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青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青年
山东青年

月刊

1004-0927

sdqnbjb@163.com;sdqnjiaoyu@163.com(教育研究)

0531-88110196;0531-82171578(教育研究)

250013

济南市山大路11号

山东青年/Journal Shandong You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学研一体化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刘建华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学研一体化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要求,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有效途径,文中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产学研的关系入手论述了产学研一体化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的影响,得出了产学研一体化是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新建地方本科产学研一体化竞争力

    增强地方院校学生思政课程获得感机制研究

    张晓东姜卫芬金宗强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高度重视,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容陈旧,形式方法低效等突出的问题,与国家的期望尚有差距,与大学生肩负的重大使命不相符。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程的获得感,无疑是解决这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的关键之举。

    地方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基于校企产学合作的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体系改革与实践

    赵藤赵珂孙鹏张世义...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校企产学合作,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协同育人体系改革与实践,依托校企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理论知识与创新方法相融合、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体现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创促培、培创结合"的专业培养特色。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为试点,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航向标,为新工科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助推器。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

    刘丽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的依据,并构建正确且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应充分结合自身院校实际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全面培养以及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以及素质为教育目标,以此将通识教育课程有效落实,有效实施,进而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将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探究,意在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基于扁平化管理理论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建设探究

    周娟娟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级是高校管理中最基本的单位。与基础教育阶段不同,高校学生自主权更强,高校班级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自由散漫的现象,而目前高校班级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以班委为主的"金字塔"结构,班级管理的重任只落在几个班委身上,多数同学参与度较低,班级管理效率低。本文将扁平化管理思想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尝试提出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解决目前高校管理班级模式中所出现的问题,对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扁平化高校班级管理模式

    新时代"三全育人"高校领航帮扶保障机制构建与路径

    刘奕含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理念和高校领航帮扶保障机制在教育目的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本文从高校领航帮扶现状入手,分析高校领航帮扶机制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特性及制约因素,对高校领航帮扶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视角和切实对策,为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有效地改善高校领航帮扶机制。

    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机制研究

    高校思政课教师铸造师魂之"师德师风"思考

    曹俊峰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立德树人"的使命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内在精神的崇高追求,聚焦其内在之师德师风的学习、爱心、育人等核心维度,思析其内在的逻辑内容、意义,以期准确定义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意义。

    立德树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魂师德师风

    公共体育课中体育文化的融入

    陈超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承载着众多的使命,有效融入体育文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亦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面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结合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现状,全方面多角度地提出了公共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策略与途径,以期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历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

    公共体育高校体育文化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长效机制研究

    陈芬曲臻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分析大学生积极分子在培养考察阶段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特点进行成因分析。最后拟建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长效机制,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长效机制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空乘专业新思考

    陈莉莉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由最先的部分高校初步试点到全国推广,再到今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本文结合空乘专业,重点围绕课程思政理念,从内涵出发,理清由试点到全面推广的发展脉络,建设意义,并对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空乘专业路径进行探析。

    课程思政空乘专业意义路径