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cRNA GIHCG靶向miR-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秦娟祝瑞别俊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GIHCG靶向微小核糖核酸-429(miR-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ESCC细胞系(EC9706、TE1、KYSE150细胞)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t-1A细胞),用RT-PCR法筛选实验细胞。将对数生长期实验细胞随机分为si-NC组、si-GIHCG组,分别转染lncRNA敲低质粒阴性对照、lncRNA GIHCG敲低质粒。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lncRNA GIHCG、miR-429表达,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吸光度值(OD值)],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细胞增殖表型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移表型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将对数生长期实验细胞随机分为GIHCG-WT+miR-429 mimics组、GIHCG-WT+NC-mimics组、GIHCG-MUT+miR-429 mimics组、GIHCG-MUT+NC-mimics组,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GIHCG与miR-429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Het-1A细胞比较,EC9706、TE1、KYSE150中lncRNA GIHCG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miR-429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由于TE1细胞中lncRNA GIHCG的相对表达表达量最高、miR-429相对表达量最低,因此以TE1细胞作为实验细胞。与si-NC组比较,si-GIHCG组lncRNA GIHCG相对表达量低,miR-429相对表达量高,各时间OD值低,细胞移动距离百分比低,Cyclin D1、PCNA、MMP-2、MMP-9相对表达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GIHCG-WT+NC-mimics组比较,GIHCG-WT+miR-429 mimics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低(P<0。05);GIHCG-MUT+miR-429 mimics组、GIHCG-MUT+NC-mimics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CC细胞中lncRNA GIHCG高表达,miR-429低表达;敲低lncRNA GIHCG通过靶向调控miR-429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食管鳞状细胞癌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GIHCG微小核糖核酸-429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ITGA3对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

    蔡恒林峰宋淦赵和平...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整合素亚单位α3(ITGA3)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取行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5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A549/Tax(人肺腺癌紫杉醇耐药性)细胞、人A549细胞株及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RT-qPCR法检测组织及细胞中ITGA3基因mRNA表达;以A549/Tax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转染pcDNA3。1-ITGA3质粒(oe-ITGA3)及pcDNA3。1空载体(oe-NC)、沉默ITGA3小RNA(sh-ITGA3)及阴性对照(sh-NC),标记为oe-ITGA3组、oe-NC组、sh-ITGA3组、sh-NC组,同时以未经处理的A549/Tax细胞为对照组;CCK-8 法检测 24、48 h的OD450 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snail]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免疫逃逸蛋白[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表达;RT-qPCR法检测A549/Tax细胞中ITGA3 mRNA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A549/Tax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治疗后肿瘤组织中ITGA3 mRNA表达高于治疗前肿瘤组织(P<0。05),A549细胞、A549/Tax细胞中ITGA3 mRNA表达高于MRC-5细胞(P均<0。05)。治疗后,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snail、TGF-β、PD-L1较治疗前增加,E-cadherin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oe-NC组相比,oe-ITGA3组24、48 h的OD450值、细胞迁移、侵袭数目、ITGA3 mRNA、Vimentin、snail、TGF-β、PD-L1表达增加,E-cadherin表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sh-NC组相比,sh-ITGA3组24、48 h OD450 值、细胞迁移、侵袭数目、ITGA3 mRNA、Vimentin、snail、TGF-β、PD-L1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增加(P均<0。05)。结论 下调ITGA3表达可抑制NSCLC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表达有关。

    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整合素亚单位α3紫杉醇耐药性

    参麦注射液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作用成分及分子机制

    赵杨宋宇王鹏巴特金...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SMI)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活性成分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SMI的主要成分及相应靶点,并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s、DisGeNET和CTD数据库检索急性胰腺炎(AP)相关靶点。将SMI靶点与SAP靶点取交集,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N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核心靶点和活性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将交集靶点分别于焦亡、铁死亡、铜死亡及失巢凋亡基因集取交集。结果 通过数据库共检索到SMI中67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作用于与AP相关的238个靶点。PPI网络分析结果表明DRD2、DLG4、DNMT1、TYMS、GSR、IL-1B、APOE、ALDH2、AKT1、ALDH1A1、ESR1和GRIN2A等靶点可能是SMI治疗AP的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机制可能与酪氨酸代谢、鞘脂信号通路、cAMP 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和AMPK信号通路等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Methyl Ophiopogonanone B 与ALDH1A1蛋白有较好的结合能力。此外,鉴定出12个焦亡相关基因、14个失巢凋亡相关基因、14个铁死亡相关基因及3个铜死亡相关基因。结论 通过数据库共检索到SMI中67种活性成分,12个焦亡相关基因、14个失巢凋亡相关基因、14个铁死亡相关基因及3个铜死亡相关基因,SMI可能通过以上活性成分调整程序性相关死亡基因靶向治疗SAP。

