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次黄苷对大鼠糖尿病认知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朱莹丽林建帆李宇菲李婧琪...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次黄苷对大鼠糖尿病认知障碍(DCI)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并经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得到DCI模型,对照组不制作模型;实验组造模成功后给予100 mg/kg次黄苷腹腔注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的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分子的mRNA和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均<0.05).模型组海马神经细胞排列松散,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实验组海马神经细胞排列相对整齐,形态较规则,细胞数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MDA水平升高,SOD、GSH-Px水平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TNF-α、IL-1β、IL-6、MDA水平降低,SOD、GSH-Px水平升高(P均<0.05).模型组PI3K、AKT、mTOR mRNA及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PI3K、AKT、mTOR mRNA及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次黄苷能够改善DCI大鼠的认知和学习记忆能力,减轻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次黄苷糖尿病并发症认知障碍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乳腺MRI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恶性风险预测

    黄华驰黄卫保蒋清华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病变组织MRI征象,对乳腺MRI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恶性风险进行预测.方法 乳腺MRI检查示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患者111例,所有患者接受乳腺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检查.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恶性乳腺病变60例、良性乳腺病变51例.记录并比较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患者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MRI征象,包括分布(局灶、线样、段样、区域、多区域、弥漫)、内部强化模式(均匀、不均匀、集簇状、成簇环状)、T2WI信号(高、等、低)、早期强化率(缓慢、中等、快速)、增强信号—强度曲线(渐增型、平台型、流出型)、弥散受限和伴随征象.将单因素分析中O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RI征象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恶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恶性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及Calibration校准曲线.结果 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性质与分布、内部强化模式、T2WI信号、早期强化率、增强信号—强度曲线、弥散受限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部强化(OR=0.196,95%CI 0.043~0.880)、T2WI信号(OR=0.403,95%CI 0.166~0.974)、弥散受限(OR=0.278,95%CI 0.094~0.821)、伴随征象(OR=0.155,95%CI 0.049~0.486)为恶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以内部强化、T2WI信号、弥散受限、伴随征象绘制的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恶性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经Calibration校准曲线检验,非参数线与参考线较接近,Spiegelhalter Z检验P值接近1(P=0.995),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 内部强化、T2WI信号、弥散受限、伴随征象为恶性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以上述MRI征象绘制的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恶性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对病变性质进行鉴别.

    乳腺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磁共振成像影像学检查

    免充气腋窝入路乳腺腔镜手术治疗乳腺肿瘤疗效观察

    刘紫琪张琴琴何阳阳洪勇...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免充气腋窝入路行乳腺腔镜手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并与开放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比较.方法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早期乳腺癌患者共80例,经腋窝入路行乳腺腔镜乳腺肿瘤切除术30例纳入观察组,行开放乳腺肿瘤切除术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乳头/乳晕坏死、感染、出血、皮下积液、血肿、皮下气肿、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增生等)发生率、术后3个月满意度评价(ABNSW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满意度调查)、术后6个月瘢痕美观性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和术后6个月复发转移率.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发生乳头、乳晕/皮瓣坏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瘢痕增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ABNSW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均为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V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 免充气腋窝入路行乳腺腔镜手术治疗乳腺肿瘤安全有效,且创口隐蔽、切口小、术中出血少、瘢痕美观度高,效果优于开放乳腺肿瘤切除术.

    免充气腋窝入路乳腺腔镜手术乳腺肿瘤切除术乳腺肿瘤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超重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凯鲍杨倪欣蒋晴...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超重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超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瑞马唑仑组使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丙泊酚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分别记录麻醉给药前(T0)、胃镜过喉部(T1)、肠镜开始时(T2)、肠镜过肝曲(T3)、唤醒时(T4)、出复苏室(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操作时间、加药次数及常见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呼吸抑制、呛咳等),并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T1、T2、T3、T4、T5时点的HR、MAP较T0时点均出现下降,瑞马唑仑组T1、T2、T3、T4时点HR、MAP高于丙泊酚组(P均<0.05);两组T3、T4、T5 时点SpO2 高于T0 时点,瑞马唑仑组T1、T2 时点SpO2 高于丙泊酚组(P均<0.05).瑞马唑仑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超重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且呼吸、循环抑制更轻,不良反应更少.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胃肠镜检查全身麻醉老年超重患者呼吸抑制

