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低表达miR-296-5p的肿瘤细胞外泌体对食管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

    陈河山许荣誉陈劭赓傅景梁...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低表达miR-296-5p的肿瘤细胞外泌体对食管鳞癌细胞(ESCC)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提取转染miR-296-5p过表达和miR-296-5p干扰及其阴性对照物(NC)后的ESCC细胞外泌体,并采用透射电镜与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鉴定;将ESCC细胞分为三组,干扰组、过表达组分别加入miR-296-5p干扰或过表达细胞的外泌体培养,NC组加入NC转染细胞的外泌体培养48 h;取各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黏附分子3(CADM3)、CADM1、CADM4、钙黏蛋白E(E-cadherin)及血管内皮细胞生成浸润相关蛋白CD31、CD44。结果 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过表达组>NC组>干扰组(P均<0。05)。细胞中CADM1、CADM4、E-cadherin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干扰组>NC组>过表达组,CADM3、CD31、CD44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组>NC组>干扰组(P均<0。05)。结论 高表达miR-296-5p的肿瘤细胞外泌体可能通过调控CADM、E-cadherin、CD31、CD44等基因表达提高ESC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微小核糖核酸296-5p食管鳞癌外泌体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医药学名词常见错误及正确写法

    48页

    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

    张腾腾王海燕张英谦段晨初...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59例(A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B组),以吸入用氯醋甲胆碱为支气管激发剂,使用Astograph气道过敏反应测定仪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基础呼吸阻力(Rrs cont)、基础呼吸传导率(Grs cont)、最小诱发累积剂量或反应阈值(Dmin)、Rrs升高到基础水平115%所需氯醋甲胆碱的累积剂量(PD15)、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Dmin与PD15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min、PD15对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判断效能。结果 B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Dmin、PD15高于A组,SGrs低于A组(P均<0。05),两组Rrs cont、Grs con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in与PD15呈正相关(r=0。68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min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95%CI为0。966~1。000,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3。41 U,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93。3%;PD15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AUC为0。921(95%CI为0。869~0。973,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5。86 U,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6。7%。结论 典型支气管哮喘较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更强,Dmin≤3。41 U、PD15≤5。86 U可作为鉴别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界值。

    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omentin-1、FGF-2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罗汉球古伟强曾子坤谢振威...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BA)患儿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肺功能、气道炎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110例BA患儿为BA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omentin-1、FGF-2,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1/FVC以及气道炎症指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BA患儿随访3个月,记录预后情况。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BA患儿血清omentin-1、FGF-2与肺功能指标、气道炎症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BA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BA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BA组血清omentin-1、FEV1、FVC、FEV1/FVC低于对照组,FGF-2、FeNO、EOS高于对照组(P均<0。05)。BA患儿血清omentin-1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与EOS、FeNO呈负相关;血清FGF-2与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与EOS、FeNO呈正相关(P均<0。05)。至随访结束,110例BA患儿预后良好79例、预后不良3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mentin-1降低、血清FGF-2升高是BA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血清omentin-1、FGF-2单独预测BA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0。765;两项指标联合预测BA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923。结论 BA患儿血清omentin-1水平下降、FGF-2水平升高,血清omentin-1、FGF-2水平与BA患儿肺功能、气道炎症及预后关系密切,两项指标联合对BA患儿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网膜素1支气管哮喘儿童支气管哮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气道炎症

    止嗽立效丸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张榆铃白碧慧孙兰陈余思...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止嗽立效丸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收集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氨茶碱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止嗽立效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3 d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晨间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am)、晚间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pm)]、气流受限指标(气道远端阻力、中远端阻力、总阻力)、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3 d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治疗3 d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am、PEFpm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治疗3 d后气流受限指标气道远端阻力、中远端阻力、总阻力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各气流受限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治疗3 d后血清炎症因子IL-4、STAT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止嗽立效丸与氨茶碱注射液联合使用可提高AASA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气道阻力及炎症反应有关。

    止嗽立效丸支气管哮喘氨茶碱肺功能炎症因子

    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miR-193b、miR-330-5p水平与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关系

