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冶金
山西冶金

王荣贵

双月刊

1672-1152

0351-4063125

030001

太原市迎泽大街338号

山西冶金/Journal Shanxi Metallurgy
查看更多>>本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完善和提高刊物质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低碳冶炼技术初探

    谢来广
    89-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探讨低碳绿色冶金方法意义重大.通过采用高效低碳造块工艺优化炉料结构、低硅生铁冶炼、高炉喷吹富氢气体燃料、低铁耗炼钢等技术措施,实现低碳绿色冶金及高质量发展.

    低碳绿色低碳冶炼技术措施

    冶炼行业PM2.5粒径分布特性分析

    王强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某冶金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对采用高炉炼铁工艺与转炉炼钢工艺的PM2.5颗粒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高炉炼铁工艺中出铁场的PM2.5粒数浓度为450~850粒/mm3,质量浓度为1.50~4.00 mg/m3,矿槽中PM2.5粒数浓度为160~210粒/mm3,质量浓度为2.4~7.5mg/m3.采用转炉炼钢工艺,一次烟气中的PM2.5粒数浓度为220~360粒/mm3,质量浓度为5.4~15.7 mg/m3.精炼后的PM2.5粒数浓度为40~120粒/mm3,质量浓度为2.8~3.5 mg/m3.通过分析冶炼行业PM2.5粒径分布特性,可为黑色金属冶炼粉尘污染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黑色金属冶炼PM2.5颗粒物分布特征

    辽宁翁泉沟硼铁矿田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分析

    邓文婷孙莉孙桂涛胡迪...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翁泉沟硼铁矿床是辽东地区已知的特大型硼铁矿床,累计探明B2O3组分量2 185万t,B2O3平均品位7.23%;共生的铁矿储量28 302万t,TFe平均品位30.65%,固体硼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位.后期在其外围又相继发现了马家西沟和于家岭2个中型硼铁矿床,及3个小型硼铁矿床.这些矿床矿石类型以磁铁矿-硼镁铁矿型、硼镁石磁铁矿型为主,具有铁、硼矿产共生,普遍呈现含铀、富镁、贫钙和多硫的特点,是在火山-沉积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变质热液交代改造作用形成的.根据矿体地质特征,重点分析翁泉沟硼铁矿田成矿因素,并对其成矿模式进行探讨,为该区进一步的勘查找矿提供新的思路.

    翁泉沟硼铁矿田矿体特征成矿因素成矿模式

    河北省涿鹿县上井沟-黑山寺锰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王勇张艳平韩效斌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涿鹿县上井沟-黑山寺锰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矿石质量及夹石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矿床成因和本区锰矿的找矿标志,认为本区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锰矿床.

    涿鹿县锰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南秦岭寒武-志留系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分析

    王文波
    103-10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南秦岭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带分布范围广、成矿条件优、潜在资源量大.对南秦岭寒武-志留系区域含矿地层、构造体系、岩浆岩特征开展归纳总结,并以西、中、东部三个不同地段典型铀矿床成矿特征进行简要对比,发现区域铀成矿的共性特征,总结得出区域上浅海半深水的沉积环境是最有利的铀成矿环境,断裂构造为导矿、容矿提供了有利空间通道,深部幔源流体上升为铀富集提供了有利成矿条件.

    南秦岭寒武系志留系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规律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护评价分析

    许宇栋
    107-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巷道超前支护难题,以古城煤业有限公司Z107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该工作面超前支护25 m范围内单体支柱工作压力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工况条件下,工作面超前10 m范围内采用"一梁三柱"支护方式;工作面超前后15 m范围内,采用"一梁两柱"的单体支护形式.经验证,该支护方式满足现场安全生产需求.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护

    基于特征选择与PSO-XGBoost的球团矿抗压强度预测

    王兴锋孙孝东孙庆科张建良...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链篦机-回转窑工艺是生产球团矿的一套工艺,由于链篦机-回转窑生产工艺的复杂性,成品球的质量与各个工序生产参数和工艺参数相互耦合,很难建立精确的机理模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成品球团矿质量的检测存在较大的滞后,不能及时反馈调整工艺生产参数.针对此问题,基于Spearman相关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对参数进行特征处理,并结合XGBoost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球团矿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用实际生产数据完成模型的训练.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效果,命中率可达94%,满足现场实际生产需求,可实现对球团矿质量的快速精准预测,为现场生产及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参考.

    球团矿抗压强度特征选择XGBoost优化算法

    坚硬顶板强矿压特征及控制

    郭纬宇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在坚硬顶板下进行工作面回采时,坚硬顶板不易垮落,诱发强矿压显现可能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以某矿31103回采工作面为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坚硬顶板煤岩失稳动态变化,并且比较不同煤岩厚度下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进而总结出坚硬顶板强矿压特征规律,这些规律可为顶板弱化、强矿压危险区域卸压、采场巷道维护等提供依据.依据数值分析结果并结合现场实践,从防御和解危两方面入手,将超前深孔预裂爆破和大直径钻孔煤体卸压两种方案结合,从而降低工作面来压强度,消除强矿压危险区域灾变隐患,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坚硬顶板强矿压数值模拟防治措施

    煤矿巷道顶板支护力学研究

    侯东哲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顶煤巷道锚索支护设计困难的问题,以李雅庄煤矿2-618工作面为背景,基于Hoek-Brown准则中的强度参数建立了锚索支护下的含顶煤巷道破坏模型,并通过研究发现锚索间距对支护力的影响较大,在煤层厚度一定的前提下,随着间距的降低,所需支护力会大幅减小,且在所有影响锚索支护力大小的因素中以覆岩压力最为显著.通过2-618工作面实际监测结果验证了根据模型所设计的支护方案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满足支护设计需要和保证实际巷道的稳定性.

    巷道支护锚索强度

    底吹炼铜过程中熔炼渣与吹炼渣物相分析与结焦优化

    纪德良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熔炼渣和吹炼渣处理工艺的全面分析,提出了基于物相分析的结焦预防和处理策略.研究结果显示,熔炼渣主要由铁和二氧化硅构成,铜含量较高,且随着吨矿氧量的增加,炉渣黏度也随之增加,流动性降低,导致结焦现象加剧,将吨矿氧量控制在140 m3以下,可有效减少铜的化学溶解损失,降低渣的含铜量,为底吹炼铜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底吹炼铜熔炼渣吹炼渣物相分析结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