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煤炭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炭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余子彤

双月刊

1671-749X

SXMJ@chinajournal.net.cn

029-87671830 87671657

710001

陕西省西安市和平路东十一道巷6号

陕西煤炭/Journal Shaanxi Meitan
查看更多>>本刊是陕西煤炭系统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需要,期刊将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充分发挥陕西的煤炭资源,经济潜能和科技力量优势,结合陕西煤炭生产建设的实际,跟踪陕西煤炭工业发展轨迹,报道陕西煤炭工业开发建设,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动向和发展水平;积极传播新科技,报道新成果,交流新经验,探讨新问题。为全方位促进产、学、研信息交流,宣传沟通,相互结合服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为推进陕西煤炭工业现代化,构筑具有陕西特色的环保型能源工业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瑞能煤矿工作面回风巷支护参数优化

    李赵岩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瑞能煤矿工作面过断层回风巷支护参数,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支护方式下矿压参数.首先对原回风巷支护参数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超前工作面距离矿压、原有支护条件下超前工作面5 m处矿压,对不同支护方案进行矿压分析,然后确定优化后的回风巷支护参数.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及现场施工情况,确定补强支护方案.巷道穿越断层时,在断层部位补打φ17.8 mm×11 600 mm锚索1根,间隔1 600 mm;与1个断面共同安装3个DW30-250/100单体液压支柱,间距1 200 mm,取得较好的支护效果.

    回风巷支护参数支护优化矿压

    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大断面巷道支护技术

    李方见吉升阳刘纪芳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2902下顺槽岩巷段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受施工条件、施工技术水平等限制,巷道成型质量差,支护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测试,测试分析出巷道围岩强度、围岩岩性、地应力参数.并基于测试分析结果提出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控制原则,确定支护方式为"锚网索+套36U型棚+锚索梁+复喷+注浆"复合支护技术,结合巷道的关键支护参数,对其进行了全面研究.由现场观测可知,采取复合支护技术后,巷道顶板的最大下沉量为24 mm,在掘进17 d后巷道顶板的稳定性得以提高,支护效果、顶板完整性较好,能够有效控制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的围岩变形.

    深部软岩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巷道支护

    大气压变化对采空区压力参数影响的研究

    吴峻民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季节的更替会导致气温的骤变,影响地表气压的变化,地表气温昼夜温差大,气压变化明显,而井下气温、气压基本处于恒定状态,因此会造成两者之间压差急剧变化.矿井采空区密闭受地面大气压变化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呼吸性供氧,造成密闭内气体向外溢出,引起瓦斯超限事故;或者空气进入密闭后与密闭内的遗煤相互作用自燃后造成密闭内发生火灾,故采空区内的气压与地表大气压力息息相关.以大水头煤矿东107工作面密闭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1 d时间内的地表大气压、温度的变化与采空区密闭内的气压变化、采空区密闭内外的差压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采空区密闭内外差压变化的时间规律,可为采空区的抽采及防灭火方案的制定提供应用支撑.

    采空区大气压压差温度防灭火

    高密度电测深在工作面上覆含水层及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雷鹏翔权建巍魏新帅
    127-13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超前识别韩家湾煤矿214203工作面上覆含水层及采空区的隐伏富水异常构造,为矿井防治水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利用高密度电测深技术对其上覆含水层及采空区进行了高精度探测,设每个测点距为30 m,每个跑极点距10 m,使用防爆直流电法仪对各个测点进行测量.通过在地层中建立特定电场,发现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探测区域受应力扰动和外界条件干扰可能会形成新的富水异常区域,同时对韩家湾煤矿214202工作面顶板含/导水构造进行分析.根据探测结果,划分了 5处异常区域并对其分布范围和类型进行分析,对不同层段附近的电阻力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横向分布位置基本相对应,异常分布特征相近似,有效识别了韩家湾煤矿煤层地质中富水异常区域,确定了水害异常区域的赋存状态和位置,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高密度电测深技术直流电法富水异常区域电法反演水害防治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可视化在矿井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杜兰宝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安全隐患,隐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是矿井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隐蔽地质灾害的表达、分析工具开发及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可视化应用研究3个层面进行探讨,以三道沟地质保障系统所构建的全矿井三维地质建模作为载体,将普查报告所认定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准确定位、三维建模和分类管理,实现隐蔽地质灾害的可视化表达;分析工具开发方面,基于三道沟矿区地质环境和地层特点,通过研究矿井工作面开采形成的"上三带"的发育规律,开发专用建模工具,快速构建(模拟)回采工作面"上三带"模型;在应用方面,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和专用工具,快速分析、模拟和预测隐蔽致灾因素对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隐蔽致灾因素三维地质模型导水裂隙带"上三带"建模