    胡芳方向东付江萍伍桂容...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微小RNA-193b(miR-193b)、miR-330-5p水平与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80例,qRT-PCR法检测患者血清miR-193b、miR-330-5p。于新辅助放化疗后评估放化疗疗效,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定义为放化疗有效者,疾病进展+稳定患者定义为放化疗无效者。比较新辅助放化疗有效与无效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取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93b、miR-330-5p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18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行新辅助放化疗有效者84例、无效者96例,新辅助放化疗有效与无效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N分期、血清miR-193b、血清miR-330-5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清miR-193b、低血清miR-330-5p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93b、血清miR-330-5p预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无效的AUC依次为0。752、0。777,两项指标联合预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无效的AUC为0。829。结论 行新辅助放化疗有效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miR-193b、miR-330-5p水平高于放化疗无效的患者,血清miR-193b、miR-330-5p低水平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微小RNA-193b微小RNA-330-5p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

    自拟加味温润方治疗变异性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智琳孔祥照王赞朱小玲...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加味温润方治疗变异性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变异性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合方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加味温润方口服、合方组给予三拗汤合止嗽散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口服,疗程均为6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d、治疗6 d后对患者主症、次症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评价,根据中医症候积分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合方组及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逐渐下降,且治疗3、6 d后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合方组>治疗组(P均<0。05)。治疗3 d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合方组>对照组,治疗6 d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合方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 自拟加味温润方可有效改善变异性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加味温润方咳嗽急性咳嗽风寒袭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环状RNA VMP1、PIP5K1A水平与含铂双药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蔡小英汪水塘李英杰卜云芳...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环状RNA VMP1、PIP5K1A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血清VMP1、PIP5K1A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晚期NSCLC患者118例作为NSCLC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VMP1、PIP5K1A。于化疗前及化疗后行胸部CT检查评估化疗效果,随访1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根据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的平均值将NSCLC患者分为VMP1高水平者及低水平者、PIP5K1A高水平及低水平者,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比较VMP1、PIP5K1A高低水平者的1年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NSCLC组血清VMP1、PIP5K1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TNM分期为Ⅳ期、低分化的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分别高于TNM分期为Ⅲb期、高中分化者(P均<0。05)。118例晚期NSCLC患者中化疗有效者41例、无效者77例,化疗有效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均低于化疗无效者(P均<0。01)。NSCLC患者随访1年共生存50例,1年生存率为39。83%。根据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的平均值将患者分为VMP1高水平者58例、低水平者60例,PIP5K1A高水平者57例、低水平者61例。VMP1、PIP5K1A高水平者1年生存率分别低于VMP1、PIP5K1A低水平者(P均<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Ⅳ期、低分化程度、VMP1高水平、PIP5K1A高水平是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晚期NSCLC患者血清VMP1、PIP5K1A水平升高,两者与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有关,可对评估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有一定价值。

    环状RNAVMP1PIP5K1A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sICAM-1、RDW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熊娟张广清刘彬郭李梦...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中医证型类型分为痰瘀互阻26例、心血瘀阻22例、气虚血瘀18例、气阴两虚16例、气滞血瘀14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sICAM-1,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RDW。比较不同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sICAM-1、RDW,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L-18、sICAM-1、RDW与不同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水平比较痰瘀互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清sICAM-1水平比较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阻>气阴两虚,血清RDW比较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阻(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8、sICAM-1与痰瘀互阻呈正相关,血清IL-18、sICAM-1、RDW与心血瘀阻、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呈正相关,血清sICAM-1、RDW与气阴两虚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sICAM-1、RDW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血清IL-18与痰、瘀证素有关,血清sICAM-1与血瘀证素有关,血清RDW与气滞、气虚、血瘀证素有关。

    中医证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血清白介素1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红细胞分布宽度

    泰它西普与贝利尤单抗在狼疮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陈燕张雨婷何雨谣李欢骏...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泰它西普与贝利尤单抗分别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106例狼疮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标准方案组(A组)40例、贝利尤单抗+标准方案组(B组)40例、泰它西普+标准方案组(C组)26例。A组仅给予激素及传统免疫抑制剂进行标准方案治疗,B组在标准方案基础上联合贝利尤单抗治疗,C组在标准方案基础上联合泰它西普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个月。治疗12个月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总B淋巴细胞比例、补体C3、补体C4、IgG、IgA、IgM,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C组临床疗效均高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C组各肾功能指标均低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各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各组总B淋巴细胞比例、补体C3、补体C4、IgG、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总B淋巴细胞比例、补体C3、补体C4均高于治疗前,IgG、IgA、IgM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C组总B淋巴细胞比例、补体C3、补体C4均高于A组,IgG、IgA、IgM均低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泰它西普、贝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狼疮肾炎均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调节免疫反应有关。

    贝利尤单抗狼疮肾炎泰它西普贝利尤单抗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