    急性重症胰腺炎参麦注射液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机制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

    刘长林胡静赵海莹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拟行ER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麻醉组(R组)和丙泊酚麻醉组(P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AS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常规心电监护、吸氧,分别应用瑞马唑仑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两组诱导前(T0)、诱导后(T1)、进入十二指肠镜(T2)、取石球囊或取石网篮取石(T3)、苏醒时(T4)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术中体动反应次数、术中低血压及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情况、术中注射痛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内镜医师、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 两组均镇静成功,无镇静失败剔除出本研究患者。T0时点,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时点与R组比较,P组SBP、DBP、HR降低(P均<0。05);T2时点与R组比较,P组HR降低(P<0。05);其他各时点两组SBP、DB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组比较,R组麻醉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缩短、术中体动次数及注射痛发生率降低、内镜医师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SpO2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ERCP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小,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短。

    静脉麻醉瑞马唑仑瑞芬太尼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老年人

    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及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

    姚琳芳赵金龙马超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SILS)对结直肠癌(CRC)患者应激反应及肿瘤标志物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CRC患者100例,根据腹腔镜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组48例、多孔组52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24、72 h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术前及术后72 h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胸苷激酶1(TK1)、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随访截至2023年12月1日,统计两组累积生存率和累积无病生存率。结果 单孔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多孔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24、72 h,两组血清E、Cor、NE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而单孔组术后24、72 h血清E、Cor、NE水平均低于多孔组同期(P均<0。05)。两组术后72 h血清CEA、TK1、CYFRA21-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两组术后72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累积生存曲线和累积无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ILS在降低CRC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改善预后方面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类似,但SILS能够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从而加快术后康复。

    结直肠癌单孔腹腔镜手术多孔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肿瘤标志物预后

    未经内镜治疗Forrest分级Ⅱa、Ⅱb级消化性溃疡患者再出血的预测模型构建及效能验证

    刘键琼刘少俊张德才向思奕...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未经内镜治疗Forrest分级Ⅱa、Ⅱb级消化性溃疡(PU)患者早期再出血的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确定为消化性溃疡,Forrest分级为Ⅱa或Ⅱb级,且未接受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共230例,采用随机化分组的方式将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建模队列及验证队列。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进行10次交叉验证优化变量选择,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实现模型可视化。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度的评价。结果 从18个变量中筛选出3个预测因子(休克、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构建了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建模队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在验证队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校准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结论 构建了未经内镜治疗的Forrest分级Ⅱa、Ⅱb级消化性溃疡患者再出血的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区分再出血高危患者。

    消化性溃疡Forrest分级再出血预测模型预测效能

    多次复发乳腺叶状肿瘤1例临床诊治

    索鹏峰林俊甫林炜怡邓雪琴...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次复发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治。方法 患者,女,46岁。因"右乳肿物切除术后6年余,再发右乳肿物20余天"于2023年5月25日入院。患者6年前(2017年3月28日)发现右乳包块,于当地医院行右乳包块切除术;3年前原术区肿物首次复发,于外院行右乳包块切除术;2年前患者再次出现术区原位肿瘤复发,外院行右乳肿块扩大切除术,术后行右乳三维适形放疗。20天前患者再次触及右乳肿物,入院后行全身筛查未见确切肿瘤转移,经查体、超声检查、双乳X线片正斜位检查、彩超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右乳纤维上皮性肿瘤。于2023年5月27日行右乳皮下单纯切除术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左乳予以倒T法缩乳上提术。结果 术中肿物剖视:肿物呈粉红色,分叶状,内可穿刺的淤血和迂曲扩张的静脉。术后病理检查:良性叶状肿瘤。术后左乳仍大于右乳,但患者对外形较为满意,拟积极减重,待外形稳定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二次调整手术。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诊治存在难点,对于术后复发且联用放疗局部控制不佳的患者,全乳切除是可选手术方式,采用乳房整形术可获得理想的术后外形。