    EB病毒相关性伴淋巴样间质胃癌20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邓玉鹏管冰心周成军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B病毒(EBV)相关性伴淋巴样间质胃癌(EBVaGCL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例EBVaGC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等.结果 EBVaGCLS占同期收治胃癌患者的2.0%(20/983).20例中,男17例(85.0%)、女3例(15.0%);发病年龄43~75岁,中位年龄60岁;肿瘤发生于贲门9例(45.0%),胃体8例(40.0%),胃窦2例(10.0%),残胃1例(5.0%);早期胃癌4例(20.0%),进展期胃癌16例(80.0%);伴淋巴结转移13例(65.0%),无淋巴结转移7例(35.0%).肿瘤多呈溃疡型,肿瘤最大径1.7~10.0 cm.肿瘤显示推挤式的生长边界,肿瘤细胞呈条索状、片状生长,细胞界限不清,呈合胞体样,胞质丰富,细胞核空泡样,可见小核仁,间质伴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淋巴滤泡形成,局部可见肿瘤腺管融合,呈"花边样"结构.20例肿瘤细胞EBV编码RNA原位杂交检测均显示核阳性;HER-2染色0~+17例、++3例,3例++患者肿瘤HER2双色银染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均无扩增;错配修复蛋白MLH1、PMS2、MSH2、MSH6均阳性;p53均为野生型表达.20例均行胃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随访结束时13例存活、5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EBVaGCLS是EBV感染引起的特殊类型的胃癌,中老年男性多发,肿瘤多位于近端胃,间质伴多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低,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胃肿瘤EB病毒伴淋巴样间质胃癌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Tim-3、Gal-9水平与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平衡的关系

    沈跃王佳心李莉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黏蛋白域分子3(Tim-3)、半乳糖凝集素9(Gal-9)变化及其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相关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183例IBD患者纳入IBD组,其中活动期89例、缓解期94例;另选1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Tim-3、Gal-9;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外周血Th1、Th2、Th17、Treg占比,计算Th1/Th2比值及Th17/Treg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Th2细胞因子IL-4、IL-6,Th17细胞因子IL-17、IL-22,Treg细胞因子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分析IBD组血清Tim-3、Gal-9水平与Th1/Th2、Th17/Treg的相关性.结果 IBD组血清Tim-3、Gal-9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患者血清Tim-3、Gal-9水平高于缓解期患者(P均<0.05).IBD组Th1占比、Th17占比、Th1/Th2比值、Th17/Treg比值、IFN-γ、IL-2、IL-6、IL-17、IL-22水平高于对照组,Th2占比、Treg占比、IL-4、IL-10、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活动期IBD患者血清Th1占比、Th17占比、Th1/Th2比值、Th17/Treg比值、IFN-γ、IL-2、IL-6、IL-17、IL-22高于缓解期患者,Th2占比、Treg占比、IL-4、IL-10、TGF-β低于缓解期患者(P均<0.05).IBD患者血清Tim-3、Gal-9与Th1、Th1/Th2、IFN-γ、IL-2、IL-6、Th17、Th17/Treg、IL-17、IL-22呈正相关,与Th2、IL-4、Treg、IL-10、TGF-β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IBD患者血清Tim-3、Gal-9水平升高,且活动期患者高于缓解期患者;异常升高的Tim-3、Gal-9与IBD患者Th17/Treg、Th1/Th2失衡密切相关.

