB)、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s)、外泌体、T细胞受体库(TCR)及循环免疫细胞等在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方面均有价值。bTMB水平高的NSCLC患者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效果更好,但预测界值仍未明确;ctDNA有助于识别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应答,围手术期ctDNA清除率能够预测可切除NSCLC新辅助免疫治疗的预后和疗效;CTCs和外泌体的PD-L1表达增加均与NSCLC抗PD-1/PD-L1疗效呈正相关,CTC计数和纵向动态检测CTC PD-L1表达状态有望为NSCLC PD-1/PD-L1抑制剂治疗提供重要的疗效预测信息;外泌体上多种肿瘤相关蛋白均可预测NSCLC 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TCR库多样性和循环免疫细胞也都可作为经济、易获取、可重复的NSCLC免疫疗效预测因子,帮助临床医生筛选NSCLC PD-1/PD-L1抑制剂治疗高获益人群。

    血液肿瘤突变负荷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外泌体T细胞受体库循环免疫细胞免疫治疗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L1抑制剂非小细胞肺癌

    丙型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及其致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美玲李德伟吴旭郭朝阳...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菌群在维持肠上皮通透性、调节代谢、诱导先天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维持着动态平衡。丙型肝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出现失调,主要表现为肠道菌群的α和β多样性发生改变。丙型肝炎病毒不仅能够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影响肠道菌群,还能破坏肠道的免疫防线,使得参与形成肠道黏膜免疫屏障的抗菌肽、IgA和免疫细胞、短链脂肪酸减少,引起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易位。肠道菌群的这种失调启动炎症和代谢紊乱的循环,直接和间接通过肠—肝轴促进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损伤。

    肠道菌群多样性胆汁酸代谢免疫屏障抗菌肽肝损伤肠道炎症内毒素血症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

    基因分型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分型中的应用进展

    方梓昊赵文丽徐雁南郑佳雄...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核分枝杆菌(Mtb)基因分型在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结核病疫情的监测、溯源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Mtb基因分型方法中,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曾经是国际公认的Mtb 分型的"金标准",但其缺陷明显,包括分型能力不足、对样本质量要求高和实验操作繁琐等;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稳定性较高,但其分型能力同样不足,结果可能趋向同型化;长序列多态性分型可以简便、快速鉴别牛型、人型和北京基因型菌株,并且在遗传进化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的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好,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优化位点组合,已经成为结核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和结果准确性高等优点,在结核分子流行病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有望成为Mtb分型的下一个金标准。

    结核分枝杆菌分型基因分型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长序列多态性分型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

    差异表达circRNAs在脊髓损伤组织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自噬凋亡、再生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陈峒江连邱健赵浩南王志伟...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病情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ircRNA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参与神经发育、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脊髓损伤组织中circRNAs发生差异表达,通过circRNA微阵列发现,在脊髓损伤后6 h,脊髓组织中共有150个circRNAs显著差异表达;脊髓损伤后3天,脊髓组织中有1 676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其中1 261个下调,415个上调。cirRNA在脊髓损伤发生后的常见病理反应中,如脊髓组织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凋亡、神经细胞自噬以及神经细胞再生和修复等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差异表达的circRNAs可能通过参与趋化因子/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来调节脊髓损伤组织的炎症,如一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s可激活NF-κB促进炎症反应,circRNA_005470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45-5p,调节κ轻链免疫球蛋白信号通路的表达,减少炎症反应。circ-HIPK3通过吸附miR-558减弱了脊髓损伤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一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s(如circRNA_07079和circRNA_01282)通过AMPK和cAMP信号通路参与脊髓损伤组织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缺氧、缺血或再灌注损伤状态下,circ016719表达上调,触发MAPK/p38信号通路激活,导致神经细胞自噬;高表达的circHIPK2通过激活MIR 124-2 HG及其靶标SIGMAR1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自噬。circHDAC9可能作为miR-138-5p的"海绵",有助于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并抑制其增殖;circRNA_01477是参与脊髓损伤组织神经细胞再生环境的重要调节剂。

    环状RNA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自噬脊髓损伤

    胃肠癌淋巴管血管侵犯发生机制及在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马国洪刘羽李勇王辰阳...
    112-11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淋巴管血管侵犯(LVI)包括血管侵犯和淋巴管侵犯。血管侵犯主要与癌细胞侵袭、肿瘤微环境、病理性血管生成等过程有关。在血管侵犯过程中,需要肿瘤微环境内免疫细胞、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各类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依次完成增殖、侵袭和内渗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可能通过促进病理性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为癌细胞侵袭脉管系统创造机会。癌细胞的淋巴管侵犯是主要通过破坏淋巴内皮屏障、诱导细胞连接不稳定及淋巴管入口形成等步骤实现。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影响黏附连接处VE-钙黏蛋白的表达增加淋巴管通透性,使其更易于被癌细胞侵入;癌细胞促使淋巴管内皮层形成孔隙,诱导淋巴管壁形成通道,使整个癌细胞簇可以到达淋巴管腔。LVI在胃肠癌预后预测方面有重要价值。LVI可预测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癌预后,LVI阳性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在淋巴结检出数量达标不足(<16个)的pN0胃癌患者中,合并有LVI阳性的患者预后差;LVI阳性同时出现神经受侵或钾电压门控通道亚家族Q成员1低表达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

    淋巴管血管侵犯肿瘤微环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预后胃癌结肠癌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