    大埋深岩巷支护优化技术实践

    刘旦龙
    138-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郊煤矿二水平西翼轨道大巷埋深800 m,沿二2煤顶板穿层掘进,采用常规的锚网喷支护后,巷道变形严重,维修周期短,费用高.对顶底板围岩力学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煤层顶板复合性质明显,抗压强度低且变化较大,岩体呈明显非均质性,且RQD分级属于"差"等级;围岩松动圈范围普遍在2.0 m以上,为大松动圈不稳定围岩,由此提出提高预紧力和协同支护的控制思路,优化了支护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大埋深方案优化松动圈协同支护注浆锚索

    重载快速可移式桥梁在矿区立交工程中应用

    常建华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露天矿卡车运输中原煤运输与剥离运输之间存在的交叉问题,以及露天矿交叉点位置多变、地质条件复杂、矿用卡车荷载大、传统立交工程造价高等难题,开展露天矿立体交叉运输系统研究,并首次实现了在露天矿排土场区域建设适应松散地基的重载快速可移式桥梁,取代矿山不同吨位的矿车平面交叉,降低矿山交通安全事故并提高运输效率,为露天煤矿运输系统开创新的模式,为类似露天矿运输系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快速可移式桥梁重载桥梁矿区立交

    槽波地震技术在大同煤田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郭曼杜少鹏左兆龙徐吉丰...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同煤田煤层为特厚煤层,地质条件复杂.通过整理近几年槽波地震技术在大同煤田的应用情况,详细总结大同煤田东北部煤矿二采区和三采区的地质规律和槽波地震法的探测效果.结果显示,大同煤田东北部3~5号煤煤层平均厚度约15 m,属特厚煤层,主要发育地质构造为小断层、煤厚变化和夹矸,且矸层数较多,局部区域受火成岩侵入影响;煤层槽波发育中等至良好,在夹矸和火成岩发育部位,槽波发育较为一般,槽波埃里相速度约1 000 m/s,不同工作面相速度差异不大;槽波解释物探成果以断层、煤层变薄煤厚变化、煤层破碎区及夹矸影响区为主,局部受火成岩侵入和背斜轴部影响.其中,推测断层大都落差较小,且未发现有短轴直径大于20 m的陷落柱存在.经地质资料验证,槽波技术适合在大同煤田进行地质构造探查,槽波解释成果可为该煤田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

    槽波技术大同煤田地质构造槽波发育特征数值模拟

    基于FOA-RF模型下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预警系统研究

    张清清
    152-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的预警准确率及智能化程度,以山西省吕梁市某矿11301掘进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算法构建基于FOA-RF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智能预测模型,利用微震及红外甲烷传感器实时监测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状态,设计开发了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预警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至11301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警中.应用结果显示,智能预测模型的训练精度为99.59%,预测精度为94.57%,所建预警系统能较好地对实时预警指标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及管理,预警结果与工作面实际突出状态基本一致.

    随机森林算法果蝇算法煤与瓦斯突出智能预警系统

    提升神东采掘运设备价值最大化的措施

    谢明军白晶郭建军谢小飞...
    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研和分析神东公司采掘运大型机电设备目前的使用和管理现状,从神东集团13个矿井的生产、机电设备结构配置、机电设备成本、机电设备管理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影响采掘运大型机电设备价值最大化的原因,并给出后期发挥采掘运大型机电设备最大使用价值的努力方向,对降低机电设备成本的投入以及安全、高效生产具有现实意义,对其他煤炭企业采掘运设备的高效、精细、精益、价值最大化管理亦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神东煤炭采掘运大型机电设备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