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

张成刚

半月刊

1006-0510

sckzazhi@126.com

028-8696212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省科技6楼

/Journal BUSINESS
查看更多>>郑重声明  由于近期读者频繁反映,以罗清为首的部分人员以我编辑部名义对外征稿,并承诺全文被中国知网、万方、龙源数据库收录。  现公开我编辑部掌握的部分人员名单和汇款账号:人员名单:余晓凤、杨果、罗清、王小培、邱晓玲、李溢汇款账号:6217 0038 1000 2242 579 户主:李溢 开户行地址: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顺江路支行本编辑部郑重声明:以上人员与我编辑部并无任何关联,该汇款账户并非我编辑部指定汇款账户,请广大读者提高警惕、仔细分辨,投稿请通过本编辑部唯一公开电话028-86962127联系本刊编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云存储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实践

    朱峰
    215-21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存储技术的分析和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结合我国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云存储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运用的优势和价值,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在实践提出中相应的解决方案。

    云存储技术人事档案管理挑战与实践

    基于交互技术移动端个人形象管理的应用与研发

    苑馨月
    21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移动端APP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迅猛崛起,用户对突显个性化的个人形象管理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本文以脸萌产品为例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之处,从而有助于移动端个人形象管理的应用与研发。

    APP移动端个人形象管理脸萌

    关于“互联网+两学一做”的思考

    王香群
    217-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运用互联网引领“两学一做”工作,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要求,有助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便捷、更高效、更有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等原则,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两学一做”联姻的新路径,使互联网成为推进“两学一做”的有力工具。

    互联网“两学一做”创新模式

    被害人宽恕与死刑的适用

    米梓睿徐琛皓
    218-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被害人宽恕成为死刑的考量情节之一,对被害人而言,提高诉讼地位能够更有力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表达诉求;对犯罪人而言,则多了一次可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能够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进行弥补。因而被害人的宽恕一方面体现在被害人及其家属作出的宽恕的处分行为,另一方面犯罪人为弥补自己的过错而进行的事后行为也是不可忽视的,同时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死刑的考量才能够更加客观、公平。将被害人宽恕适用死刑,符合了刑法谦抑性理论,能够最大程度的弥补被害人的损失。

    被害人宽恕死刑恢复性司法

    论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李娟
    219-21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之一,其在生前自然享有人格权,因此其人格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是在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利益是否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呢?现阶段,我国对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相关法律略显粗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法律效果。本文通过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分析了对死者人格利益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对策。

    人格权死者人格利益保护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胡凯丽
    220-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湿地的立法保护还存在着大量的缺陷。以河北省为例,虽然湿地保护立法上有一定进展,湿地面积呈稳定及上升趋势,但总体上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针对现状,必须采取措施来加强立法。

    湿地立法生态

    论租赁房屋的优先购买权

    纪淑璐
    22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先购买权是我国民事法律中一项重要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购买力也随之增强,房屋交易活动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然,在法律中,我国对房屋的优先购买权的条件做了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不尽人意的地方并产生了争议。在争议的焦点之中,对房屋优先购买权同等条件、对房屋出售通知期限适用方法进行相应的阐述,同时对次承租人、部分承租人、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的问题进行分析。

    优先购买权同等条件承租

    论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的赔偿制度

    冯磊李菲
    22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伤制度是兼顾维护劳动者利益和分散用人单位风险的法律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对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每一种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与此同时,对工伤损害的填补机制的发展也日渐多元化,形成了工伤保险制度与民事侵权赔偿制度共存的局面。两种制度时见冲突的问题也凸显起来,而两种制度各具优势,二者皆不可废也不可废其一,当两种救济制度发生竞合时如何做出选择和处理,因各地区立法对此规定不同和各地法官对此问题的法理认识不同,导致出现了各地不同的司法判例,法律的统一性严重受到了影响。因此,完善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关系,解决这一冲突问题,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尤为紧迫和重要。

    交通事故工伤权利竞合

    浅论房地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

    孔航
    22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旺盛,使得我国房地产建筑业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建筑产品的质量缺陷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建筑物本身产品质量的特殊属性以及已经形成的庞大的、一系列和建筑物有关的产品市场共同造成了现阶段难以调和的矛盾,研究房地产建筑工程在建设期间内质量管理的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才可更好的规范房地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健全其机制、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

    房地产建设工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

    强制性规范在公司法中存在的正当性

    潘晟
    226-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法的私法属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强制性规范的出现绝非偶然,是随着国家承认公司人格及规制过度自由放任经济产生。强制性规范不仅能弥补任意性规范的“软弱”,规范公司内部的运行及管理,限制控股股东及高管的权力,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还能有力保护国家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司等市场主体赖以生存的稳定的市场秩序。因此,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不会影响公司法的私法属性,还是对私法自治的补充。

    强制性规范公司法私法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