    黏蛋白域分子3半乳糖凝集素9炎症性肠病Th1/Th2Th17/Treg

    POSSUM、aCCI评分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效能比较

    鲁为朋徐庆春孙礼侠刘志刚...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并比较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和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的效能.方法 选取老年胆总管结石行LCBDE的患者146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3例和无并发症组123例.比较两组POSSUM、aCCI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OSSUM、aCCI评分对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测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效能.结果 并发症组的POSSUM评分[生理学评分(PS)、手术严重度评分(OSS)、POSSUM总分]和aCCI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均<0.05).PS预测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91(95%CI 0.790~0.992,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21.5、78.3%、96.7%;OSS的AUC为0.649(95%CI 0.513~0.785,P<0.05),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5、39.1%、91.9%;POSSUM总分AUC为0.902(95%CI 0.813~0.990,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9.5、82.6%、88.6%;aCCI评分的AUC为0.775(95%CI 0.665~0.886,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47.8%、94.3%.POSSUM总分的AUC高于aCCI评分(Z=2.576,P<0.05).结论 POSSUM、aCCI评分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OSSUM评分预测效能更高.

    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并发症老年人

    超声检查在儿童胃肠道高危异物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杨泽胜解晓莹王世城裴广华...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儿童胃肠道高危异物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23年6月行腹部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诊断的36例胃肠道高危异物患儿的超声影像资料,并与X线检查、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6例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及X线平片检查,28例同时进行了CT检查.超声检查诊断异物35例、诊断符合率97.22%,X线检查诊断异物22例、诊断符合率61.11%,CT检查诊断异物24例、诊断符合率85.71%.合并肠梗阻11例,超声检查提示7例、X线检查提示6例、CT检查提示6例;合并肠穿孔13例,超声检查提示6例、X线检查提示0例、CT检查提示2例.高危异物包括磁力珠、泡大球、枣核、牙签、纽扣电池等15种.磁力珠超声检查呈弧形强回声斑,多发者可呈串珠排列;泡大球表现为胃肠腔内的圆形无回声,具有肠梗阻表现;枣核和牙签呈现为条形高回声;纽扣电池和金属螺丝呈强回声伴声影.其他异物如自来水笔、铅笔、铁钉、弹力球、圆规尖、棒棒糖棍、金属发夹、塑料玩具和瓜子皮等也有特征超声表现.结论 超声检查对儿童胃肠道高危异物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在泡大球、木制品、塑料等X线检查结果阴性异物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能够较好显示尖锐异物穿透肠壁的程度.

    消化道异物胃肠道高危异物超声检查儿童

    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在小儿全麻手术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乔梁王洪乾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在小儿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手术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3岁以下患儿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在常规全麻后,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于桡动脉四周皮下注射0.2 mL生理盐水和0.2 mL 2%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于桡动脉四周皮下注射0.2 mL硝酸甘油(5 μg/kg)和0.2 mL 2%利多卡因混合液,记录并比较两组桡动脉穿刺置管情况、皮下注射药液前后桡动脉内径和深度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桡动脉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提高,桡动脉平均穿刺时间缩短,在皮下注射药液后桡动脉内径增大,血管痉挛和血肿发生率降低(P均<0.05).两组穿刺前后平均动脉压、皮下注射药液前桡动脉内径、皮下注射药液前后桡动脉深度及皮下注射药液后20 min内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用于小儿全麻手术桡动脉穿刺置管,能显著提高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硝酸甘油利多卡因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全身麻醉手术小儿麻醉

    超声造影检查在膝骨关节炎中医外治法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赵阳王佩璐蔡林利温娜...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检查在膝骨关节炎(KOA)中医外治法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KOA患者30例纳入研究.患者均进行中医外治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行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治疗前后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及超声造影相关参数(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症状减轻、活动度升高.治疗后髌上囊积液深度和滑膜厚度较治疗前减少(P均<0.05).超声造影检查可以观察到治疗后滑膜造影高增强变为低增强,造影剂灌注由粗枝状灌注变为线状灌注.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滑膜超声造影达峰时间延长、峰值强度降低、曲线下面积减少(P均<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通过观察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及滑膜血供变化,为中医外治法治疗KOA的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膝骨关节炎中医外治法超声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