    乳腺叶状肿瘤多次复发临床诊治

    泻热祛毒汤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机制

    陈自强耿燚杨振淮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泻热祛毒汤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药理机制。方法 选取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联合泻热祛毒汤治疗,疗程7 d。治疗前、治疗7 d比较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和马歇尔(Marshall)评分。治疗后28 d,统计两组患者生存情况,计算累计生存率。治疗前、治疗7 d检测两组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氨氧化酶)、炎症因子(PCT、CRP、IL-6)水平。结果 治疗7 d,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以及血清D-乳酸、二氨氧化酶、PCT、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8 d,观察组累计生存率(86。1%vs 75。0%,P<0。05)。结论 泻热祛毒汤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有良好疗效,其药理机制与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恢复及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胃肠功能障碍脓毒症泻热祛毒汤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因子药理机制

    小青龙汤联合益生元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刘雨夏丹娜邓平李娅莉...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联合益生元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择过敏性鼻炎患儿63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益生元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青龙汤联合益生元治疗;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IgE、IL-4、IL-10、IL-17水平。结果 治疗8周,观察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观察组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较对照组均降低,血清IgE、IL-4、IL-17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小青龙汤联合益生元可改善过敏性鼻炎患儿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过敏性鼻炎,儿童小青龙汤益生元临床症状评分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10

    Wilson病患者震颤变异性中情绪效应的影响因素

    白雪王共强金平马心锋...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Wilson病(WD)患者震颤变异中情绪效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以震颤为主的WD患者35例(WD组)及同期健康对照者28例(健康组),采用视频诱发情绪方式诱发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姿态传感器测量WD患者在不同情绪下的震颤参数,脑电图仪记录WD组和健康组在不同情绪时的频谱功率,自我评估模型(SAM)评估诱发相应情绪的效价和唤醒度评分。以中性状态为参照,分析WD患者在积极和消极状态下震颤参数变异程度与情绪效价和唤醒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情绪时WD组和健康组脑电图仪在β频段各导联功率值对情绪效价和唤醒度的影响,16个耳极导联的脑电信号分别为Fp1-A1、Fp2-A2、F7-A1、F8-A2、F3-A1、F4-A2、C3-A1、C4-A2、T3-A1、T4-A2、T5-A1、T6-A2、P3-A1、P4-A2、O1-A1、O2-A2,1为左侧,2为右侧。比较不同情绪时WD组各病变脑区对震颤参数的影响。结果 消极情绪时,震颤参数F-acc和F-gyr大于积极和中性情绪(P均<0。05);震颤参数RMS-acc和RMS-gyr在三种情绪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积极情绪时,WD组效价得分高于健康组(P<0。05),唤醒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情绪时,WD组效价得分低于健康组(P<0。05),唤醒度得分大于健康组(P<0。05);中性情绪时,WD组与健康组效价及唤醒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消极情绪时,震颤参数F-acc和F-gyr的变异程度与效价呈负相关,与唤醒度呈正相关(P均<0。05)。WD组中T5是积极情绪效价和唤醒度的影响因素(P<0。05);F8是消极情绪效价和唤醒度的影响因素(P均<0。05)。健康组中T3是积极情绪效价的影响因素(P<0。05),T5是积极情绪唤醒度的影响因素(P<0。05);T6是消极情绪效价的影响因素(P<0。05)。积极情绪时,壳核是F-acc、RMS-acc、RMS-gyr的影响因素(P均<0。05);中性情绪时,壳核是F-acc、RMS-acc、RMS-gyr的影响因素(P均<0。05);消极情绪时,壳核是F-acc、RMS-acc、RMS-gyr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消极情绪导致以震颤为主要运动障碍表现的WD患者震颤程度增大,右侧前额叶及壳核损伤是消极情绪影响震颤变异的因素。

    Wilson病震颤情绪脑电图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