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城市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城市规划

张玉鑫

双月刊

1673-8985

shcsgh@supdri.com

021-62473288-0722/0727

200040

上海市铜仁路331号711室

上海城市规划/Journal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坚持立足上海与长三角的地域特色和立足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上海城市规划建设成就,探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理论与实践,透视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介绍国内外规划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京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优化策略探讨——基于对编制人员和执行人员的分析

    蒙小英杨昊飞刘彦琢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京公布并执行的15个市级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人员与执行人员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IPA分析和矩阵算法分析,对导则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编制人员对执行环节的关注度、执行人员对导则实施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除交通要素外,编制人员和执行人员对界面、景观、设施和服务对象这4个要素的重要性排序较为接近;编制人员对导则执行环节的关注度与执行人员对导则执行环节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执行人员对导则编制的满意度与导则涉及的如执行弹性与刚性的尺度、导则术语的专业化程度等执行问题呈正相关.最后针对上述正相关要素,提出导则编制的优化策略.

    设计导则编制要素关注度满意度执行友好

    互联网时代电商产业集群空间集聚机制研究——以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为例

    杨易旻罗震东袁超君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生产方式的转型改变了以地理邻近为核心的传统产业区位理论,电商产业集群作为实体集聚和虚拟集聚双重作用的产物,同时受到实体空间重构和数字经济转型的深刻影响.以江苏省睢宁县沙集家具电商产业集群为例,一方面规模报酬递增的放大强化了实体集聚和虚拟集聚的双重集聚,加强了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交易成本的降低推动了产业在更大区域实现分工,当集群内高端生产服务环节向大城市集聚,简单加工与配套环节向下一级乡镇转移后,与其竞争优势相匹配的核心业务则进一步在地强化,并持续发生空间集聚.

    互联网电商产业集群空间集聚交易成本沙集镇

    基于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伍眉函井晓鹏王博赵鑫...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设施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公平开放的医疗设施布局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可达性是评价医疗设施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疗设施为例,引入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代入不同的搜索阈值,客观测度各居民点就医可达性,并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然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法探讨区域可达性聚集差异.结果表明,长安区医疗设施可达性区际及街道内部差异显著,可达性差的地区较多,农村地区与较偏远地区可达性普遍较低;可达性峰值区域与医疗设施聚集区局部错位;道路交通距离、人口规模等要素对可达性的影响较大.同时验证了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在可达性评价中的可行性,并通过不同搜索半径阈值对比分析确定了合理搜索半径阈值.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医疗设施公平性规划布局研究提供参考.

    医疗设施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可达性西安市长安区

    基于租差理论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与规划对策——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萧敬豪吴婕费凡陈俊仲...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活跃的村镇工业化推动下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趋向破碎化的城市生态空间.引入租差理论,以利益驱动为分析基础,从政府管控、经济发展、自然环境3方面,构建"政府力—市场力—自然力"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模型,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2010-2020年间佛山市南海区生态空间演变中,政府力是城市生态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2)生态用地租金普遍较低,市场力对城市生态空间的影响尚不充分,仅通过土地租金推动生态空间实施难度较大.最后提出规划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成本的生态空间网络;二是建立以降低其他用途与生态用途的租差为导向的保护与修复配套政策,引导低效建设用地通过生态修复、拆旧复绿向生态空间转化.

    租差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规划对策

    基于触媒效应的城中村改造影响评价——以深圳大冲村改造项目为例

    高昕蕊金广君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中村改造长期以来较少关注全周期的影响评价研究.基于城市设计的"触媒理论",以广东省深圳大冲村改造影响评价为线索,梳理改造过程中项目的定位与方案演变过程.通过对比两个阶段不同方案的核心指标,分析空间要素的差异,探究在开发商主导模式下,项目改造定位错位、多方利益博弈等诸多问题.最后,从住区形态的角度解析大冲村改造后的变化,并以租客和住客两种人群为线索,分析改造项目对高新区造成的影响.针对城中村改造中的价值观念、政策导控、评价体系3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今后拆除重建类城中村改造项目提供借鉴,以期规避改造项目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推动城市更新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深圳大冲村城中村改造触媒效应影响评价住区形态职住分离

