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煤炭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炭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余子彤

双月刊

1671-749X

SXMJ@chinajournal.net.cn

029-87671830 87671657

710001

陕西省西安市和平路东十一道巷6号

陕西煤炭/Journal Shaanxi Meitan
查看更多>>本刊是陕西煤炭系统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需要,期刊将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充分发挥陕西的煤炭资源,经济潜能和科技力量优势,结合陕西煤炭生产建设的实际,跟踪陕西煤炭工业发展轨迹,报道陕西煤炭工业开发建设,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动向和发展水平;积极传播新科技,报道新成果,交流新经验,探讨新问题。为全方位促进产、学、研信息交流,宣传沟通,相互结合服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为推进陕西煤炭工业现代化,构筑具有陕西特色的环保型能源工业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HP的东胜煤田煤层顶板充水强度分区评价

    付德渊樊江伟乌阳嘎黄海鱼...
    58-6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顶板充水强度是矿区水害防治基础指标之一,为揭示东胜煤田煤层顶板充水强度整体规律,以该煤田各矿区为研究区,选取煤层顶板各含水层受导水裂隙带破坏高度为充水强度主控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应用GIS的空间复合叠加对充水强度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充水强度整体表现规律为随着东胜煤田煤层埋深由东北向西南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充水强度分区结果与煤田各矿区矿井涌水量分布结果大致相同,该成果可为东胜煤田各矿井水害防治提供区域性的参考.

    东胜煤田充水强度层次分析法(AHP)含水层

    采煤工作面前断层走向与瓦斯运移特征分析

    柴俊清
    64-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地质体中的煤是典型的非均质的,潜在含有广泛分布的断层,这些断层影响着瓦斯的运移,并与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了分析采煤工作面前断层走向和瓦斯运移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来描述完整和非均质煤在开采过程中的渗透率.基于数值模拟揭示了工作面前方较高的瓦斯压力梯度,主要是由于沿断层的低渗透区的阻挡作用导致了高压瓦斯区的形成.现场实测证实,该区域瓦斯含量是普通煤的2~3倍,该模型可用于指导煤矿瓦斯动力灾害防治措施的理论评估.

    煤与瓦斯突出煤的渗透性气体运移

    黄陵一号煤矿814工作面防治水技术

    祝师杰杨延鹏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井下水文地质情况也越发复杂多变,矿井水害防治措施不到位往往会造成水害.以黄陵矿业一号煤矿814回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该矿水害治理情况.黄陵一号煤矿814工作面水害主要为上覆延安组及直罗组下段砂岩裂隙水,为减小上覆含水层威胁,实施了井下物探探查,圈定了 3处富水异常区,开展了井下探放水工程,钻探进尺5 900 m,总计疏放水量1.50 ×105 m3.经持续观测,该工作面顶板疏放水钻孔动态涌水量持续稳定衰减,最终钻孔涌水量稳定在0~10 m3/h,水压为0~2 kPa,有效减小了顶板直罗组砂岩裂隙水的水害威胁.814工作面水害治理已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为煤矿防治水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砂岩裂隙水水害治理

    盾构渣土分析及处理研究进展综述

    王浩宇刘乃飞刘廉柏超宋战平...
    74-7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法作为隧道施工的重要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城市、山岭隧道等工程建设之中,盾构渣土作为隧道施工主要废弃物,若长时间堆放,将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对盾构渣土进行研究与处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传统盾构渣土颗粒分析方法、基于数字技术的盾构渣土分析以及盾构渣土的处置与利用3方面进行剖析.具体包括对筛分法、激光粒度仪法进行了现状列举分析,随后针对颗粒的图像获取以及颗粒图像的分析进行了阐述,最后基于渣土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结合目前的渣土利用现状,总结了渣土的再利用方式.以期对渣土进行快速分析并进行资源化利用,为后续渣土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盾构施工渣土级配理论与技术渣土处理

    寺河煤矿2301(上)工作面沿空巷道无煤柱开采技术

    王文明雷平博李树龙张帆...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寺河煤矿孤岛煤柱工作面工程条件,根据关键层理论,对孤岛煤柱工作面开采上覆岩体破断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寺河煤矿在巷道掘进支护时,上覆岩体可能存在砌体梁或者伪砌体梁结构,该结构会影响巷道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采用分层方法进行2次回采,煤柱两侧采空区上覆岩层破坏较为严重,由此提出U型钢+柔模墙体支护的窄小煤柱沿空掘巷方案和锚碹基本支护的零煤柱沿空送巷方案,通过对比,最终确定在寺河煤矿2301(上)工作面选用窄小煤柱沿空掘巷方案进行工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仅解决了矿井掘进及低回收率问题,避免井下煤柱的应力集中,而且实现区段无煤柱开采,回收留设的40 m煤柱,增加了矿井的可采储量,利于矿区可持续发展.

