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海顺

季刊

1009-4490

zrxb1986@126.con

0357-2051149

041004

山西省临汾市贡院街1号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应用数学,泛函分析,算子理论,数理统计学,高能核物理,理论物理,材料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多样性,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山西地方区域性地理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现本刊发行国内外,主要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及各自然科学类科技工作者。本刊优先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合理论创新的科研成果,热忱欢迎校内外学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层建筑花篮拉杆悬挑式脚手架承载力验算

    韩政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层建筑花篮拉杆悬挑式脚手架应用较为广泛,但其承载力的安全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为探究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及其内力情况,采用结构验算及试验检测的方法对设计的花篮拉杆悬挑式脚手架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其部件的抗拉及抗剪能力进行安全性能验证,结果表明脚手架各组成部分的承载力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部件的抗拉和抗剪能力经检验,均满足技术要求,悬挑架的轴力、剪力和弯矩波动范围分别为-13.4 kN~30.8 kN、-15 kN~20 kN和-5 kN·m~25 kN·m,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的脚手架工程的设计和搭建提供参考.

    拉杆悬挑承力架承载能力

    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孟宪文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具有重要意义.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区域,以生态系统服务为研究对象,基于价值当量法和权衡协同度,对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0年—2020年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 3 806.96 × 104元,其中水源涵养减少最大(2 091.01 × 104元);(2)1990年—2020年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以协同为主(占80.25%),水源涵养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度最大,而保持土壤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度最大.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有助于矿区生态管理科学化、生态效益最大化.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平朔矿区

    几何形态测量学在三种鹦鹉蛋识别中的应用与展望

    周用武马骏詹庆斌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实际工作中对鹦鹉蛋种属认定的效率,探究太阳锥尾鹦鹉蛋、非洲灰鹦鹉蛋和折衷鹦鹉蛋形态上的差异,采用传统形态测量学和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方法,对126枚鹦鹉蛋进行了研究.传统形态测量学结果表明:太阳锥尾鹦鹉蛋和非洲灰鹦鹉蛋,太阳锥尾鹦鹉蛋和折衷鹦鹉蛋之间在短径长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太阳锥尾鹦鹉蛋和非洲灰鹦鹉蛋之间在短径长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折衷鹦鹉蛋与非洲灰鹦鹉蛋之间差异不明显.使用TPSDig 232软件通过轮廓线(outline)的方法选取鹦鹉蛋上的50个点,进行普氏叠加,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利用TPSRelw软件对三种经过普氏叠加的鹦鹉蛋进行相对扭曲分析,能够更清晰地看出三种鹦鹉蛋的区别.几何形态测量学结果显示,可以100%正确地对原始已分组个案进行分类.去除尺寸影响后的三种鹦鹉蛋在外形上存在差异,可以通过形态对非洲灰鹦鹉、太阳锥尾鹦鹉、折衷鹦鹉进行区分.

    鹦鹉蛋几何形态测量学形态分类

    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李媛媛张杏梅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资源型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情况,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基于2005年—2020年的山西省及各地市的社会经济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法、相对发展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出山西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整体耦合协调等级由濒临失调发展为良好协调.而现阶段各地市仍以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为主,离良好协调有一定差距.从时间尺度来看,山西省各地市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向均衡方向发展,耦合协调等级空间分异现象明显,大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

    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山西省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褚秀彩贾士义林长春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能够为开展土地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4期Landsat影像数据,运用动态度、PLUS模型等方法,探究了 1990年—202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草地、林地、耕地是主要用地景观;建设用地景观面积持续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面积均呈波动变化;土地利用景观变化速率差异明显,建设用地的变化速率最大,建设用地和林地动态度呈正向变化;经济区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因素.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PLUS模型驱动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汾河运城段水质研究

    李彦平
    10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评价汾河运城段在近期内的水质污染和变化趋势,可以为运城市及山西省河流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因此根据2021年汾河流域运城段的水质自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超标评价法、秩相关系数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西曲、杨赵桥、柴村桥、西梁桥和庙前5个断面的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五个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主要为V类和劣V类,水质较差;五个断面在不同月份主要属于中度污染和重污染,只有少部分断面时空属于轻度污染;总氮和化学需氧量是主要的污染物,超标率分别达到100%和11%;每个断面的污染物浓度降低不明显,水体情况还有待改善,汾河运城段的水质改善问题任重而道远.

    单因子评价综合污染指数超标评价秩相关系数模糊综合评价法汾河运城段

    传统村落旅游文化空间生产——以安徽省棠樾村为例

    王乃举徐婧宇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续和创新文化空间,是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和实现乡村振兴核心引力要素.基于文献梳理,引介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运用网络文本分析和K-core分析方法,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三个维度,分析安徽省歙县棠樾村旅游文化空间的生产之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多元主体价值诉求,探视其内在演进规律.立足棠樾村实际,提出引介文化空间叙事,彰显村落文化主题;整合文化空间资源,扩展村落宣传路径;完善文化空间设施,加强文化空间治理;凸显村民主体地位,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等对策措施.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棠樾村

    游客地方认同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林妙玲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成为研究热点.现有研究中社会认同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仍未得到充分解释.因此,基于心理所有权构建地方认同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定量分析研究社会认同和心理所有权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游客的地方认同越强烈,越有利于促进其做出环境责任行为;游客的地方认同越强烈,越有利于提升游客的心理所有权;游客心理所有权越强烈,越有利于促进其做出环境责任行为;游客的心理所有权在地方认同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进一步丰富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研究,对新时代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低碳旅游和景区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社会认同心理所有权低碳旅游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稿约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