    空间关联视角下山区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模拟构建及基本服务要素供给效率评估

    袁昕邵润泽陈会宴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配置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技术方法.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使得该方法得到的社区生活圈划定与现实有较大偏差.针对山区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构建问题,计算乡村社区之间的空间关联度,同时基于空间关联度构建空间关联关系视角下的社区生活圈.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在构建社区生活圈后,对乡村基本服务要素——幼儿园和小学进行社区生活圈供给效率评估.结果表明,对空间分散分布的小学类要素依托下的社区生活圈构建,空间关联关系影响不大,可通过构建乡村社区生活圈快速提升全域的基本生活要素基础保障供给能力;对空间集聚分布的幼儿园类要素依托下的社区生活圈构建,则与空间关联关系紧密,需要在乡村社区生活圈中纳入空间关联关系,才可有效提升基本生活服务要素的共享服务效能.

    空间关联山区乡村社区生活圈服务效能

    乡村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非对称风险困境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

    杨洁莹张京祥周子航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与企业合同契约的方式,推进乡村某些领域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然而在政企合作中也存在着潜在的结构性风险,如何构建乡村公共服务可持续治理模式成为难题.基于非对称风险理论视角,以江西省婺源县乡村垃圾市场化处理为案例,深入剖析乡村公共服务市场化下各主体的角色与面临的困境.由于公共服务市场化合同难以将权责一并打包给企业,导致市场风险向乡镇基层政府转化,加之村民主体性缺乏,整体表现为非对称性风险格局.因此,需要在乡村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构建风险—收益对称的格局,摆脱不平衡的"刚性兑付",促进责任下放与风险转移同步推动,积极推动村民参与风险共担,激发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

    乡村公共服务市场化非对称风险网络治理风险分担婺源县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城市绿色空间公平性国际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诗琪赵警卫罗萍嘉李昂...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色空间公平性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福祉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1975-2022年城市绿色空间公平性研究的发展进程、研究领域及研究热点等进行知识图谱分析,重点分析理论框架、评价机制、实践经验等主题内容.结果表明:研究呈多学科、多元化快速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包括公平性内涵与评价、绿色绅士化等,理论框架向社会经济维度扩展,评价对象更注重绿色福祉与弱势群体,评价方法更强调社会经济关系与多维因素影响.结合国际经验与我国现实国情,提出本土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与趋势展望.

    城市绿色感知环境正义CiteSpace知识图谱健康促进

    可持续发展导向下布里斯班城市更新多元模式探析与经验启示

    周雅文周剑云
    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持续城市更新是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模式为研究对象,回顾与分析布里斯班自合并成大政府后的城市转型历程.认为布里斯班在规划中具有目标可持续、制度可持续、主体可持续的优势特点,并剖析出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以安全富有韧性、物质空间优化、社会公平正义、经济综合发展和社会福祉提升为目标导向的5种更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更新可持续社区多元模式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

    法国区域与地方城市规划中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管控

    李振燊黄莹黎均文周向频...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景观风貌是法国区域与地方城市规划的共同线索,在政策方向上具有保护自然生态与保护历史文化两个显著特点.法国央地分权的政府组织架构发挥了"国家体制的顶层引导"和"地方自治的横向协作"双重优势,中央通过景观立法和派驻、审查制度在严守生态和历史文化底线方面有力地传导了国家意志,发展出一系列成熟的规划管理工具;地方通过加盟、协议关系在规划的目标认同、资源整合、行动协同上形成合力.景观风貌类专项规划与主干规划呈现多种灵活的关系,对其形成有效的补充,最终落实到清晰具体的实施行动与管控要求中.法国乡村景观风貌保护的目标理念、发展路径和规划管控做法可为我国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乡村规划景观风貌规划城市规划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