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经济
商业经济

李彦春

半月刊

1009-6043

0451-84203760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四街64号

商业经济/Journal Business Economy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烟草企业配送全过程监管探析

    潘滨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草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近年来生产经营稳中有进,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优化烟草企业配送模式、提高配送效率,加快创新驱动和数字化转型,推动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将数字孪生技术运用于烟草企业配送全过程监管,通过数据采集与整合、线路优化、实时监管、反馈优化和绩效考核等流程,建立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烟草企业配送全过程监管模型,实现了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为烟草商业企业提供了全新的配送监管及绩效考核方式,对其配送效率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数字孪生技术全过程监管绩效考核

    数字农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傅琛予王静远李芳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探究山东省数字农业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深远影响时,采用了 2010 至 2022 年间山东省 16 个地级市的详细数据进行研究.利用Kernel核密度估计对山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降低.研究发现,数字农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农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数字农业水平每攀升 1 个百分点,便能带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0.529 个百分点.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作用呈现双门槛特征,不同收入层次下,数字农业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数字农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还展现出鲜明的区域与经济异质性.在内陆地区,其正向影响尤为显著,而沿海地区则相对较弱.在经济圈层面,鲁南和省会经济圈受益明显,而胶东经济圈的影响则较为有限.

    数字农业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核密度估计双向固定效应门槛效应

    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尹蕾熊健益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 2013-2022 年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农村产业融合和农业经济韧性发展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系统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能够显著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业经济韧性的重要机制;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效果在东部地区最明显,中部次之,而在西部地区则并不显著.据此,建议持续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激发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以提升农业经济韧性.

    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经济韧性农业科技创新中介效应

    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影响机制及实证分析

    尹龙姜新灵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基于我国 30 个省份 2011-2021 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且数字经济能够推动农村资源优化调整,进而影响农村三产融合水平.与此同时,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及融合水平更高的地区,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的效果更明显.

    数字经济农村三产融合农村资源优化

    "虚拟+地理"集聚对地区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

    王静田崔晓雨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兴起使得资源配置从地理空间、物理空间转向虚拟空间、网络空间.产业在"虚拟+地理"空间集聚的新形态,不仅重塑了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的流动与分布,还会影响地区资源配置的效果.利用 2006-2016 年中我国 285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虚拟+地理"集聚对地区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集聚加剧了本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本错配,产生一种互联网垄断式的"资本掠夺",地理集聚能改善本地资本错配.地理集聚的市场潜能和专业化外部性会恶化本地劳动力错配,虚拟集聚和地理集聚的多样化外部性会改善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劳动力错配.

    虚拟集聚地理集聚资源错配影响研究

    中国特色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和传承路径探析

    逄红梅林佳妮孟佳琳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始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具有独特历史、独特文化、独特国情的中国,在其产业发展中也凝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其内蕴的人本思想的根本立场、团结奋斗的实干精神、自立自强的创造精神、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时代价值.而推动中国特色工匠精神传承和发展,需要以实践教育促进精神文化建设,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物质保障,以榜样力量增强工匠精神影响力.

    中国特色工匠精神实质内涵

    平陆运河与广西向海经济发展:互动关系与战略启示

    梁骁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平陆运河建设与广西向海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重点分析运河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对运河建设的响应.通过实证分析和平陆运河的建设背景、功能及其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平陆运河在促进广西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合作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港口物流能力、加强区域合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建议,旨在为广西向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平陆运河向海经济广西互动战略

    反不正当竞争视角下客户名单法律保护研究

    付长洋
    158-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户信息历来都是市场主体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当前市场主体对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客户名单的法律保护成为反不正当竞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对客户名单的法律保护进行深入研究,无论是对法律理论还是司法实务均具有较高价值.根据真实案例所反映的普遍问题,针对客户名单的定义、对构成商业秘密的客户名单的法律界定及法律保护三个方面展开系统论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得出解决方案,以期对客户名单法律保护以及司法实务和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客户名单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

    我国电价交叉补贴的现状、影响及解决方案探讨

    吴永飞何姣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价交叉补贴作为电力普遍服务的手段之一,在保障居民基本用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居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交叉补贴规模和缺口将进一步扩大,阻碍电力市场改革;在此背景下,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每年工商业用户为居民用户提供超过 3000 亿的电价交叉补贴,且由于补贴方式、对象、标准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精准设计,导致其带来非效率性和非公平性等影响,故需要妥善解决电价交叉补贴问题;最后,在研究电价交叉补贴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交叉补贴附加费、阶梯电价以及电力普遍服务三种解决电价交叉补贴的思路,设计了具体解决路径,并比较了不同解决方案的适应性和政策有效性等.

    电价交叉补贴电力普遍服务居民用户工商业用户

    AI技术赋能财务应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刘阳方雨樊佳靓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财务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AI技术如何赋能财务应用,通过智能供应链系统、财务机器人、智能电子影像系统等,有效地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然而,AI技术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包括信息安全风险、财务人员被替代风险、技术更新滞后风险、系统出错风险.针对带来的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如制定安全措施,推动人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定期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评估等,旨在推动人AI技术在财会领域的稳健与高效发展.

    AI财务应用财务机器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