    沿空送巷孤岛煤柱沿空掘巷零煤柱支护设计

    高瓦斯矿放顶煤工作面沿空留巷底板回风岩巷的层位选择

    雷平博张武涛原春斌李树龙...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村煤矿开采3号煤,煤层瓦斯含量高,涌出量大,上隅角瓦斯超限严重,通过采用沿空留巷Y型通风方式解决瓦斯问题.为确保上隅角瓦斯不超限,通过煤层底板岩巷穿层钻孔预抽瓦斯,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实现抽掘采平衡.将2305、2306工作面联合布置,共用一条底板岩巷作为沿空留巷回风巷及抽采巷,通过理论计算、地质条件及实验分析,计算出合理的岩巷位置,确保首次、二次回采时巷道不变形.结果表明,相比煤巷(回风巷),可降低修巷费用,且系统布置简单,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综放面高瓦斯沿空留巷Y型通风底板岩巷位置底抽巷预抽

    基于堆叠式LSTM的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预测方法

    张若楠徐平安周小雨赵琦琦...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淮南矿区煤炭开采工作向深部煤层开展,煤与瓦斯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淮南矿区产能的重要因素,为提高瓦斯浓度预测方法的准确度,在长短期时间记忆网络(LSTM)的基础上,模仿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多层堆叠提升特征能力的方式,提出堆叠式LSTM模型结构,通过多层LSTM结构深度挖掘瓦斯浓度时间序列数据中存在的关联性,从而提高瓦斯浓度预测的准确度.以淮南朱集东煤矿瓦斯监测数据为样本,通过滑动窗口方法制作数据集,并搭建相应实验平台,进行训练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堆叠式LSTM结构相较于传统LSTM结构能够降低网络结构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并更加准确地预测煤矿瓦斯浓度.

    淮南矿区瓦斯浓度预测LSTM堆叠式LSTM

    受构造应力扰动影响的大断面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魏凯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9105工作面巷道存在变形严重的问题,基于其受构造应力影响的工程概况,通过应用数值模拟分析法并结合现场监测,分析了该大断面巷道存在的主要变形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围岩控制措施,提出了可采用"高强度螺纹钢锚杆与预应力锚索相配合+金属网与工字钢棚相配合"的联合支护策略.经应用监测发现,通过综合应用该联合支护技术后,该大断面巷道的顶底板以及两帮移近量分别降低了 48.1%与55.4%,巷道围岩变形量明显减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更好地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该研究可为类似工况下大断面巷道围岩的控制提供参考.

    巷道围岩构造应力围岩变形联合支护

    河兴梁井田烧变岩区煤层顶底板稳定性评价

    邵新风刘诗裕冯学琳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自燃形成烧变岩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对烧变岩区煤层的研究不仅可以反演煤层演化的地质历史和古气候、古地理环境,而且可为评价煤层顶底板稳定性提供依据.通过对河兴梁井田烧变岩区煤层工程地质特征及结构特性进行研究,将区域地层划分为3大岩类7个岩层组,将岩体划分为散体结构、碎裂结构、层状结构和块状结构四大岩体结构类型.对煤层顶底板结构和力学性质的研究发现,张性裂隙及气孔状构造使煤层具有良好的储水空间,可采煤层顶底板中软弱岩石发育,烧变岩和岩石风化带工程地质条件差,局部地段易发生顶板冒落及底板软化变形等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在后期矿井建设和生产中应加强井巷工程维护和煤层顶板管理,从而有效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烧变岩结构特性顶底板稳定性矿井安全

    青龙寺煤矿5-2煤层夹矸特征

    李亚军王海军解鹏吴艳...
    105-10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夹矸是煤层结构划分的依据,同时也是影响煤质的重要因素,查明煤层夹矸的空间分布、夹矸的特征是实现煤与矸石高效洗选、分离以及相关灾害治理的前提.以青龙寺煤矿5-2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钻探、矿井地质调查、岩石学分析、矿物学分析以及灾害学分析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煤矿内夹矸的岩性以泥岩、高岭石泥岩为主,分布在煤层中部全井田分布等宏观特征;采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RF、全岩组分分析等查明夹矸的矿物成分,边界不规则,粒度0.12~1.8 mm不等,岩屑中含有极细粒炭屑.样品整体致密程度中等,发育中等铁质蚀变.含铁热液浸染状交代原生碎屑呈棕红色,或呈胶结物沉淀粒间、微观结构以及火烧后呈致密的粒状,结晶程度好,黑色不透光.裂隙发育,裂隙均被方解石充填特征.通过矿井地质调查、地质钻探等综合分析了层夹矸的泥化、造浆等作用导致超前探放水钻孔成孔难度大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夹矸烧变岩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矿井地质调查地质钻探青龙寺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